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产业4大非常态现象下,如何破局?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6月21日,一场关于中国 电影 发展与未来趋势的主题论坛在上海JW.万豪酒店大宴会厅举行。论坛邀请到了 影院 及投资界的商业领袖、知名学者、技术先驱、财经专家、先锋媒体和行业精英共同参与,内容涵盖电影法、内容分发渠道、并购重组、分线发行等多个方面。这是CinemaS 2017的重头戏,艾维电影记者受邀参加了此次的高峰论坛,并将嘉宾的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电影产业的几大非常态现象

中国电影连续14年平均涨幅超过30%,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大量资本的进入导致电影发展的速度超出预期, BAT和电影业八大公司以基本形成寡头市场,银幕数首次超过北美。毫无疑问,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电影市场。从2016年开始,票房进入了瓶颈期 ,从30%的增速进入到次增长时期。中国电影在高速发展之后呈现出几大非常态现场。

对此,参与起草《电影促进法》的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 电影产品的供给侧已经基本饱和, 中国市场容纳量在数量上已经不可能再增加了。

他指出,目前中国电影非常态现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有电影企业逐渐边缘化,民营企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体。

二是行业外资本非理性涌入,导致电影被过度商业化。 资本的逐利性质,使得电影在制作过程中过度追求“效率”,产品变得非常粗糙,精品不多,杰作没有。

三是整个电影行业都急功近利,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是后影院市场狭窄,票房收入占影院收入的80%以上。

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那么中国电影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尹鸿认为票房增速下滑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引起: 一是票补杠杆的消失;二是近两年是电影作品“小年”,缺乏优质影片;三是观众的规模和观影需求归回常态;四是宏观消费环境的影响;五是网络大电影、网络直播等替代内容的产生 。尹鸿判断,票房非常态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中国电影会进入一个平稳的增长期。

他认为,未来中国电影会朝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是制作工艺和创作品质是硬道理;二是影院性、必看性成为核心。 生产电影必须要生产在影院里看的电影,这才是关键。 三是多样化、分层化、分众化是重要策略。 分众选择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生产分众影院必看性的电影未来会成为大趋势。 四是从黑马、爆款时代进入常态市场 。将来5亿上下的电影类型会明显增加,超过15亿的电影会难见到。

电影院会不会消失

在本次论坛上壹娱观察主编陈昌业的关于电影院会不会消失的问题,引起嘉宾热议。他在“电影内容分发渠道的博弈现状及趋势”的演讲中表示,北美市场90天的窗口期正在面临考验,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缩短窗口期。 国内外院线面临着与流媒体之间的竞争,美国高端付费点播平台PVOD平台,30美元的价格便可以让观众看到影院同步上线的电影。

而在国内,由于点播影院管理方法的出台,点播院线从地下转到了台面上,点播影院作为影院市场的补充,其社交属性会对影院造成威胁 。陈昌业认为,影院的发行窗口期正在面临其后端发行窗口不断提前的趋势。鉴于美国电信行业强势进入网络电影领域以及爱奇艺等国内网络视屏网站的快速发展,一旦影院窗口期和流媒体同步或“准同步”,那么电影院将会面临命致命打击。他认为没有传统是永存的。

影院并购现状与趋势

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影院的并购案例一直在小规模的发生。以下近年来发生的比较知名的并购案例。北京泰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建宏认为,从以上案例来看 ,目前影院并购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从大地收购世茂的例子来看,达到了4倍溢价。目前单体影院的主要估值为票房的2倍或净利润的10倍。虽然近2年内,票房增速放缓,但各大院线以及影投公司并未停止扩张的速度,万达、大地、中影等纷纷参与影院并购交易。

同时 ,他判断,未来三年是各大影投公司并购整合的高峰期 ,但是目前,我国影院还会持续泡沫,小影投难逃并购重组但大规模的并购不会出现。同时他指出,巨资收购的背后是收购对象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

橙天嘉禾近两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净利润约为1274万港元,2015年亏损1.8亿港元。星星文化2015年净利润2562万,2016年则为-635万。单银幕票房产出持续下滑,2016年下滑超过20%。 因此,他认为,未来提高非票房收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比国外成熟院线,国内影院票房收入占比存在很大的空间。

分线发行能否实现

分线发行是指不同的院线上映的电影都不尽相同,目前国内采用的还是院线制, 每个院线在同一时间上映的影片差别不大。那么中国能否像北美一样,逐步实现分线发行呢?对于这个问题, 博纳影业 副总裁黄巍做为主持人与大地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刘荣、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燕、北京泰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建宏、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顾思斌进行了探讨。

张海燕认为, 分线发行一定是一个趋势, 目前的电影同质化十分严重,艺术电影为什么没有市场?每年除了四五百部影片上映,还有很大一部分影片进不了院线,此外,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一样,因此,未来我们一定能实现分线发行,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这关系到政策的引导。

刘荣假设,分线发行如果是传统的一部片子万达上两天然后大地再上,这样的分线是没有意义的。 分线发行一定要建立在分众、分层的基础上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让“分众”变得更加精准。

从本次论坛探讨的内容可以看出, 在瓶颈期,我国电影人一直在探讨“破局”之路 。通过银幕增长拉动票房增长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 未来票房的增长点在于影院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把电影行业看成是传统行业,不然天花板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应当跳出传统产业的困局,用互联网手段, 把线下的场景线下的容量线上化,平台化,用 大数据 的手段跟我们所在商业体和城市体做一些连接 ,提供给观众更加泛娱乐的新的消费形式,这或许是中国电影的破局之路。  (嘉宾观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随意打赏

中国大数据产业中国电影产业4大银行4大产业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