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将发布,独立汽车维修企业为最大受益者?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将发布,独立汽车维修企业为最大受益者?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国外反垄断新闻,欧盟21日重罚汽车海运及汽车配件市场的垄断行径,罚金总额高达5.46 亿欧 元。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将发布,独立汽车维修企业为最大受益者?

巨额罚款金额表明,欧盟不会容忍这样的违规行为,对其他制造商分割市场的行为也一定会坚决采取同样的惩罚措施。

反观国内, 汽车业反垄断 整体艰难前行,效果甚微。好消息是,《汽车业反垄断指南》预计2018年发布。

自2014年,打破车厂垄断一直是政策方向,国家致力于破除车厂、零部件企业的垄断行为。

每一次相关反垄断政策的出台,在独立售后都掀起了“唱衰4s店”的话题讨论:当4S店失去了配件垄断之后,会被时代更替吗?;反垄断拿掉4S店遮羞布,4S店售后服务要和独立售后展开抢客大战;4s店一家独大的时代过去了;...

话题背后其实反映了独立售后与4s店零和博弈的现状,两组数据可见其竞争态势,一方面是,“仅有22%的客户在保修期后“肯定愿意”回到授权经销商处”,一方面是,“选择快修连锁店的客户中有29%在下次会选择回流4S店”。

车主正加速流出4s店,但目前快修连锁还无法完全接住,导致车主回流4s店体系。4s店作为车厂的授权体系,在维修技术、原厂配件等方面具有垄断性优势,而作为非授权体系的独立售后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

反垄断的本质就在于破除4S体系赖以强大的非市场化力量,一旦这种力量被化解,市场将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参考美国汽车后服务市场:独立渠道占比70%以上、4S 店占比30%以下,中国独立售后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汽车业反垄断做过哪些尝试?

2014年以来,国家在推进汽车业反垄断不遗余力,前后出台多部法律、政策:2014年9月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亮点很多,简单罗列包含: 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强制维修技术公开。

以此意见为指导,国家标准委在2015年9月发布《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2015年9月八部委联合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商务部2017年5月发布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单从反垄断法律、政策规定来分析,对独立售后有几大利好:

1、 原厂配件允许在4S店体系外销售,打破了4S店或授权体系对于原厂配件的垄断地位,意味着独立 汽车维修企业 同样可以采购原厂配件。

2、维修技术信息公开, 实际上在我国,维修技术信息只有4S店能得到,独立维修企业基本是通过各种灰色渠道得到, 《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的落地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在于打破整车厂及4S店的垄断。

3、新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独立汽车维修保养不影响其享有的三包权利。

4、同质配件的推广,2015年8月《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为同质配件明确定义,即为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决定》明确提出“托修方、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将发布,独立汽车维修企业为最大受益者?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目前反垄断收效甚微,以下事例可见一斑:2017年12月,发生一起《质保期没回4S店保养,车坏法院支持拒赔》的判例。判决书显示车主(原告)“举证不能”,而法庭需要的举证要求为:车主提供维修方的工商执照、维修行业经营许可、结算发票、配件采购使用证明、配件合格证、资历证明、能力证明、厂家授权证明、出场竣工证明...。

如果让独立维修企业出具以上判例中的举证要求,恐怕95%的店面都无法做到。加之汽车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汽车业反垄断不是一蹴而就的,对监管者来说,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挑战。国家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称,对汽车反垄断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不久公布,独立汽车维修企业将成最大受益者?

作为汽车业反垄断的重磅利器,《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备受行业期盼,目前也已完成,张汉东曾在去年底表示,预计不久将按程序公布。《指南》对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进行全面厘定,包括纵向垄断与横向垄断。明晰了垄断和豁免的情形,划定了红线。

其中关键信息有两点:其一,《指南》要求具有支配地位的汽车制造商不得限制经销商和维修商购买同质配件或从其它渠道购买原厂配件,亦禁止限制配件供应商、经销商和维修商外销售后配件,由此售后配件货源和市场全流通有望获得保障;

其二,规定汽车制造商无正当理由也不应限制维修技术信息、测试仪器和维修工具的可获得性。

售后配件货源与市场全流通以及原厂配件维修信息公开这两点,在此前的政策、法规中皆有提及,但落地效果不佳。此次《指南》在总结过去执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反垄断的一些经验,大量征求了汽车产业上下中游消费者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一场席卷汽车整车、零配件、经销商乃至二手车行业的反垄断风波将再度掀起。

这对长期囿于“原厂配件”、“维修技术”的非授权性质的独立汽车维修企业来说,会是福音吗?

拭目以待。


【活动预告】随着全球各大车企新车型的上市,2018年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智能汽车产品“元年”。伴随新能源、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正迎来新的挑战, 汽车“四化”已成大势所趋,车企战略定位也朝着科技出行服务商转型。

2018年4月20日,亿欧汽车将在北京车展前夕在京举办 “预见·科技出行——GIIS 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 。本届峰会将邀请来自 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汽车供应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服务商、能源网络(电池、充电桩)运营商以及移动出行平台 等行业领军人物,围绕科技出行的现状与趋势展开探讨和分享。

点此了解详情: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534

随意打赏

汽车制造业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