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赴港IPO:一年收入超15亿元是如何做到的?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冲刺港交所上市,地平线终于来了。

收入超15亿元,同比增长71%——不得不说,2023年的地平线在一众陷入价格战困境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中表现相当抢眼。

毛利率几何?大客户是谁?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近三年的变化情况及未来的竞争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地平线又是怎么做到一年收入超15亿元的?

作为国内智能驾驶方案的头部供应商,地平线的招股书虽尚未披露有关股票发行价格及估值的相关信息,但其中的财务数据表现和其对行业的判断仍相当值得关注。

2023年收入超15亿元,毛利率超70%

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3年,下同),地平线分别实现收入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82.3%,实现规模化增长。

地平线的收入来自汽车和非汽车两大部分。

在汽车板块,地平线的产品包括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授权及服务,其中解决方案指的是可向客户提供的智驾处理硬件,以及与专有算法及软件结合的方案。

其汽车解决方案收入在2023年约为14.7亿元,占总收入的94.8%,实现同比快速增长83.5%。

在客户方面,自2021年大规模量产开始,地平线的处理硬件解决方案交付量已经达到500万颗。其中从2022年至2023年,地平线ADAS和AD解决方案的装机量快速增长4倍。

主营业务毛利率是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重要指标之一。报告期内,地平线的毛利分别为3.31亿元、6.28亿元、10.94亿元,毛利率较高且稳定,分别为70.9%、69.3%、70.5%。

不过尽管发展迅速,目前地平线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3年,地平线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16.35亿元,较往年同期同比收窄约13.5%。

地平线在招股书中表示,需要大量前期投资、规模经济效应尚未释放等是造成其仍在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数据看,研发无疑占其支出大头。

报告期内,地平线的研发支出不断增长,分别为11.43亿元、18.79亿元、23.66亿元。截至2023年底,地平线全职研发团队1478人,占总员工数的71.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地平线的“弹药”还是相当充足的。招股书显示,截止2023年12月,地平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3.6亿元。

规模化的客户订单、超高速增长的收入、高且稳定的毛利率,同时净亏损在收窄、账上现金充足,研发也没拉下,从基本面看,地平线在国内一众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中,后续竞争力不容小觑。

 智驾竞争的两套组合拳:软硬一体和规模量产能力

在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当下,车企们对智能驾驶方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压榨出硬件最大性能的同时,带给消费者更有价值和性价比的驾驶体验,成为了行业的共同诉求。

这意味着,各行业玩家们必须解决复杂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技术和极致工程能力的双重挑战,做到软硬件高效协同。

事实上,更高端的计算方案和传感器等硬件配置,决定了性能的下限,更先进的软件技术架构,则决定了性能的上限。

在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看来,软硬协同是地平线的独特优势,依托领先的前沿软件算法研究,去设计最先进的硬件计算架构,然后支持最先进的算法,使芯片架构与应用软件配合得严丝合缝,能使计算方案效率非常高。

“地平线实际上是打着芯片旗号的软件公司。举一个例子,在2020年谷歌Waymo第一次自动驾驶全球算法大赛,5项比赛,我们有4项是第一,如果不是因为把交稿的时间往后推了一两天,我们实际可能会是5个第一。”

从产品看,地平线既能给客户提供底层计算硬件,也可以提供智能驾驶算法、软件和开发工具,客户可以对其进行任意组合形成各种解决方案。

在前端整体解决方案中,地平线有:

•Horizon Mono。这是地平线的主动安全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支持功能自动紧急制动(AEB)、智能大灯(IHB)、自适应巡航控制(ACC)、交通拥堵辅助(TJA)等L2级功能。

•Horizon Pilot。这是高速自动领航(NOA)解决方案,除了增强的主动安全功能外,Horizon Pilot还支持完成更高阶的L2++级驾驶任务:如自动上/下匝道、交通拥堵时自动汇入/导出、动变道、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同时,Horizon Pilot还提供停车辅助功能,例如自动泊车辅助系统(APA)及自动记忆泊车(VPA)等功能。

•Horizon SuperDrive。Horizon SuperDrive是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旨在支持所有城市、高速公路和泊车场景中实现流畅和拟人的自动驾驶功能。

地平线表示,Horizon SuperDrive将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道路状况,采用更积极和更具互动性的驾驶风格,实现诸如优雅避障、拟人的柔和制动、动态速度控制、平稳的无保护左转等功能。

在相关技术栈方面,各种用于驾驶功能的算法、底层处理硬件,以及促进软件开发和定制的各种工具,地平线也能给予相关支持:

•算法。其算法能力涵盖感知、环境建模、规划及控制以及驾驶功能,能够满足各个层面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开发要求。

•BPU。这是地平线专门为智能驾驶开发的专有处理架构,目前已升级到纳什架构,聚焦最新的神经网络架构与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地平线天工开物。地平线的算法开发工具链,包含一系列即用型模块和参考算法。

•地平线踏歌。地平线踏歌是一套面向高阶自动驾驶的嵌入式中间件。地平线踏歌提供标准化车规级服务和工具,以帮助加快开发、集成和验证工作。

•地平线艾迪。这是地平线的软件开发平台,旨在高效完成模型的自动迭代改进。通过提供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界面以及简化的工作流 程,AIDI艾迪帮助软件开发人员优化从部署、训练、验证、评估到迭代的整个软件开发流程。

“这些工具链,国内智驾计算方案做得好的不多,地平线是走在前面的。而且在中间件层面,不管是基于行业的AUTOSAR AP还是在TogetheROS.Auto,抑或用户自研中间件,地平线都非常开放,可以通过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快速支持好用户的开发。”

地平线赴港IPO:一年收入超15亿元是如何做到的?

在生态圈方面,截至目前,地平线已连接了包括软硬件 Tier1、ODM、IDH、芯片、图商、传感器等上下游产业伙伴在内的100多家生态企业。

有业者对新智驾表示,相比于其他公司,这对于想要自研的车企和Tier1供应商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如果说完善、开放的软硬协同系统是地平线最高效的左勾拳,基于丰富工程化量产项目积累的宝贵经验,则是地平线最有力的右勾拳。

在量产经验方面,在方案相继上车长安汽车UNI系列车型和理想汽车破局之后,地平线由此打开了方案的上车量产之路,成为国内唯一拥有真正大规模工程化量产能力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

芯片量产是极为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只有实现百万片出货规模,才能从产品技术、供应链、流程质量、运营等多个维度完成对一个芯片公司的量产考验,芯片公司才能真正积累起可持续交付的大规模量产能力。

而地平线则是国内率先且实现最大规模前装量产的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公司。

时至今日,其三代计算硬件均迈入量产轨道。

截至2023年12月底,按装机量算,地平线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获24家OEM(31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超230款车型,并与前十大中国OEM均达成合作。其中,在2023年,地平线获得超100款新车型定点。

而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3年,地平线已是中国本土OEM的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1.3%,头部地位凸显。

不过战争到这里还远未结束。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预计至到2030年,中国的市场规模总额将以49.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来自GGAI的数据则显示,在2022年度,有82%的L2+功能都搭载在30万元以上的车辆中,另外也有接近20% 20-30万元的车型开始涉猎高阶的智驾功能,比如吉利博越 L、上汽荣威 RX5 等 20 万元以下的车型就已搭载了高速领航功能。

这意味着L2+功能在30万以内车型的配置率有很大的上升潜力。

一位新势力车企高管曾对新智驾指出,在2023年-2025年这三年,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渗透率将会是车企能否在这场行业淘汰赛存活的关键。

 从可用到好用,拼杀城区NOA的胜负手是什么?

然而,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凯给却给国内的高阶智驾行业泼了盆“冷水”,直言现在智能驾驶还没有形成让用户购车的关键性要素,认为虽说当下高速 NOA 已经做到好用,或者说刚到好用的阶段,但城区NOA恐怕连可用都是一个问题。

地平线赴港IPO:一年收入超15亿元是如何做到的?

这不得不提到当下各车企大规模落地高阶智驾系统时遇到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虽然目前城区NOA功能上车已久,各家车企对城区NOA功能的落地和推广也都相当看重,但从实际体验上看,确实还无法给到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以MPI为例,目前用户在开启城区NOA功能时,基本几十公里就得人工接管一次,这离达到“轻松好用”相去甚远。

用户体验不佳,再加上成本过高、全场景NOA受高精地图覆盖限制,城区NOA功能仅能在有限的、少数高线城市开通,使得这些功能的实际用户使用频率并不高,从而进一步造成功能迭代开发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不少玩家靠价格战让订单量增长显著,但这却是饮鸩止渴的短期之计。

有的玩家在拼配置,试图通过可量化的智驾及车舱配置(如新一代、更高算力的芯片)成为车企抢占市场制高点以及抢抓用户眼球的新卖点,但实际上指标不等于体验。

要想让高阶智能驾驶成为用户购车的关键性要素,真正好用的体验才是王道。

业内人士告诉新智驾,2024年,行业关于城区NOA的规模化较量,将从比拼开城速度转向比拼日活,而日活,将成为衡量城区NOA是否好用的关键指标。

高阶智驾的开城速度需要转向开城的深度。

这一方面各企业需要不断拓展自身高阶智驾功能的ODD,需要在尽可能大的地域空间及各种天气条件下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品性能。

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功能的性能和体验,实现NCA、ICA+、ICA、VPA、APA等工作模式并无缝切换,并且每个模式的系统性能都要打磨到最优以提升系统处理hard case的能力。

目前行业里的玩家在落地高阶智驾时通常有两种类型的技术策略。

第一种是侧重于功能体验和性能的提升,但是ODD的拓展做得不够,依然非常狭窄;第二种是侧重于拓展更广的ODD,但是功能水平却非常狭窄和有限。

地平线认为,技术重构是实现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量产的唯一途径。

为此,地平线将在2024年推出新一代覆盖低、中、高阶智驾场景的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其中旗舰版就是专为城区NOA高阶智驾场景而设计。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TO黄畅博士曾如此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计算架构。到了智能驾驶时代,爆发式的数据计算量以及先进制程的发展接近天花板,加速传统摩尔定律的失效,并驱动着智能计算进入全新范式。”

基于新的计算方案设计思路,从2019年到2021年,地平线BPU架构历经从伯努利1.0到伯努利2.0再到贝叶斯的三代进化,积累了超过百万片的前装量产验证。

进化到如今的第三代,地平线的BPU架构性能正逐步优化,也正因如此,征程6系列每一款计算方案的计算效率在同一细分市场里都是第一梯队。

地平线赴港IPO:一年收入超15亿元是如何做到的?

硬件只是基础,为了更高效地实现软硬件协同,地平线还提出来要做能通过场景通过率、通勤效率、行为拟人考核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试图让城区NOA成为“优雅不怂、从容笃定”的拟人化系统,从本质上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整套智能驾驶方案要具备顺畅丝滑的驾驶能力,实现优雅绕障、优雅转弯等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主动、自信的驾驶风格,能够实现变道插空、蠕行博弈等能力。

为此,地平线打造了高阶智能自动驾驶样板间,试图通过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实现大模型带来的全方位智能化人机交互。

根据介绍,该高阶智驾样板间试图从拟人化智能驾驶和安全性能两方面协助车企完成应用升级,并以全栈软件方案助力Tier1合作伙伴在关键车型上实现量产落地,提升整体交付效率。

让智能驾驶系统体验更拟人、更像老司机,无疑是进一步提升高阶智驾方案渗透率的关键。

但这实非一日之功可达成。

从可用到好用,国内的汽车高阶智能驾驶之路刚刚走向转折点,作为国内智能驾驶方案的头部供应商,地平线要想在风口浪尖站稳,冲击港股IPO只是开始。

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