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是特斯拉?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你好,欢迎来到《新经济公司案例课》。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案例是特斯拉

 

尽管特斯拉今年在中国遭遇了多次舆论危机,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头牌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特斯拉已经是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了。即便是对一名中国消费者而言,说起新能源汽车,第一个想到的大概率也会是特斯拉,而不是小鹏、理想等。

 

特斯拉更牛的地方是它的市值,虽然每年造车的数量不及传统车企的零头,但却牢牢霸占了全球车企市值榜第一。并且,它市值第一的优势还特别大,相当于从第2名到第8名车企的市值之和。这2名到第8名,都是大名鼎鼎传统车企,比方丰田、宝马、大众等。

 

特斯拉到底做对了什么,让市场给了它这么高的估值?特斯拉产能这么小,到底能否竞争过传统车企?特斯拉的未来将会怎么样?

 

今天,我们一文就给大家讲明白这些问题。

 

一、特斯拉的颠覆性创新

 

上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就打造了全球首款电动汽车“EV1”,尽管车辆表现和用户反馈都十分优秀,但几年之后,通用却将这一车型回收并销毁了。

 

造成“EV1”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黑手不止一个,包括当时对美国经济话语权极重的石油巨头、其他传统燃油汽车厂商,甚至还有通用汽车自己内部的反对派。

 

最终的结果是,在“EV1”被消灭的十几年里,传统车企们对于新能源汽车永远是“蜻蜓点水”,每家车企都进行过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在内的各种方案都尝试过,甚至车厂之间还共同宣布过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传统车企们心里的“小算盘”其实也很好猜:尽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卖燃油车赚钱,创新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做吧,等别人有成果了,自己再去“借鉴”,岂不成本更低,成功的概率更大?

 

埃隆·马斯克搅动了汽车行业的江湖,这是一位宁做先烈也不做追随者的颠覆者,多年前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并决定拥抱这个未来。

 

其实,传统汽车巨头之间,也曾发生过激烈的技术竞赛,不同车厂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上不断创新。但这些创新,都是延续性创新,也就是微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创新。

 

特斯拉没有传统车企的包袱,作为挑战者的马斯克也不喜欢微创新。所以,马斯克主导下的特斯拉,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颠覆性创新去的。

 

对特斯拉而言,其最核心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三点: 一是解决了汽车电池包中大批量锂电芯的充放电管理难题;二是重构了新能源时代汽车的数字化架构;三是尝试以单个车企的力量突破自动驾驶。

 

是不是听着比较难懂?确实比较难懂。其实,对于我们的会员朋友来说,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技术细节。你只需要知道,特斯拉很牛,它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上有重大贡献,就行了。

 

二、特斯拉已跨过规模的“生死线”

 

所有的行业竞争,到最后都是打价格战,而能打赢价格战的企业,一定是有规模效应的企业,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以丰田为例,2020年,它旗下的汽车总销量高达950万台,其中丰田花冠一个车型的销量就达到了113万辆。超过了特斯拉所有车型销量的两倍。

 

对特斯拉来说,这种规模效应也是它所追求的。甚至,如果不能实现规模效应,特斯拉最终也会死掉。

 

之所以如此强调规模效应,是因为,汽车作为价格较高的大件商品,是个低频的生意,一个人买车之后,通常五六年都不会再换新车,这使得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决定胜负的是成本。因此,车企也自然而然地被导向成了 “薄利多销”模式。

 

在汽车行业,有一个1936年就提出的“赖特定律”:单个型号的汽车产量每累计增加一倍,成本价格就会下降15%。

 

围绕这个定律,汽车企业的规模效应可以被拆分为3个维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