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会不会出现自己的“蚂蚁金服”?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印度会不会出现自己的“蚂蚁金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志象网(The Passage)

钛媒体注:1月22日,在志象网和Unitus Capital主办的第一届中印互联网金融峰会上,印度L Catterton投资公司副主席兼总经理、RBL银行董事长Narayan Ramachandran在峰会上做了关于印度互联网金融领域变迁的主题演讲。

L Catterton管理着150亿美元的资产,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关注消费领域投资的私募股权集团。RBL则是印度正在迅速发展的商业银行。

Ramachandran在投资方面有着超过25年的经验,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高盛,曾任摩根士丹利全球新兴市场和全球资产配置团队的联席主管兼首席投资组合经理,管理着超过250亿美元的资金,后任摩根士丹利印度公司的负责人,领导集团的所有业务。

Ramachandran在演讲中说,印度的金融科技格局与中国大相径庭,用户获取的成本更高,监管的模式也有很大差别。他还重点解释了印度的统一支付接口UPI,以及它给整个支付领域带来的改变。

下面是经志象网编译的演讲节选:

关于印度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进化路径,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印度的社交媒体、电商与金融之间是“断联”的——这一点可能跟美国更相似。

众所周知,印度的社交媒体是被Facebook和WhatsApp主导的,印度现在已经是它们最大的市场,但就像在美国一样,它们都没完全开始进入金融领域。实际上,WhatsApp的支付实验是在印度开展,而不是在美国。

从这个角度来讲,印度互联网金融的用户基数是不像中国那么大的。因为中国的两大互联网金融巨头——微信和阿里巴巴,一个起步于通讯,一个起步于电商。以阿里巴巴为例,它从电商开始,后来又推出了支付宝。结果就是,中国的用户获取成本很低,因为用户都来自于社交媒体或者电商。

还有一个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是被允许投资金融科技的。比如说,平安银行就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印度,银行是不被允许在很多领域持有主要股份的,金融科技也是其中之一,所以金融科技公司能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资本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监管也是中印两国金融科技领域最大的区别,所以我下面重点讲一下监管。

与中国不同,印度的监管机构的重点在于保护用户,甚至不惜以抑制创新为代价。而中国的监管是允许创新的,还会根据创新来制定监管规则,比如说,P2P领域2013到2016年间是有增长空间的,在三年之间出现了5000多家公司,很快增长到很大规模,而2016年才开始迅速收缩。

最多的时候,中国的P2P占边际贷款(marginal lending)的10%,现在它回到了1-2%左右。

我不知道哪种模式更好。这两种不同的模式的偏好不同,结果也不同。一种模式下,公司有很大增长空间,同时人们也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财产。另一种模式下,公司很难规模化因为存在着高度控制的沙盒。

在印度,因为一方面用户获取的成本会更高,另一方面监管的态度也是“我会一步步带领你”,金融科技公司的增长也不是一件易事。

结果就是,印度的金融科技公司必须做以下几件事:要么和手机厂商合作,降低用户获取的成本

要么就要不计成本地与别人合作,一种合作模式是可以从中获取客户的,比如和银行合作;或者就是与资本合作。这样你才能够在符合监管的情况下,不断扩大用户规模。

但另一方面,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说,印度有一个共同支付体系UPI,有人说它是一种完全民主化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普惠金融。而在中国,因为监管和部分金融科技公司的作为,实际上导致了微信和支付宝两强争霸的格局。

我还是把评判哪种模式更好、更可持续化的机会留给观众们。一种是鼓励增长,一种是民主化、去中心化的业务模式,时间会告诉我们哪种模式更为可持续。可能两种都可行,是殊途同归。

像我刚才说的一样,中国的监管现在正在为已经出现的创新建立了坚固的基础,而印度监管机构已经构建了框架,然后公司的创新和规模化在此框架内进行。这两种方式是对于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

印度会不会出现自己的“蚂蚁金服”?

下面我再讲一下印度金融科技领域的细分。像我刚才说的,因为资本和监管的原因,现在印度的消费领域和企业领域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有些人可能不觉得小额信贷是金融科技的一种,但我觉得它是,因为说到底,在借贷领域我们不能只讲“金融科技”,必须是“金融”+“科技”。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在金融和科技方面都有能力,缺了任何一方都不行。

借贷领域,科技公司可以快速获取用户、为用户提供便利、保证用户体验,金融公司知道如何处理不良资产,少了一方都不行。

印度正在出现一些“共同借贷”的模式,但如果你要进入这一领域,公司就必须成为金融服务实体,或者与金融服务实体合作。

印度P2P领域还很小,因为用户保护优先的盛行,我也不认为它会在印度发展得很快,即使发展,也会受到很严格的监管。

印度的支付领域发展得很好,这是对消费者来说,而不是对公司来说。金融普惠是社会最大的需求,你有更多的用户,也就更成功。但还有潜在的问题。

印度有着一个很成功的共同支付体系UPI,所以每个用户的成本和收入都逐渐趋近于零。如果你的收入趋近于零,那你作为一个私有公司的收益就趋近于零。

所以在印度支付其实很便宜,到处都可用。你们可能知道UPI在去年12月遭遇了坎坷,这只是正常的波动,我们很可能很容易在不远的将来达到5万亿卢比的交易额

所以印度的支付都是由UPI支持的,如果你不知道UPI,就把它当做支付的互联网,互联网本身是免费的,只是为了接入它需要付费,在手机上来说就是数据流量的费用,而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共同拥有的基础设施,对所有参与者都是免费的。

所以不管是WhatsApp支付、谷歌支付还是Paytm,或者任何银行的支付系统,它们都接入UPI,但UPI的好处也是坏处就是,你的成本和收入会趋近于零。

它有着巨大的社会效应,在班加罗尔、孟买工作的人可以把钱寄到比哈尔,但现在即使是距离很近的小镇之间人们也用UPI来转账,因为它的费用比用巴士的费用还便宜。

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但是因为UPI的共同收入很低,所以只有那些拥有巨大用户基数比如WhatsApp、谷歌支付、Paytm等才能在纯支付业务里获得成功。银行正在寻找一种解决方式,让内嵌的支付的收入不那么低。

我之前已经说过,投资和众筹在印度还没有流行开来。印度的投资行业和中国一样还没有很成熟,中国和印度都需要发展一个的养老金之外的长期投资模式,这就会产生投资顾问的需求,而科技可以扮演这个角色。

今天印度和中国一样,投资扩大渗透率,科技就要取代养老金。而两个国家的养老金体系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改革,然后投资才能起来。

总结一下,我认为中印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的合作空间,让印度在贸易上获益,让中国能找到一个商业上的方式与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钛媒体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人人聚财印度蚂蚁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