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的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投资人和国内同行们怎么看?
“符合预期,因为没什么预期。”
特斯拉的“We,Robot”发布会以后,无人驾驶卡车创业者林晓向雷峰网《新智驾》评价道。这是一场令人失望的发布会,资本市场的情绪反映在了特斯拉的又一次断崖式下跌的股价上,这些天的跌幅一度超过20%。
发布会以后,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新智驾》收集了多位自动驾驶业者以及投资人的看法与观点。
林晓看到了一些向好的转变,他表示,特斯拉带动Robotaxi行业的热度上升,总归是好的。“而且这次大众的讨论明显偏理性客观。没有被带节奏,用马斯克不切实际的时间线来要求其他所有无人驾驶公司。”
针对马斯克提出的时间线,特斯拉的投资人则认为,如果特斯拉能如期推出,那么就是超预期的表现,但大概率还是会推迟。
“竞争的前提是得能生产制造出来。在画饼阶段不适合谈竞争力。”
无方向盘与踏板,现实吗?
发布会当天一共有21辆完全无人驾驶的Cybercab穿梭在洛杉矶的环球影城,马斯克乘坐其中的一辆在观众面前亮相。
如马斯克的描述,Cybercab的造型与Cybertruck一样非常具有未来感,车门为蝴蝶门设计,座舱内只有两个座位,取消了方向盘、踏板与后视镜,仅在中控台保留一块20.5英寸的大屏幕供乘客使用。
独特、好看的外型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马斯克并没有给出答案。
曾在国内某家出行公司担任Robotaxi负责人的李青表示,“他把什么都去掉了,我相信他一定是做了一些冗余设计和紧急避险设计,但是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展示出来,非常好奇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兜底能力是怎么样的?”
李青的疑问,也是一众业内人士的关注点。在林晓看来,“取消方向盘和踏板纯粹是噱头。如果从运营角度看,出了状况确保能有机会救急,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尤其在技术早期。”
他颇有讽刺意味地表示,按照特斯拉的方案,无人驾驶出了问题只有两件事能做,第一是祈祷车子能停下来,第二是停下来以后叫拖车。
“一个简单道理,骑摩托车的时候不戴头盔不是技术好的体现,是不成熟的体现。”
Robotaxi产业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聚焦,一款设计超前的车型并不是当下所需。
某头部Robotaxi厂商告诉雷峰网《新智驾》,从零去研发一台车的成本非常高,至少Robotaxi车辆要有一定的量级才能摊销这部分的成本,所以目前还需跟原来的量产车型共享座舱跟底盘的设计。
“如果有一天,整个Robotaxi的市场规模能够达到10万台左右的量级,是非常适合直接从零去设计一款车。”
现实的情况是,当下Robotaxi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球所有Robotaxi厂商合计投放的车辆都不超过5000台。以目前的市场规模,恐怕还不适合贸然投放一款全新设计的车型。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已有Robotaxi厂商踩过“坑”。
今年7月,通用集团以“监管风险”为由决定,将无限期暂停推进旗下L4公司Cruise的一款取消方向盘和踏板的汽车“Origin”。
“很多的问题不一定是技术上解决不了,而是它的规模和一些前置条件还没有完全达成。”
前述Robotaxi厂商认为,Robotaxi去掉方向盘与踏板,是变成会客厅还是影院,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去想象的,但是行业需要先解决了运营、技术、成本以及法律法规等难关以后再去延伸想象空间。
据马斯克透露,Cybercab的售价可能低于3万美元。作为对照,2018年曾有德国企业对Model 3进行拆解,得出Model 3的制造成本大约为2.8万美元的结论,并被马斯克承认。特斯拉近年来也不断改善制造流程与工艺,推测Cybercab的造价应该比2.8万美元还要低不少。
在李青看来,如果是3万美元的售价(换算为人民币约为18万~21万元)还不够惊喜。“这也是现在Robotaxi公司同样在追求的降低车辆的成本,但我相信以中国厂商的能力,可以生产出比它价格更低的车。
此前,百度萝卜快跑曾披露,其第六代车型的成本相比第五代已经下降了60%,新车售价仅20.46万元。
这场发布会更重要的或许是其中的情绪价值,正如马斯克所说,The future should look like the future(未来应该看上去更像未来),传递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元戎启行CEO周光认为,特斯拉的发布会整体达到了预期,核心是通用物理AI,更多是在对外展示AGI世界的雏形,不仅有Robotaxi、Robovan,也有机器人,更展示了在AGI赋能下的日常生活,进一步证明了,智能驾驶会是打开物理世界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把钥匙。
从L2跨越到L4,特斯拉也许并不擅长
发布会结束后,李青在网上观看了真实的试乘体验,发现当天Cybercab主要在影城的三个地方来回运送乘客,而从中央的电子屏幕界面里能看到整个影城的地图。
“从界面上看,应该不是纯视觉的感知,如果是,不可能把整个区域全部展示出来。”李青推测,特斯拉应该提前把整个区域地图都扫描过了。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发布会上所展示的完全无人驾驶可能还只是一个Demo,而活动现场的道路封闭,场景简单,不具备太多技术上的参考意义。
国内一家Robotaxi厂商的中层表示,整场发布会没有太多惊喜,看不出特斯拉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越性。
他举了个例子,小马智行在2018年初就已经发布了在园区固定路线行驶的L4级自动驾驶Demo,甚至也能够在相对公开的道路上行驶。
许多年前,特斯拉就已经为Robotaxi和共享出行描绘了一张蓝图,但从时间线来看,它是Robotaxi这个产业的后来者。
当其他Robotaxi厂商都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运营的阶段,迟到的特斯拉需要更多的证明才能说服资本市场。
而技术的进展,是完成一切目标的基础。
马斯克提到,特斯拉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是AI和视觉系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辅助,因此在Cybercab量产前,依托现有车型,特斯拉就能提供无监督的无人驾驶服务。
具体的时间线是,2025年内,搭载HW 3.0以上套件的汽车将在美国加州与得州实现完全自动驾驶;2026年,搭载HW 5.0的Cybercab将实现量产与上路运营。
目前,特斯拉FSD已经迭代到V12.5.6,本月将发布V13,据悉新版本的平均接管率提升6倍。
不过,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更多技术细节,这也是资本市场下调预期的主要原因——根据发布会所呈现的模糊信息,特斯拉FSD向完全无人驾驶过渡仍不具备确定性,特斯拉也没有进一步证明无激光雷达的纯视觉路线能走到L4的终局。
仅从现有的FSD版本来看,与L4级自动驾驶还有不小的距离。
前述头部Robotaxi厂商表示,虽然FSD在北美和很多地区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辅助驾驶类人体验,但有部分事实和公众面的感知未必完全一致。
第三方测试机构AMCI Testing的评测报告显示,特斯拉最新发布的FSD V12.5版本平均每13英里(约21公里)就要人为干预一次。
该Robotaxi厂商表示,“我们在美国相对繁忙的湾区城市道路也进行了路测,测试结果表明平均每不到10公里就要接管一次。”
另外是,特斯拉对于去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路线的坚持,让人怀疑是否有足够的安全冗余设置,毕竟特斯拉所擅长的L2+辅助驾驶的运行逻辑与L4自动驾驶的并不相同。
国内某Robotaxi厂商表示,L2辅助驾驶,考虑的是成本、用户体验之类的需求,要具有很好的交互,操作不了就人来接管。
但L4要考虑安全性,更注重精确操作和答案。无人驾驶需要确定性的安全保障,需要在全概率空间下对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进行定量的风险控制,对责任剐蹭严重性和概率进行综合判断,这个是辅助驾驶系统和成熟的无人驾驶系统间的鸿沟。
因此,目前的L4自动驾驶方案都将激光雷达作为必要配置。
而在林晓看来,激光雷达的成本已经不再是问题,“一个激光雷达几百美元,按照几十万英里的寿命,Cost Per Mile上根本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量。”
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跟随已有的Robotaxi厂商们的步伐,也未必就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而特斯拉的不同正是它留下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发布会现场还是有一些惊喜呈现。特斯拉自动驾驶总监Ashok Elluswamy表示,现场行驶的车辆几乎都搭载了即将发布的FSD V13版本,连续运营超过3.5小时,共进行了1300次运输,每次运输都很安全。而据现场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装载了FSD V13的车辆能够自主完成三点掉头。
如何理性看待特斯拉画的“饼”?
在特斯拉今年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曾对特斯拉的估值作出预测,他认为可以用5万亿美元左右的估值来看待特斯拉,但长期来看,这甚至有些保守,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估值会是这个数字的数倍。
马斯克一直以来想为特斯拉讲的正是超越汽车制造商的故事——特斯拉其实是一家通用物理AI公司,自动驾驶与Optimus才是特斯拉的主业。
基于马斯克画下的"饼",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7000亿美元。
二级市场独立投资人王诚从2016年就已参与特斯拉的投资。他表示,资本市场对于特斯拉的估值,主要取决于自动驾驶的进展,如果进展不及预期,股价会掉得很低,“因为如果单拿辅助驾驶商业模式来说,特斯拉现在还是有点高估的。”
王诚认为,完全自动驾驶会经历几个阶段,首先是100亿英里的测试里程积累;其次是试点、法规沟通与商业模式的跑通,要达到车企、保险公司、政府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平衡。
他提到,测试里程增长很快,乐观估计一两年内能达到,但是监管划分责任是一个难题,民众彻底接受自动驾驶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辅助驾驶还未能达到99%的准确率,而自动驾驶想要达到低事故率,也就是99.999999%的准确率,还很遥远。
“虽然理论上来说数据+芯片+算法,会实现通用AGI,包含自动驾驶,但考虑Ai边界损耗的问题,最终可能很难达到6个9的精度,而如果达不到的话,无人监管的自动驾驶没有足够的安全度,则很难实现Robotaxi的商业模式。”
王诚认为,自动驾驶的实现可能比想象中更长,自动驾驶是一个超越物理学定律的尝试,甚至比发射星舰更难,因为后者是在物理学定律内的应用。
历史上,特斯拉的多次发布走向量产时都经历了延期,业界早已习惯马斯克向来过于乐观的预测。
“看他过去历史上讲过的时间线吧。”林晓认为,“竞争的前提是得能生产制造出来。在画饼阶段不适合谈竞争力。”
另一位长期看好特斯拉的投资人表示,如果特斯拉能按时间线如期推出,才是超预期的表现,大概率还是会推迟,具体要看各个地方的政策许可和其他外界条件的配合。
总体来看,对于特斯拉Robotaxi原型车的发布,国内的业者并不悲观。
“马斯克有坚定的信徒,本次发布会展出的概念车,让智能驾驶、Robotaxi等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迅速被大众熟知,更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
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特斯拉也将警醒车企,促使车企通过自研、合作、收购等更多途径加强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布局,更利于构建一个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态圈,推动人工智能“上车”。
小马智行则对雷峰网《新智驾》表示,非常欢迎更多企业投身自动驾驶领域,为其发展注入更大动力。特斯拉无人驾驶产品的发布或将助推L4级自动驾驶快速发展,利好L4级自动驾驶等相关产业链。
中国企业首先面对的竞争是,明年一季度入华的特斯拉FSD。
周光认为,FSD入华并不是绝对利空,特斯拉入华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FSD是基于美国道路的数据训练的,入华需要适应中国很多长尾场景和道路情况,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国内智驾技术也能获得迭代。
其次,FSD的订阅模式未必适合中国消费者,其价格相比同行价格也更高。
雷峰网《新智驾》了解到,降价后的FSD在北美定价99美金(约700人民币)每月,年价格为1188美金(约8400人民币),买断价格为8000美金(约5.6万人民币)。而国内车企的智驾买断价格一般为2万~3万人民币左右,并且还会随新车购买有不同折扣的优惠。
“特斯拉如何平衡好定价及价格对其品牌定位的影响,是个难题。”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