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IPO,朴朴超市面临“围城”难题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闯关IPO,朴朴超市面临“围城”难题

来源:伯虎财经 作者:伯虎团队

前置仓又一新突破。

前置仓赛道从被认为“是伪命题,不可能盈利”,到今天形成朴朴超市、叮咚买菜、小象超市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走过了一段激荡人心的发展历程。

其中,朴朴超市也算是以“区域王者”的身份突围,走到了今天的IPO闯关。

据报道,朴朴超市的运营主体福州朴朴超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在接触头部投行,或计划赴港上市。

前置仓“区域王者”走向盈利

朴朴超市成立于2016年,以“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切入生鲜电商赛道。

2016-2019年,被认为是朴朴超市的“模式探索期”,其通过“大仓+全品类”在福州建立竞争壁垒。

2020-2023年,则是“区域扩张期”,朴朴超市将福州模式复制到厦门、深圳等城市,形成福厦、深广两大百亿级市场。

到了2024年,朴朴超市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其全年收入约300亿元,毛利率22.5%,履约费用率控制在17.5%以内。

放在前置仓赛道,这是非常抢眼的成绩。

“区域深耕”策略是朴朴超市突围的关键。朴朴超市聚焦核心城市高密度布仓,通过缩短配送半径和高单量摊薄成本,形成局部市场绝对优势。

截至2025年5月,朴朴仅在福州、厦门、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部署了400多个大型前置仓,单仓面积达800-1000平方米,SKU数量高达6000-8000个,远超叮咚买菜。

2024年,朴朴超市在福州、厦门等核心区域的渗透率已超70%。其中,单城GMV规模是叮咚买菜上海区域的1.2倍,但前置仓数量仅为后者的1/3。

采取“区域深耕”策略,也让朴朴超市避开与叮咚买菜和盒马等成熟品牌的直接竞争,优先在二线城市深耕,逐步扩张至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区域。

与“区域深耕”策略相结合的,是“大仓高密度”模式。朴朴超市以“大仓高密度”模式重构即时零售成本结构,通过约1000平方米的大型仓储节点替代传统分散化布点,将单仓服务半径延伸,配合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订单的高效处理,较行业平均降低 35%的履约成本。

此外,深耕供应链,发展自有品牌,也为朴朴超市赢得发展优势。

深度绑定区域特性,朴朴超市在福建市场80%的生鲜商品为直采,本地农批采购占比45%,叶菜类6小时内上架,损耗率从行业平均8%降至3.5%。

2024年,自有品牌销售额破50亿元,占比15%-20%,覆盖10余个品牌、750+SKU,通过直连工厂降低成本,如闽南沙茶酱的出厂价较品牌产品低30%。

深耕区域与全国扩张的平衡题

即时零售前置仓是一种伴随即时零售发展起来的新型零售业态。前置仓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商品库存尽可能贴近消费者,并依托即时配送体系,高效完成货物取送。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区域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前置仓模式正成为即时零售新增长点,2022-2023年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速超过50%,前置仓数量的年均增速超过100%。

另有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前置仓规模将超2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50%。

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背后,曾被贴上“亏损”标签的前置仓,正在陆续传出盈利的好消息。这说明,被公认“烧钱”的前置仓模式,已被印证可行性。

美团闪电仓、叮咚买菜、朴朴超市,是目前前置仓行业“三强”。2024年三家的销售额大约946亿,其中小象超市380亿,朴朴超市330亿,叮咚买菜256亿。

2025年一季度,叮咚买菜GMV(商品交易总额)为59.6亿元,同比增长7.9%。自此,叮咚买菜已连续10个季度实现Non-GAAP标准下的盈利。

在美团内部,除了外卖、闪购之外,闪电仓也正在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叮咚买菜能持续盈利是个很好的信号,证明其自有品牌的建设取得预期成效,仓配效率提升的成本也得到控制。

对于朴朴超市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的成绩单背后,是朴朴超市“区域深耕”策略、大仓模式、自有品牌等经营方式取得一定成果。

此外,朴朴超市面临的上市环境也有所变化。每日优鲜作为前置仓第一股,最终的发展命运令人唏嘘。但业内观察者指出,港股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的态度已从“规模优先”转向“盈利优先”。2025年一季度,蜜雪冰城这类新茶饮品牌在港交所的亮眼表现,为朴朴超市提供了可借鉴的估值参照系。

摆在朴朴超市面前的挑战,也不少。

市场前景可观,美团、叮咚买菜、京东、盒马等企业都在加速布局和抢占市场。其中,盒马重启前置仓、美团则开启小象超市线下业务,也将加速推动行业内卷。

在这样的行业竞争下,朴朴超市的短板也将被放大。

业内普遍认为,朴朴超市的“区域深耕”策略造成其明显不足,即对区域市场高度依赖。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朴朴超市业务仅覆盖9个城市,且福建、广东两地收入占比超70%。

而前置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场地租金、装修和设备采购等,且运营成本较高,包括人工、仓储和物流费用。由于前置仓的重资产和重运营特性,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单仓盈利。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朴朴超市的区域扩张成本将提高,单仓效率也可能随着扩张而被稀释。

朴朴超市闯关IPO,既是对其“区域深耕+前置仓”模式的阶段性验证,也将成为即时零售行业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率竞争”的关键节点。

未来,随着港股消费板块估值逻辑重构,朴朴超市有望迎来新的发展。但想向全国扩张,朴朴超市还得在供应链、自有品牌等能力上继续突破,进一步探索即时零售的竞争筹码。

参考资料:

1、嘉世咨询:即时零售行业简析报告

2、新浪证券:朴朴超市拟赴港IPO:区域深耕模式下的资本突围与挑战

3、零售商业财经:朴朴超市筹备赴港IPO

文章评价
闯关IPO,朴朴超市面临“围城”难题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