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董明珠作秀了,没有这个男人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天下网商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摘要: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和董明珠

文 / 宏颖

董小姐又上头条了。

“格力员工都要享受两房一厅,我掏钱。”日前,在做客某媒体访谈节目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次语出惊人。当被主持人问及格力出了汽车怎么办,董小姐又放出豪言:“我会送!”此番言论,随即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刷起了屏,而董明珠又借机宣传起了格力手机,称“自主手机芯片马上发布”。

别看董明珠作秀了,没有这个男人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天下网商

如今的董明珠仍频频曝光于镁光灯之下,不断给外界捆绑上这样的印象:董明珠=格力。

而对于不少人来说,朱江洪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是在商界,这位曾经的格力电器创始人、董事长,才被称为格力真正的灵魂人物。

“没有张瑞敏就没有今天的海尔,没有何享健就没有今天的美的,没有朱江洪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评论道。在任期间,朱江洪多次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树立了格力空调的产品形象,甚至让整个家电行业对技术有了重新的认识,就连当时的竞争对手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有朱江洪,中国空调行业比目前落后5年。”据统计,朱江洪本人就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格力热销的U酷空调便由他亲自设计工业草图。

别看董明珠作秀了,没有这个男人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天下网商

相比朱江洪“技术派”的作风,营销出身的董明珠,似乎更擅长站在舆论的风口漩涡中,与小米雷军打下10亿赌局、叫板渠道商国美、亲自为格力手机站台代言……而朱江洪则尽可能避免接触媒体,似乎永远处于镁光灯之外。

两人就是这样相反的两个极端。

“新能源车是发展方向,但是怎么搞、能否搞成,是另外一回事,要看后面人的本事。”在最近接受广东媒体采访时,朱江洪首次公开从侧面说出了对格力电器造车的看法,言语间意味深长。

如今,董明珠已被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年过七旬的朱洪江,与格力划清了界线,只活跃于行业协会,但他亲自撰写的部分自传章节,陆续发表于网络,其中却透露了不少关于格力的内容。此时,人们的目光又再次聚焦到这位创始人在格力走过的岁月,以及他和董明珠之间说不完的故事。

技术掌门vs营销网红

相比何享健、张瑞敏另两位创始人,朱江洪创立格力的路程更为坎坷一些。

1945年出生的朱江洪,在华南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企业办成广西先进后,朱江洪却意外辞职回了老家珠海,这一决定也开启了他的格力之路。

1992年,冠雄塑胶厂、海利空调器厂正式合并,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朱江洪被任命为总经理。面对经营不善、生产落后的老厂,这名扭亏专家却成功让企业走上了正轨。

这些,都离不开朱江洪对技术和质量的把控。在朱江洪自传的《第九章:科技创新(上)》中,他这样阐释对格力品牌成功的看法:企业的根本是什么?是产品,产品的真正实质是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而消费者所需要的也正是这些东西。

别看董明珠作秀了,没有这个男人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天下网商

其中,在对空调厂的拯救中,朱江洪直接停产整顿,一手挖出400多条质量问题,还制定了闻名格力内部的“总经理12条戒律”。最后,这家年产仅2万台空调器的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年产量250万台的行业巨头,并在1996年,开始超越春兰成为国内销量冠军。

而为了推行技术的理念,朱江洪同样煞费苦心,甚至遭遇“众叛亲离”。1996年初,重视技术的朱江洪,大幅度调低销售的提成比例,希望以此稳住科研人员的人心。

这一做法招致了员工的强烈不满,甚至引发集体跳槽到竞争对手汇丰空调。就连当时的手下董明珠,也在被拉拢之列。当其他竞争对手等着看格力的“笑话”时,朱江洪带领着格力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向了科研,买科研设备、开科技创新大会、奖励科研成果,稳住了技术基础;相比之下,忽视科研创新的汇丰空调,即便挖走了很多格力的销售骨干,依然没抵挡住冲击,没几年便退出市场。

当然,让朱江洪更加发力科研技术的是一次中标事件。2002年,格力阴差阳错中标福特汽车公司一百多套“一拖四”的多联机空调工程,然而,当时的格力并没有此项生产技术,只能高价从日本三菱采购了产品,然后再贴上“格力”商标,这笔账“亏大了”。

于是朱江洪痛下决心,研发技术。经历过多项失败后,“一拖四”多联机成功研制,填补了格力和中国当时的空白。此后,格力的科研组织体系逐步成型,发展成多个技术部,并组建了三大研究院。

相比朱江洪的技术派做法,营销出身的董明珠则走过的路线并不相同。1992年,加入格力不久的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引起朱江洪的重视,此后,受到一路提拔,先后出任经营部部长、大区经理、副总、总裁,直到退休时她推上格力董事长位置。

走马上任之后,董明珠继续放大营销招式,屡屡曝光于媒体。2014年年初,格力代言人成龙改成自己后,董明珠主推了一系列策划,把格力的Slogan和形象升级换代,先后为格力空调、手机代言,甚至让自己的照片成为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博取关注。去年3月,公众号“董明珠自媒体”上线,还专门开设了明珠商城,几乎每个页面都有董明珠的形象。

别看董明珠作秀了,没有这个男人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天下网商

这一切,进一步给外界加深着“董明珠=格力”的印象。

财经作家吴晓波这样公开评论道:“比省钱更重要的是,董小姐很可能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品牌传播模式:即便是最冰冷、最格式化的家电品牌,也可以进行人格化的背书。而且,制造者本身应该成为口碑传播的主角。”

“父子之争”,曾患难与共

尽管风格不同,但朱江洪和董明珠还是在格力共同走过了近20年。

“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科龙电器前总裁王国端曾形容这样形成两人的关系。

在格力的合作中,朱江洪和董明珠需要面对来自三个层面的压力:一是来自美的、春兰、科龙等强劲对手的竞争,二是生产和研发带来的挑战,三是与格力集团的权利斗争。前两者的压力,似乎并不算大,被誉为“朱董配”的两人,一度将格力的产品和销售推向了高潮。而恰恰是第三个层面的压力让两人饱受体制之苦,但同时也见证了两人患难与共的岁月。

2003年,格力电器业绩蒸蒸日上,“儿子(格力电器)攻城略地,老子(格力集团)坐不住了,”有媒体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一场父子之争拉开序幕”。

名声响当当的格力电器品牌,被母公司格力集团授权给了下属公司格力小家电,这让朱江洪非常气愤,他不断向媒体澄清,并要求集团总部收回格力品牌的使用,但遭到拒绝。

当时,主管销售的董明珠,挺身而出。她直接在二十多家媒体发表声明,指出格力电器只生产空调,称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格力小家电借用“格力电器”、“格力空调”这些属于格力电器公司的商号和产品来宣传自己产品,误导了广大格力股东和消费者,是一种侵权行为。

随后,媒体人仲大军发表《格力再现褚时健式人物》指出:“了解内幕的人都知道,格力集团内部历来存在着最高领导层权力之争,并且,这种权力是典型的国企式的权力之争。”矛头直接指向了朱江洪。

在外界的渲染下,这场父子之争,愈发变得沸沸扬扬。

回忆起这场斗争,朱江洪至今仍显得愤愤不平,他在已发表自传的《国企啊,国企》一章中,尖锐地指出:“简直是赤裸裸的造谣与攻击,一派胡言!”

最终,历时五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签署了合同转让书。但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结束,没消停多长时间,2005年,格力集团依仗绝对大股东的身份,决定将格力电器卖给美国开利集团。

此时的朱江洪和董明珠,双双挺身而出,提出反对。眼看着收购要成定局,证监会下发《关于股权分置,实行“全流通”》的股改意见,大股东在一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这一纸文件救了格力,也为朱江洪扳回一局。最终,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收购计划“流产”。

朱江洪和董明珠保住了格力电器。

而经历了这场父子之争后,朱江洪也为董明珠奠定了相对稳定的根基。2012年,朱江洪卸任,董明珠拿下朱江洪的接力棒,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

“要看后人的本事了”

别看董明珠作秀了,没有这个男人就没有今天的格力-天下网商 

当朱江洪离开格力后,两人看似和谐的关系似乎变得微妙,不和传闻屡屡传出,而之后,朱江洪也拒绝对格力电器有关的人和事做出任何正面回应。

离任前一年,当朱江洪被外界问及董明珠是否是可以培养的接班人时,朱江洪表示已经更多地放权给董明珠处理公司事务。然而,就在朱江洪退休后一个月的一次颁奖仪式上,爆出了朱乘机抵京后,格力方面并没有安排任何人接机,导致其只好打车到会场,让人倍感心酸同时也开始纷纷质疑两者的关系。

去年,董明珠公开讲过:格力真正有专利技术是从2012年开始的。而2012年,恰好是朱江洪正式离开格力的一年,此言论“去朱江洪化”的意味浓重。

同时,在朱江洪的自传中,似乎也能看到一些回应,他这样说道:“很多媒体都说我是主要抓技术、质量的老总,不管销售。实际上,格力的销售政策、决策,哪样离开过我的参与与制定?”似乎回应外界之前提的格力电器营销靠的是董明珠的说法。

不可否认的是,数据证明,离开了朱江洪后的格力,渐渐慢下了前进的脚步,并已经开始被竞争者追赶甚至超越。

就拿美的来说,2012年,格力全年营业收入997亿,而美的只有680亿;到了2015年,这一年,在家电行业增速整体下滑的情况,格力电器全年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而美的营收则突破1384.41亿元,同比减少2.28%,基本保持稳定。到了2016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如今,人们依旧可以隔三差五听到董明珠亮相各种媒体发表各式犀利言论,践行着“为自己代言”的目的,并不断推广着现在让格力电器“骄傲”的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多元化业务。

而这一切在朱江洪看来,似乎并不认同,他说,“企业不是不能搞多元化,但多元化要看与原来的主业是高度不相关,还是高度相关。如果是高度不相关,技术、人才、市场都另起炉灶,根本不考虑这些成本,搞多元化能成吗?企业只有先把主业做到极致,再开辟新领域,每个领域的积累不是几年就可以的,更不是每隔两年就说要做一样新的。”

Tips:

朱江洪自传中怎么评价格力?

1、企业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更不是吹出来的,无论你怎么喊,如何吹,肯定喊不出更吹不出格力的今天。

2、格力办公楼的大堂里,我在任的二十多年来一直挂着我亲手书写的八个大字:忠诚、友善、勤奋、进取,以及“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格力的文化是“实”的文化,苦干实干、实事求是的文化。我想这就是我在任20多年格力文化的核心。

3、销售是企业重要的一环,作为一把手,哪有不管之理?所谓“老大难”,“老大”抓了就不难,实际上,格力的销售政策、决策,哪样离开过我的参与与制定?

4、有产品就必然会有销售,但必定是有产品在先,销售在后,就像先有鸡,后有蛋一样。过去曾经有人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只知道蛋的大小、好坏是由鸡决定的,蛋能否孵出小鸡也是由鸡决定的,没有公鸡和母鸡怎么能孵出小鸡来呢?

编辑 | 范越

文章来源:电商在线

随意打赏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格力电器董明珠格力董明珠卸任董明珠格力手机格力董明珠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