AI营销大奖“金牛角奖”月度创新案例榜单发布 爱奇艺、快手等上榜 | 速途网
引言:“AI营销新鲜事”会在每个月底推出「AI营销创新案例」,案例来自企业自荐和专家推荐,评委团将从技术突破性、商业价值、行业普适性三大维度,票选月度经典案例。
本月爱奇艺、快手、比亚迪、美图等品牌以前沿实践入选。从爱奇艺以AI赋能IP,构建“共识-共情-共振”的情感连接;到比亚迪携手百度,用AI全链路重塑品牌心智与转化效率;再到美图以AI创意巧妙切入年轻圈层,实现品效合一;乃至快手运用AI技术打破沟通壁垒,赋予听障主播平等商业机会——每一个案例都是“技术赋能创意,数据洞察人心”的生动实践。它们共同指向营销的未来:一场基于深度用户洞察,融合了情感价值与技术赋能的系统性竞争。
入选案例不仅将编入权威的《2025中国AI营销创新案例集》,更将自动获得中国AI营销领域先锋级奖项——金牛角奖优先评审资格。
案例一
AI赋能情绪经济I 爱奇艺“共识共情共振”IP营销新范式

案例背景:
当前“悦己”消费成为重要驱动力,预计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达两万亿元,品牌若错过这一领域将失去时代机遇。作为内容平台,爱奇艺专注于优质长视频内容(如剧集、综艺)创作,通过IP构建品牌与用户的深度链接,并借助AI技术提升营销效率与精准度。用户对内容的情感需求升级,爆款内容(如《一路繁花》《生万物》)成为情绪价值载体,推动营销从“流量导向”转向“情感导向”。
案例创新点
1、AI技术全链路应用。
剧本筛选,通过AI批量分析剧本,高效匹配品牌需求,替代传统人工筛选,提升合作效率。
场景打点与植入,利用AI识别特定场景(如江河湖海、吃饭情境),实现规模化“创意中插”和后植式精准投放(如video in技术),使品牌自然融入内容。
数据驱动共振,结合AI追踪跨平台用户行为,实现精准触达,形成“线上交互、线下体验”的闭环生态。
2、搭建“共识-共情-共振”框架。
共识,通过“选中大IP”与“追黑马IP”双策略,构建品牌与用户的共同认知;AI辅助IP选择与规划,确保内容安全可控且具社会共鸣。
共情,利用粉丝经济、创意中插、明星直播等方式,将IP热度转化为品牌销量,强化用户情感共鸣。
共振,依托数据与AI实现跨平台扩散,延长IP生命周期,推动营销效果最大化。
3、IP合作模式创新。
从单一植入升级为全链路整合,包括早期剧本参与、播出中场景化植入、二轮剧后期优化,避免同质化。
案例启示
1、拥抱情绪经济。用户情绪价值已成为消费决策关键,营销人需优先关注内容的情感共鸣力,而非单纯曝光量。例如,通过爆款剧集或综艺承载品牌故事,引发社会讨论。
2、AI技术是核心驱动力。AI不仅能提升效率(如剧本筛选、场景打点),还能实现规模化个性化营销。行业应投资AI工具,实现从内容创作到用户触达的全程优化。
3、IP营销需“深度融入”。避免浅层合作,通过早期介入(如剧本阶段)和场景化植入,让品牌成为IP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爱奇艺的“创意中插”模式值得借鉴,它结合了情绪与IP元素。
4、全链路思维至关重要。营销不再是单点投放,而需打通“IP选择—内容植入—用户追踪—线下体验”闭环。例如,利用数据追踪看过内容的用户,并通过直播、代言等方式二次触达。
5、灵活应对IP不确定性。采用“大IP+黑马IP”双策略,预留预算跟进潜在爆款,以低成本抢占先机。这要求营销人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数据洞察力。
AI营销新鲜事【小结】
本案例展示了爱奇艺在情绪经济背景下,通过AI技术重构IP营销的实践。核心在于以“共识共情共振”为框架,将AI应用于剧本筛选、场景打点和用户追踪,实现品牌与内容的深度结合。这不仅提升了营销效率,还通过情绪链接驱动了用户共鸣与商业转化。划重点:未来营销需融合情感价值与技术赋能,从“流量思维”转向“关系思维”。爱奇艺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路径——借助AI翅膀,品牌能更精准地触达用户,并在情绪经济中抢占先机。
案例二
比亚迪&百度营销I AI全链路赋能,破局品牌认知

案例背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比亚迪,在向更高维度发展时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品牌高端化突破受阻、智能科技标签模糊、营销转化效率待提升。为应对这些新阶段的课题,比亚迪选择与百度营销深度合作,通过全链路的AI数字化赋能,实现品牌向上突破与营销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案例创新点
1、AI+心智重塑,从“单向传播”到“共创式内容生态”。
发起行业首创的 “AI创作者大赛” ,利用AI视频生成技术,将硬核的汽车技术参数转化为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故事性的短视频内容。
2、AI+舆情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与引导”。
构建了 “预警-研判-应对”的智能声誉管理体系。利用AI的热点预判和情绪分析能力,提前洞察公众议题走向,从而制定更具温度和针对性的沟通策略,主动塑造理性、正向的舆论环境,将品牌声誉风险降至最低。
3、AI+品牌沟通,从“千篇一律”到“深度洞察与精准回应”。将传统的“品牌专区”升级为 “超级品牌智能体” 。该智能体能够实时分析用户搜索和问答数据,深度洞察用户真实需求(如发现41%的讨论围绕“参数配置”),从而反向指导内容创作和传播策略,确保品牌输出的内容是用户真正关心的话题,实现了从“品牌想说什么”到“用户想听什么”的根本转变。
4、AI+销售转化,从“人海战术”到“全域智能触达”。
构建了以AI数字人直播矩阵为核心的转化体系。数字人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直播,并基于AI模型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实时优化直播脚本和互动策略。
案例启示
1、AI营销的价值在于“全链路”,而非“单点工具”。
营销人应思考如何将AI深度融入到从品牌认知、用户互动到销售转化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一体化的智能营销闭环。
2、AI是“创意的放大器”和“需求的探测器”。
AI并非要取代创意,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如AIGC、数据洞察)让创意以更高效率、更广范围、更精准的方式触达用户,并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用户潜藏的需求。
3、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因AI而走向“深度对话”。
未来的品牌沟通必须是双向的、个性化的。利用AI分析用户意图,并提供实时、精准的回应,是构建品牌忠诚度的关键。
4、舆情管理进入“智能预警”时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动“救火”已不足以应对危机。必须借助AI建立前瞻性的声誉管理机制,化被动为主动。
AI营销新鲜事【小结】
该案例也揭示了AI营销的趋势,AI在营销中的角色已经从辅助性的“工具”升级为战略性的“驱动引擎”。通过“AI+心智”、“AI+品牌”、“AI+效销”的全链路布局,比亚迪不仅突破了品牌认知固化和高端化受阻的难题,更实现了营销效率的提升。划重点:未来的营销竞争,将是以AI技术为底层支撑,以深度用户洞察为核心,实现“技术引领”与“数智共鸣”相结合的体系化竞争。
案例三
美图&百多邦I 以AI破局年轻化市场,实现品效合一

案例背景:
年轻人在求职关键阶段,因痘肌问题对证件照产生“形象焦虑”,不愿拍照或对效果不满,这与百多邦产品需求高度契合。传统外用药营销多采用“痛点教育-功能灌输”模式,难以有效触达年轻人群;美图平台覆盖大量痘肌用户,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基础。通过AI技术将证件照场景转化为品牌体验入口,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并驱动从线上互动到线下购买的转化。
案例创新点
1、AI技术驱动体验创新。利用美图AI影像技术,在“美图秀秀”原生路径中嵌入虚拟一键祛痘功能,让用户实时体验产品效果,降低决策门槛。
2、精准人群与场景锁定。通过“美图魔方”功能定向28天内祛痘需求人群,结合求职节点和证件照场景,构建“人群+节点+场景”三维标签体系,实现小预算高效触达。
3、沉浸式营销场域。搭建“百多邦新皮肤照相馆”专属页面,整合AI写真、证件照专页和三大黄金硬广点位,在求职自信语境中让用户沉浸式接触品牌。
案例启示
1、深度洞察用户情感痛点。营销需从用户真实场景(如求职形象焦虑)出发,挖掘情感需求,而非单纯功能灌输。这能增强品牌共鸣和参与度。
2、AI技术作为营销核心引擎。AI不仅提升互动体验,还能通过数据精准定向人群,实现个性化触达。行业应积极整合AI工具,优化用户路径。
3、场景化融合提升转化效率。将品牌信息无缝嵌入用户高频场景(如修图、证件照),减少广告干扰,通过“虚拟体验-真实购买”衔接,驱动品效协同。
4、可复用的年轻化方法论。以AI创意为入口,结合社交节点(如毕业季),构建年轻化沟通语言,帮助传统品牌焕新形象。
AI营销新鲜事【小结】
案例成功打破了外用药品牌传统营销路径,证明AI创意营销能以小预算释放大效能,其“人群+节点+场景”三维精准模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方法论,强调技术、场景与情感洞察的融合是未来营销的关键。
案例四
AI破壁I快手AI助力听障主播打通直播电商“最后一公里”

案例背景: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有约2780万听障人士,但通用手语普及率极低(<0.5%),直播电商的兴起为听障人士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快手上出现了许多“无声直播间”。然而,由于语言壁垒,这些直播间受众高度单一,健听人因看不懂手语而无法参与互动和消费,限制了主播的成长和商业价值的实现。快手《用手说话的带货主播》案例,通过AI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日趋成熟,具备了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潜力。
案例创新点
1、AI手语识别、大数据(50万手语语料数据库)、数字人技术、直播能力的四重深度融合。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感知-翻译-表达”闭环,实现了信息的无障碍实时传递。
2、从“隔离”到“融合”。该方案打破了健听人与听障人群在直播场景下的信息壁垒,将原本封闭的“无声直播间”转变为一个开放的、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商业场域。这不仅是工具创新,更是直播生态模式的创新。
3、公益与商业的完美平衡。它证明了社会责任与商业增长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为品牌和平台提供了全新的营销价值观。
4、AI在此处的角色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温度的“沟通桥梁”。它服务于人的需求,放大人的价值,真正体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
案例启示
1、AI营销的终极战场是“解决真问题”。如何利用AI解决特定人群的特定痛点。谁能用技术消除消费障碍,谁就能开辟全新的增量市场。
2、情感共鸣与商业效率可以兼得。 这个案例因其社会关怀而具备了强大的情感穿透力,这种正向品牌资产会转化为用户的信任与好感,进而提升商业转化的效率。
3、构建“可参与性”是扩大市场的关键。 无论是对于残障人士还是其他小众群体,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他们的参与门槛,并吸引主流群体的加入。打造一个 “人人皆可参与” 的场域,是打破增长天花板的利器。
AI营销新鲜事【小结】
将前沿AI技术无缝嵌入到一个真实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场景中,不仅为听障主播赋予了平等“发声”的权利,也为平台创造了新的商业增长点。划重点:最高级的营销,是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去实现最朴素的人文关怀;最可持续的增长,来自于打破隔阂、创造连接,让商业生态更具包容性。
文中配图来源官方/网络
金牛角奖评委团专家点评:
@杨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
AI重构IP价值链:从情感连接到数据闭环
爱奇艺的案例展现了AI如何深度重塑IP营销的全链路——从剧本筛选到场景植入,本质上是通过数据智能将“情绪经济”系统化。其创新在于构建了“共识-共情-共振”的闭环框架,让技术不再是工具,而是内容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翻译器。但需注意,“共识-共情-共振”模型对大众IP依赖度高,若中小内容平台盲目复制,可能面临数据积累与技术投入的双重压力。
@范小青|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快手AI助力听障主播”,体现了“AI向善”
“快手AI助力听障主播,打通直播电商‘最后一公里’”这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案例让我们看到了AI如何为人服务,如何实现“AI向善”。这个案例里快手对AI的运用,让“听障主播”不仅被看到,还被“听到”,技术弥合了沟壑,创造了连接,提供了温度,为弱势人群带来了收益,是很值得推广的案例。
@荀冠龙|AI营销学者、速途网络首席运营官
全链路AI不是万能钥匙,警惕“伪闭环”陷阱
比亚迪与百度的合作体现了AI在营销链路上的系统化尝试,尤其在舆情预警和需求洞察方面有实战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AI创作者大赛”等AIGC内容若缺乏持续运营,易沦为短期热点;数字人直播在实际转化效率上仍待长期验证。全链路AI对数据整合与组织协同要求极高,多数企业可能尚未具备落地基础。
@孟祥龙|速途网络总编辑
AI场景化营销的效能与边界
美图与百多邦的案例在人群精准触达和场景融合方面值得借鉴,证明了AI在细分场景中“以小博大”的潜力。但这类强依赖平台数据与工具的模式,对非头部品牌可复制性有限;同时,”虚拟体验”向“真实购买”的转化链路中,用户决策仍受价格、口碑等多因素影响,AI仅是环节之一,不宜过度放大其作用。
@乔志斌|大模型之家主编
科技向善仍需跨越“规模化”与“实用性”门槛
快手通过AI帮助听障主播打破沟通壁垒,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技术实践。但从产业视角看,手语识别技术在高噪音、非标准手势等复杂场景中的准确率仍待提升;当前解决方案高度依赖平台资源支持,能否规模化覆盖更多残障群体尚存挑战。“科技向善”不能仅靠个案突破,需建立可持续的普惠技术生态。
关于金牛角
金牛角奖,由速途网络于2018年发起,曾先后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机构一起主办,成为中国智能营销领域的风向标。
“金牛角”奖至今挖已掘出了近百家优秀的智能营销、AI营销案例,此前很多经典的案例,一度成为当年社交媒体的热榜话题。
比如联想集团“联想粉丝节”、中新药业的“京万红-红动中国”、统一企业的“汤达人宠粉狂欢计划”“小茗同学跨界创意营销”、汾酒的“封藏大典”、江西李渡酒业“国宝李渡沉浸式体验”、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军装照”、“我爱你中国”、“科大讯飞AIMarX如何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美团GRAD模型,智能广告投放,让每一分预算都花在刀刃上”、“腾讯与绝味共创全链路AI 营销”等等,其中有一些佼佼者更是冲出国门、风靡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