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乔布斯的男人正在被投资人赶尽杀绝,Uber创始人该何去何从?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像乔布斯的男人正在被投资人赶尽杀绝,Uber创始人该何去何从?

就在半年多前, Uber 还是一家 估值 达到700亿美元的公司,在全球所有未上市的 独角兽 公司中,排行第一。 而这半年以来,Uber丑闻不断,内斗不息,创始人被迫辞职而去,如今又被投资人起诉。

到底Uber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拥有超级投票权的创始人最后还是被赶出公司?这家CEO、CFO、COO全部空缺的估值700亿美元公司会被宫斗摧毁吗?

1

Uber创始人 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以下简称TK)现在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这种心情,应该就是当年乔布斯被 苹果 赶走时的心情一样。

这两个人都是才华横溢,桀骜不驯的人,都是公司里的暴君。他们也都出生在旧金山,都在读大学时辍学。他们投入了青春,热血,奋斗成就了他们一生挚爱的公司,最终却被投资人从自己创立的公司里驱逐。

昨天,Uber的早期投资人,大股东Benchmark Capital向法院提起诉讼。Benchmark指控的罪名都围绕着2016年6月Uber新增三个董事会成员这一事件,称当时TK强加干预,以“绝对权力”指定了三个董事会成员的席位(其中包括他自己),并将CEO的职位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Benchmark认为,卡兰尼克故意隐瞒其管理不当和Uber内部冲突不断的事实,通过欺诈的方式让Benchmark批准了扩充董事会席位,并将自己和支持者送进了董事会,以获得掌管公司的权力。通过诉讼,Benchmark要求卡兰尼克退出Uber的董事会。

TK的发言人马上回击表示这一指控是“抹杀了TK过去对公司所做的贡献,是为了剥夺TK作为公司创始人和股东的权力。TK将会继续为Uber和股东的权益服务。”

这标志着TK与投资人之间围绕Uber控制权的斗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过去的半年内,他们从曾经的伙伴、密友,变成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对手。

进入2017年以来,Uber丑闻不断,有些丑闻是过去发生但今年才被爆出,Uber的公众形象变得很负面,有投资大神称“Uber是硅谷最没有道义的公司”,媒体也问出了“为什么所有的指责都指向Uber”的质问。

在6月初,作为对一系列丑闻的最终责任人,也就是作为CEO的TK迫于投资人与公司内外的压力,被迫做出了第一个让步, 无限期休假

2017年对于TK确实流年不利,在五月底他的父母遭遇划船事故,母亲遇难,父亲严重受伤。

在投资人看来,无限期休假应该是给TK一个体面下台的台阶,让他逐渐远离公司的业务。但是,在宣布无限期休假以后,TK仍然没有离开公司的事务管理,他还逼迫了一位总是在董事会与他争议的董事辞职。

这样双方就开始撕破脸皮。

6月下旬的某一天,TK原本去芝加哥面试高管。Benchmark资本的两位合伙人找上门来,他们带来了Benchmark与另外四家Uber大机构的联名信要求TK马上辞职。这五大机构代表了Uber里25%的股份和40%的投票权。

TK的反应是,他马上打电话给他在Uber董事会的盟友,但是对方没有给予他预期的支持,而是告诉TK,完全可以考虑辞职的提议。那一刻,TK应该已经知道, 他已经大局已去,董事们与高管之间可能早形成了新的联盟,他已经成了孤独的少数派。 Benchmark来芝加哥找他,原来不是跟他商量,而是通知他答案。徒劳的反抗于事无补,而且会损耗掉最后的资源。于是,TK宣布辞职。

问题是,TK岂是轻易放手与认输的人?迫使Benchmark这次将TK告上法庭,要彻底断绝他回归可能的,应该是TK的复辟行动刺激到了Benchmark。

TK的复辟行为 ,可以从内外两条线去寻找:

1、Uber内部 Uber现在还没找到新的CEO,TK毕竟是创始人,一路带着公司到今天,无论如何肯定都是有一群死忠粉的。媒体报道说,TK在辞职之后不断地找Uber的团队聊, 曾对一些人表示,就像乔布斯回到苹果,他也愿意回到Uber CEO的职位。

2、对外。Benchmark这些现有投资人已经成了他的死敌, 与其去说服Benchmark他们态度的改变,不如去找到新的投资人 ,去收购他们的股份。

TK找的人应该就是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现在可以理解就在本周一,孙正义有一个公开讲话,孙正义表达了热切的投资Uber或其竞争对手Lyft的渴望。软银在这个市场确实所谋甚大,之前已经投资了中国的滴滴,印度的Ola,新加坡的GrabTaxi。

Uber的内乱,成为了孙正义最好的进入机会。 只是,孙正义选的会是Uber还是Lyft? 这是美国市场的滴滴和快的。美国这个市场也到了要重新整合的关键期,孙正义的进入可能将给美国出行市场的惨烈竞争划上句号。

在这个关键期,Benchmark为代表的资本要彻底掌控对Uber的控制,断绝TK的念头,不能被理想主义的TK干扰,更不能在这个时候被TK复辟,所以这场投资人与TK的战斗, 才进入了第三回合, 诉讼环节

2

TK为什么失去了对Uber的控制?

表面来看,TK是在为今年一系列的丑闻负责。

丑闻:

2017年2月,前Uber工程师Susan Fowler发文讲述在职期间被公司管理层性骚扰但申诉未果,此后《纽约时报》、《彭博商业周刊》等多家媒体跟进揭露Uber性骚扰和性别歧视的内幕。

同期,TK加入特朗普顾问团,引发了20万人卸载Uber。

也在2月,Google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起诉Uber盗取商业机密。

2月28日,网上爆出一段发生在2月初的视频,卡兰尼克乘坐专车时与司机发生激烈的语言冲突。TK称“有的人不愿意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他们总把生活中的一切归咎于别人。”

3月,《纽约时报》曝光Uber采用Greyball技术,欺骗执法部门。

5月,印度女乘客被爆遭Uber司机强暴。

6月初,爆出2013年的迈阿密邮件,这是TK写给员工的行为要求准则。在谈到员工之间的性行为时,TK是这样规定的:“不准和其他员工睡觉,除非你问人家的时候,人家强烈表示'好的!我要和你睡!'此外,你们两人不能同属一个上司。”

很多人将TK领导下的Uber称之为典型的混蛋文化。 一方面,全力做事,充满狼性,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唯KPI论英雄。 TK的座右铭是“增长高于一切” 。另一方面,叛逆,离经叛道,尽情享受。

看过电影《华尔街之狼》么?电影描述的就是这种混蛋文化,白天不择手段的赚钱,然后晚上夜夜笙歌。

上任未满一年即离任的Uber总裁Jeff Jones离职时发表声明说:“我在Uber所目睹和体验的,都有悖我职业生涯中孜孜以求的信念和领导方式。我再也不能继续在这家公司任总裁了。”

不过,光是丑闻和企业文化的问题,根本不足以将TK这个创始人拉下马。

更何况,TK一开始为了防止控制权旁落,有两个大布局。

1、超级投票权和董事会结构

Uber的股份制采用了双层A/B股架构,TK和Uber联合创始人Garrett Camp等三位团队核心享有超级投票权股份,其中,TK拥有Uber的10%的股份和16%的投票权。Uber的董事会可拥有十一名投票成员,包括受超级投票权股东控制的九席。其中三席应该就是TK在2016年要求给自己指定的特权,也是这次Benchmark起诉的核心。

TK故意该权力圈子收缩至更小,令四名董事会席位一直空缺,其中他的盟友占据多数。

在这种架构下,TK要失去对Uber的控制人,只有一种可能,他的同样拥有超级投票权的盟友抛弃了他。

而就在这次起诉事件的前两天,8月9日,Uber联合创始人、董事会成员Garrett Camp公开表明,“卡兰尼克不可能重回Uber,Uber仍然会积极寻找CEO人选”。包括之前TK在芝加哥遭遇逼宫后打电话询问的那位董事,这些本来也都是他的铁杆盟友。

2、A-team团队

另一方面,Uber存在 一只直接对TK汇报的高管团队 ,外人称之为A-team。这是TK自己组建的小圈子。只要这支控制了Uber核心业务的团队忠于TK,投资人要动TK,所冒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看到这里,脑海之中会不会出现一个很对标的团队?没错,就是阿里的“十八罗汉”。为什么京东等公司都这么重视管培生团队?这些嫡系团队,就是创始人的御林铁骑。

显然,现在看,这支A-team已经被解体。要么离职,要么被炒。今年以来,Uber高管离职风波不断,CEO、CFO、COO现在全部空缺,有的本身对TK已经产生不满,有的被迫离开。就在这次起诉事件的同时,TK的心腹大将,营运总监Ryan Graves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自己将从Uber卸任,但仍会保留在董事会的席位。在新的CEO人选出炉前,Graves表示自己更倾向于独立行动。

势已至此,TK要想复辟,不容易。

3

真正的问题是,TK自2009年创立Uber以来,成功的创立了一个估值700亿的全球独角兽之王, 为什么在这个巅峰之处,他却被投资人甚至被盟友们抛弃?

性格问题? 媒体曾经采访了多位接触过TK的人,普遍印象是好斗,攻击性强,有的直接称之为“狂妄”。这种性格,很容易到处树敌。

问题是,TK一直是这个性格啊,为什么过去没问题,现在成了问题?

Uber的早期投资人也是如今发难的主力Benchmark的合伙人Bill Gurley,曾与TK关系关系十分密切,是Uber公司最活跃的董事会成员,也是TK身边最接近参谋的角色,甚至我觉得都起到了导师的作用,指导和见证着TK与Uber的成长。为什么到今天Uber这么大了反而对TK失去了耐心?

TK的联合创始人和高管小伙伴们,追随TK从零起步,干成了一个出行帝国,为什么到今天要离他而去?

TK始终是这个性格,这个不会是根本原因。 我认为真正的问题是,大形势变了,曾经最需要的舵手如今成为了公司的障碍。

从一诞生开始,Uber扮演的始终是一个颠覆者的角色,一个巨大的市场在等着它去颠覆。这种颠覆的过程,充满了与监管者、是现有行业如出租行业的博弈,PK,从违规者,到灰色运营者,再被认定为合法。要干这种事情,尤其是作为全球第一个干的, 需要创始人要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与高风险偏好,中规中矩的人根本干不了这个事情。

尤其是从刚诞生的2009年到2016年,作为行业领导者,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跑马圈地,有足够大的市场等着去扩展。这时候,Uber进行的是闪电战,只有狼性足够的人才能把闪电战打的出神入化。

到了今天,Uber已然意识到现在的形式跟过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行战争已经从闪电战演变为持久战,消耗战。

在全球主要区域战场上,Uber都遭遇了强大的本土对手。在中国是滴滴,最终以合并收购的方式结束战斗。在印度是Ola,在欧洲是Gett,在与他们的竞争中Uber都未占到上风。在美国本土,对手Lyft一直灭不掉,还在逐渐壮大。Uber的份额已经从两年前的90%变成了70%。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范范的江湖见闻;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uber创始人卡拉尼克uber创始人史蒂夫 乔布斯乔布斯的偶像乔布斯偶像乔布斯语录乔布斯电影乔布斯演讲乔布斯名言乔布斯传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