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将在2025年达成的两大出货量占比成就:服务器50%、PC平板40%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AI时代的到来,芯片作为其发展的基石,推动AI发展的同时,也在AI的带动下迎来快速增长。Arm与AI正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加速关系。

在本月举行的Computex2025上, Arm预计在2025年,出货到头部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算力中,有近50%是基于Arm架构。

另外, Arm也预估在PC与平板市场,2025年Arm架构将占整体出货量的40%。

通常,一个新架构要获得市场认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Arm取得这样的成绩花费的时间明显更短,Arm是如何在更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

构建AI系统的三个关键要素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一切。”Arm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Chris Bergey说,“在接下来的一到三年内,我们很快就会迎来这样的转变:当这些设备处于自主模式运行时,其表现将能够媲美人类操作。”

Arm将在2025年达成的两大出货量占比成就:服务器50%、PC平板40%

Arm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Chris Bergey

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AI系统,Chris Bergey表示 构建AI系统有三个关键要素:

首先,从云端到边缘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平台将具有极大的价值。 很多时候AI在端侧运行,但某些情况下,又希望能够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拥有一个高可移植的平台,对于推动先进技术及产品的实现,以及为现有产品增加新功能,非常有价值。

其次,是电力和每瓦性能。 数据中心的能耗从兆瓦级 (MW) 跃升至吉瓦 (GW) 级,其中超过 50% 实际上来自于机架和半导体设备。由于AI需要海量的计算能力,这意味着“每瓦性能”可能是最关键的衡量指标。

还有,软件同样至关重要。 AI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这让AI 软件开发非常具有挑战性。如果没有成熟的软件及其生态系统,要跟上所有行业标准和各种 AI 框架,将会是一项非常繁重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Arm已经在软件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去年COMPUTEX,Arm发布了Arm Kleidi软件库,目标是让开发者能在各种AI模型与工作负载上,包括音频、图像、文字或视频,都能实时获得最佳的性能表现。

Kleidi推出后的一年内,已整合至多个主流AI框架中,包括 ExecuTorch、PyTorch、Angel、llama.cpp、MediaPipe、MNN以及ONNX Runtime。

Arm将在2025年达成的两大出货量占比成就:服务器50%、PC平板40%

截至目前,Kleidi已在搭载Arm架构的设备上安装量累计超过80亿次,且仍在持续增长中。 

Arm CPU更适配AI训练和推理

Arm之所以能乘上AI的东风,关键原因就是Arm架构的产品能够充分满足构建AI系统的三大要素。

在数据中心领域,Arm已经深耕了十多年。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科技 (AWS)就对Arm服务器CPU的发展至关重要。

AWS去年秋季分享,他们有相当一部分自身的工作负载运行在基于Arm架构的AWS Graviton 处理器上。

在AWS完成自身工作负载迁移至Arm平台后,第三方工作负载也纷纷转向Arm平台,这为头部云服务提供商带来了超过40%的能效提升。AWS也曾分享,其超过90%的重要客户(不包括Amazon)也在使用Arm的架构。

这意味着,过去两年AWS新部署的CPU算力中,有超过50%是基于Arm技术的Graviton。

Arm将在2025年达成的两大出货量占比成就:服务器50%、PC平板40%

除了AWS,英伟达也积极采用Arm架构,比如,NVIDIA Grace Blackwell 和Vera Rubin 以及许多云服务提供商的自研加速器。

这些加速器无论是用于训练还是推理,通常都会与 Arm 处理器配合使用, 因为在芯粒(Chiplet)层级,它们之间可以实现紧密耦合,从而带来卓越的计算密度、I/O 密度和带宽表现。”Chris Bergey指出,这俨然成为一种趋势——NVIDIA及云服务提供商都在基于 Arm 架构运行AI。

“基于这样的发展势头,我们预计 Arm 架构将占据半数 2025 年出货到头部云服务提供商的算力,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就。”Chris Bergey同时表示,云计算推动了这一增长,如今 AI 计算也成为强劲驱动力。 数据中心的未来将是Arm计算与加速器的紧密耦合。

Chris Bergey也明确指出, Arm目前重点关注边缘侧GPU,尚未有投入数据中心中GPU的计划。

Arm架构PC和平板市场增速惊人 

在云端训练和推理使用Arm的产品的同时,英伟达也将数据中心级别的计算能力带到了桌面级产品。

今年推出的NVIDIA DGX Spark,搭载了10个Arm Cortex-X925核心和10个Cortex-A725 核心,并配备了可实现高达1PetaFLOPs(即每秒 10^15 次浮点运算)AI性能的GPU。

“Cortex-X925具备业内最高水平的IPC性能。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与频率的乘积决定了整个平台的性能。相较于单纯依赖提高频率来提升性能,提升 IPC 可以更高效地实现性能的增强,同时显著改善能耗表现。”Chris Bergey指出。

Arm将在2025年达成的两大出货量占比成就:服务器50%、PC平板40%

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了解到, 今年晚些时候Arm会推出新的Armv9 旗舰CPU(代号Travis)。 届时,在当前业内IPC性能最强的Arm处理器基础上,再次实现两位数的IPC性能提升。

CPU的性能对于端侧AI的普及非常重要,开发者在进行AI开发时,会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是在CPU、GPU还是NPU上运行。 大多数第三方应用是在CPU上进行AI开发,有70%会始终运行在CPU上, 当然AI在不断演进,异构计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Arm长久的合作伙伴联发科技,也在近期推出的 Kompanio Ultra SoC,更进一步提升了 Chromebook 市场的水平,让新一代 Chromebook Plus 设备具备先进AI与多媒体能力。

Arm将在2025年达成的两大出货量占比成就:服务器50%、PC平板40%

“我们对在PC和平板领域,这些过去由x86主导的市场所取得的进展也感到满意。Arm架构在PC与平板市场的需求大幅成长,预估在2025年将占整体出货量的40%以上。”Chris Bergey指出,

Arm 的真正优势在于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200万名的软件开发者。 几乎所有重要的软件开发不仅能在Arm架构上运行,而且都针对Arm架构进行了优化。再加上Arm架构本身的设计及商业模式,开发者仅需一次开发,就能在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中众多采用Arm CPU 的SoC上运行。

长久以来,Arm在手机、物联网、汽车市场都具备绝对的领先优势。服务器、PC和平板并不是Arm的优势所在,然而随着AI时代的到来,Arm成为了推动AI普及的重要计算架构,同时,AI也正成为推动Arm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