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北汽小鹏底盘资深专家马俊野加入追觅汽车,追觅再公开多项审中专利 | 速途网

速途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日,速途网获悉,前北汽小鹏底盘资深专家、行猩科技整车工程副总裁马俊野已加入追觅并深度参与汽车研发。据公开资料显示,马俊野在整车研发行业有超15年经验,曾任小鹏汽车底盘总监、北汽底盘部部长等职。信息显示,目前马俊野在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分公司担任负责人,并出现在多个追觅汽车相关专利发明人名单中。

同时,速途网发现,今日追觅汽车再次公开三项审中汽车相关专利,涉及加速踏板安全性改进,汽车座椅自动调节技术以及提高混动车辆能耗监测精度的相关技术。同时,前奇瑞汽车技术专家韩嵩嵬也出现在追觅多项专利发明人中,现也加入追觅汽车。

资料显示,韩嵩嵬长期供职于奇瑞汽车(含新能源和乘用车)。2012年至2024年间,他作为核心发明人参与多项专利技术开发,涵盖车载天窗控制系统、导电铜排与电池极柱连接结构等关键技术。

前北汽小鹏底盘资深专家马俊野加入追觅汽车,追觅再公开多项审中专利 | 速途网

近期,有关追觅汽车知识产权方面的新闻不断。在知识产权层面,追觅的申请的专利被质疑原创性,具体来说,7项专利均围绕同一套无B柱车门系统,福特汽车在2006年就申请过类似专利,吉利在2024年推出的极氪MIX也采用了类似技术且同样号称“全球首创”。此外,追觅专利附图中的汽车总成图与理想L9和劳斯莱斯库里南在车灯、传感器、充电口等位置存在相似之处。

在商标层面,速途网发现追觅汽车已申请注册“星域”、“遥穹”、“星云驰宙”、“玄穹”、“星辕”、“星睿”、“星毓”、“星繁”等商标,国际分类均为运输工具,推测上述商标将用于追觅汽车新车或相关技术命名。

此外,追觅在人才方面持续加码,并特别偏爱清华学子,在2025年秋季校招抛出“清华卓越人才计划”,目标一次性签约1000名清华毕业生。报道称,2025届校招启动两个月,清华就业网数据显示追觅Offer发放量已超700份,跃居清华签约人数第一,目前追觅汽车也急需清华航院、车辆、电机系人才。

追觅创始人兼CEO俞浩毕业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与航天工程专业,2005年因物理竞赛获奖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在校期间,他深耕飞行器研发,不仅成为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还创立了国内最早的极客空间“天空工场”,带领团队获波音公司支持,成为清华顶尖学生科技团队。清华的航空航天专业训练与科创实践,为他后续攻克高速马达技术、创办追觅科技奠定了核心技术根基。

追觅集团联席总裁、追创创投合伙人雷鸣也是清华出身,他与俞浩在清华相识,并最终一起创业。公开资料显示,雷鸣于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进入华兴新经济基金主导投资蔚来汽车、得物、泡泡玛特等明星项目,并在2020年以投资人身份参与追觅科技的早期融资。2023年,他创立追创创投并深度参与追觅集团的全球化生态布局,重点投资AI+机器人赛道。

总体来看,追觅造车进度正在提速,宣传、人才、专利、商标等多线齐发。有报道称,追觅汽车组建起一支覆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的跨行业人才队伍。结合近期传统汽车企业以及造车新势力高管频繁变动的趋势来看,追觅汽车很可能继续招揽更多行业大神加入。

前北汽小鹏底盘资深专家马俊野加入追觅汽车,追觅再公开多项审中专利 | 速途网

据悉,追觅科技将其汽车业务划分为两个品牌运营——追觅汽车和星空汽车。追觅汽车主打对标布加迪的车型,内部命名为“追觅-布加迪”,将推出电动和增程式两个版本。该车将在年底美国CES展出样车。

有关追觅汽车相关业务进展,速途网将持续关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