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创业者勇闯硅谷,3个月收入增长10倍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ACE studio 2023年10月,正式上线,是一个面向专业音乐人的歌声合成产品,和大众娱乐的音乐产品不一样,它专注于解放音乐制作上的生产力。第二年出海后,这款 AI 音乐产品,很快吸引了数十位格莱美提名者以及日本小有名气的音乐制作人。


从参加 HF0 面试,到收到 100万美金的投资款,赵文骁和搭档,作为当期的唯一一个入选的中国本土创业者,感到如梦如幻。 HF0 (Hackers' Foundry Zero) 和另一家加速器 YC (Y Combinator) 都是美国知名的孵化机构,只是 HF0 更强调连续创业者和有极客背景。其录取率通常很低,赵文骁团队参加的 HF0 这一期的录取率大概只有千分之五。


来到硅谷,赵文骁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极限挑战。为和国内的工程师们同步产品进展,他经常深夜还在留办公室里进行跨洋沟通。由于办公室在不见阳光的地下室,他失去了对作息的感知,累了就去隔壁屋顶有星空投影的休息室,小憩片刻。那段时间,他大脑里装满了技术迭代指数、用户递增以及获客成本的数据。


HF0 训练营的节奏对他们而言也是全新的体验,每周一晚上 dem o dinner 和训练营结束后的 final dem o day ,就像不远处埋设的倒计时装置,提醒着他们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目标的差距。在每周的 dem o dinner 上,每位创业者只有两分钟进行周汇报。这也倒逼着团队汇报人要把工作思路梳理清晰,这样可以避免团队陷入无效的节奏,文骁说。


3月开始,我和正在封闭研发中的文骁展开了多次谈话,他习惯和人边走边聊,每次聊天时,都让我错以为他刚刚跑完步。作为技术负责人,他把控产品的技术方向,甚至亲自去做技术上的细微调整。硅谷的经历,让团队正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他们希望在大模型应用爆发、产品迭代明显加速的大浪潮中跑得更快。


他甚至把硅谷训练营的制度流程复刻回国内团队,包括在广东惠州的一个滨海城市,租下一栋别墅,十几个人一起工作和生活。这种方式带来了令人 “惊喜”的变化,比如可以实现“一周一个功能的迭代”,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他分享了 HF0 训练营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法则:


1、HF0 营造的创业氛围非常重要,世界上最神奇的不是 “魔法”,而是信念。他们感触最深的是 HF0 塑造的信念感,这个大于一切,让团队相信自己可以在 12周的时间里完成十倍的增长,因为这是 HF0 导师告诉他们的以及许多 HF0 的过往案例,不断 pus h 和启发所有被选中的团队,这里一切都有可能。


2、HF0 会鼓励创业者制定一个 “不可能”的目标,然后依靠每周的demo dinner汇报流程,确保每个团队都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往前冲。


3、 从时间、空间安排上,帮助创业者剔除一切 “干扰”,专注在产品、技术和收入的增长上。


4、 两分钟高压训练法则:周汇报强制要求只有两分钟,最后的 dem o day ,跟投资人介绍产品的时间也只有两分钟。


5、 团队突破快速实现收入增长的方式,不是靠单条业务线维度上的积累,而是如何拉动多维度面积的增长。


以下是访谈内容,有所删减:


问: 你们 去年 3月 决定出海,为什么?


赵文骁: 从用户层面来看,我们的工具主要面向音乐人。国内音乐人生态还处于起步阶段,音乐人数量有限,但全球音乐人数量庞大,尤其是美国音乐生态非常成熟,许多国内音乐人也会去美国发展。例如,国内主流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的注册音乐人有 50万,而国外流媒体Spotify的注册音乐人有800万。此外,国内外音乐人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国内音乐人很难通过音乐创作赚钱,而国外音乐人可以通过创作获得可观收入。


从现实层面来看, 2023年10月ACE Studio正式上线后,增长乏力,我们尝试与国内音乐培训机构合作,但效果不佳,因此决定出海。


问: ACE studio22年 开始 公测 大概一年时间, 用户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是什么样子?


赵文晓: 公测时我们没有做任何推广,用户主要是自然流量。最开始上线 AI洛天依那段时间增长最快,因为B站的up主们制作了许多优质作品,让大家发现AI歌声的效果非常好。整体增长比较平均,每月增长几千人。


问: 那你们会担心出海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吗?


赵文骁: 一开始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 付费渠道, 网站语言以及如何 打通海外推广的渠道。


我们 尝试 联系 youtube上的音乐制作 博主, 一个月 内写 了一百多 邮件 零回复。当时就给我们搞 有点怀疑人生 我们也尝试在谷歌和 Facebook上买广告,但效果很差,投入产出比几乎为零。


问:后来发生了什么契机?


赵文骁: 20 24年初 我们参加了 美国 NAMM音乐展 ,这是美国非常顶级的音乐产业盛会,很热闹 。很多人 我们的技术 感到惊讶 甚至不 相信 现场播放的音乐 是合成的, 还会 跑到屏幕后看有没有人在唱 有的人 还会把朋友叫过来 观摩说,是吧, unbelievable。


当时展位上收集了一百多个邮箱, 我们后来 发现 其中 20个都是格莱美提名或者格莱美获奖者。 这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也意识到原来 海外是有很 大市场的 只是没被发现


这个展会也让我们 有了新视角,我们优化 官网 体验 让其看起来更像 原生的海外产品。 我们还研究了 其他出海的人网红推广 方法 才发现成熟的出海团队 是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工作流。我们当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联系了 100个网红没有回复 但可能 别人 一个月联系好几千个 其中有 10%  20%的回复,就可以做起来。 如果一旦有 稍微头部的博 主推广的话 产品很快就会有 知名度。其他的博主也会 影响, 更有意愿,会 跟我们聊。


问: 当时参加美国音乐展,获得了很多国外顶级音乐制作人的良好口碑。这个给你们带来收入上的变化吗?


赵文骁: 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收入上,但坚定了我们出海的信心。之后我们建立了联系网红的 SOP流程,每周差不多找三四个youtube博主投放,用户增长很快。海外收入占比从不到10%,几个月后升到90%以上。


我们当时还反思,为什么一开始去买广告效果比较差,但是网红效果会比较好。 原因是传统的 广告 投放 ,属于那种广撒网类型的 真正属于我们的 用户 非常少 会显得 不太经济。 而音乐领域 网红 他的粉丝群体 更符合我们用户的画像 ,效果会更好一些。


问: 你们的收入规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赵文骁: 走通这一套以后,我们当时 ARR (注:年度经常性收入,通常是订阅制产品常用的收入计算方式) 差不多是 1000万人民币。


问: 对你们来说, 产品 已经有了很大提升,用户也有了稳定增长。 当时, 算是国内比较成功的


赵文骁: 在当时算比较成功,总算是找到了一条路径。


问: 国内有其他的同行在这个赛道去竞争吗?


赵文骁: 在我们这个领域上其实是没有的,就只有我们一家


问: 那你们后来为什么又申请参加美国的 HF0这个孵化机构的项目呢?会觉得浪费时间吗?


赵文骁: 我们当时找到了稳定的网红合作模式,但认为这条道不可持续,因为网红资源有限,多次合作后效果会递减。我们希望找到海外的最佳实践方式,学习硅谷公司的产品推广和迭代方法。


问: 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个参加过程你能分享一下吗?


赵文骁: HF0有一个推荐机制, 参加过的 校友 可以推荐, HF0 考察 并面试 项目的核心人员。


当时是我的合伙人郭靖飞 美国,跟 HF0的三个合伙人聊。他 后来 给我们分享 觉得像做梦一样, 他们介绍我们的产品 HF0有一个合伙人Dave,也是一 音乐爱好者,自己 甚至 会做歌发 youtube上 。他 看到 我们产品后, 评价很高,认为会在 音乐行业掀起非常大的变革。 后来 HF0通过远程聊天, 问了我一些情况,也就 十分钟 决策非常快,从面试到打款 100万美元,也就几天的时间 现在回过头来看,甚至会觉得他们的打款流程,太草率,容易上当受骗,不过这可能也因为他们面对过无数的创业者,看人和事都非常敏锐了。


问: 你们在 HF0相当于是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在技术迭代或产品上,有什么变化吗?


赵文骁: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一个氛围 能量场。我的合伙人 郭靖 经常会举 电影 空中大灌篮 例子。


这部电影的剧情是乔丹带着一群明星 卡通人物 打篮球,对战外星人。上半场,他们被外星人吊打,中场休息时,乔丹给每个人一杯液体饮料,告诉他们这 是神奇的兴奋剂,喝了以后体能会增长 十倍。他们喝了以后就真的赢了。事后乔丹 告诉他们,这不是神奇饮料,只是普通的水


说白了, HF0 就是 创造了一个 让人能量暴涨的 氛围,大家都 坚信自己 实力提高 ,最终也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技术层面上看,他们很少会提供具体的思路,主要还是靠 我们自己开发推广 付费策略也是 我们自己 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但是我们会得到很多其他公司的一些经验。比如说 A公司他可能用这样的做法,然后成了B公司,公司 可能 用另一种做法 失败了 这些信息也非常 宝贵 ,可以 让我们 少走很多 路。


问: 你们感受到充分的被信任, 这个是如何发生的?


赵文骁: HF0 的核心哲学是:“Everything else is a distraction.” (其他一切都是干扰) ,为了让创始人专注创业, HF0包揽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杂务 (住宿、饮食、洗衣等) ,从而移除外界噪音,只专注于产品、用户和自己。创始人在这里所做的就是“写代码、见用户、锻炼身体、好好睡觉”。


他们相信把有驱动力聚集到一起,一起协作和生活,是成长最快的方式。


问:你们是如何实现目标的?


赵文骁: 我们相信可以在这个 12周内达到10倍增长。会制定一个 实现 产品十倍增长 的计划。将收入增长分解为产品迭代、营销策略和定价策略三个维度 假设 产品越好,用户越多,收入越高 其他两个维度同理。


我们制作一张图, 总收入可以认为是一个立方体,然后 底部是 三个坐标。 ACE Studio 当时的情况是,产品不错,产品轴很长,但是营销轴,定价轴比较短。如果要做到最快 实现 成倍的增长,那肯定是先去补短板。


我可以简单打个比方, 比如 X轴 Y轴 组成一个平面 ,假设 X轴是10,Y轴是 1 ,那它的面积是十对吧?如果 Y轴增加到2,它一下就变成20了。但是如果X轴增加1,那它 只有 11


这个数学很简单,也很明白,所以 我们 很容易选择优先补 短板 如果 目标达到 10倍收入,要通过目标去倒推, 制定 我们的 策略行为


然后还有一点 后期 基本上 从晚上一直工作到半夜 因为要跟国内团队保持 同步 ,这样能够让我们开发更有效率。所以很长时间,我们过的是中国时间,有时候可能大半夜就只有我们 个人在 那里 经常早上 4、5点,我们去休息时,可以碰到其他美国创业者,来办公室。我原以为,他们会更注重工作 work life baLance 没想到,他们美国人也很拼。


问: 多大面积的办公室,只有你们 个人?


赵文骁: 它其实有两个办公区, 一个是二楼,一个 在地下室。 我们被安排在了地下室, 按照 HF0当时的说法就是地下室其实更好。因为没有阳光,可以忽略时间, 好地 投入工作。


地下室里面有一个休息空间,里面有一个投影仪, 可以往 房顶上投 星空。出了休息间就是白天,然后 如果 你累了, 可以来 休息间休息一会儿。


问: 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是怎么弥补短板的?


赵文骁: 我们 定产品策略 功能 ,会 各种拉扯。比如说有时 产品某个 feature 小改动,在技术侧 可能 会有巨大的人力 成本,而 一个非常容易实现的功能,在产品 可能 没什么用。


但是每次经过长时间的思考 讨论后,总 发现一个 平衡 既可以做出有用的功能,并且 很完美的界面,或很漂亮的用户体验 而且还不用踩很多技术的坑。


我们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一个 最佳实践方法 (best practice) 。比如 网红沟通 上, 如果找对方法,可以一天沟通 100个。


如何找到 best practice 关键在于学习他人的经验 。哪怕学不到 best practice,也可以学到common practice 这可以帮助 少走很多弯路。


问: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


赵文骁: 定价策略 上,我们最初设置了多个会员档次,但发现这种复杂的设置不仅实现起来困难,用户也难以理解。于是,我们参考了几十家类似软件的定价策略,最终简化了方案,结果发现这种简化不仅易于实现,效果还更好。


付费策略上, 也有大改进。按照通常逻辑是, 先免费试用,然后再 诱导 订阅 但实际上这 效果非常差 我们当时的统计数据 是引流 100个人,可能 90个人免费试用。但试用期结束以后,最后只 8%的人订阅。这就相当于最后 只有 7.2%的付费率


改成 订阅后 才能 使用 效果提升很多。刚开始, 我们会觉得这个是违背直觉 。但是 订阅有 40%, 使用的有 40%,那算下来 付费率高达 16%


问: 你们每周都会有一个 demo dinner,那这个demo dinner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的 对你们来说的意义是什么?


赵文骁: 每周 dinner之前,每个团队有两分钟的时间来分享一下项目进展。我觉得两分钟其实是很短的 这要求每个团队必须思路很清晰 能在有限的时间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这种形式不只是对最终 demo  day  的练习,而且对团队也是一种 push ,否则我们 可能 会陷入某个细节或方向 从而迷失对进度的追踪


HF0的合伙人dave, 会经常在 demo dinner push大家, 现在已经第几周了,还有几周就要 demo day了。 还让大家冥想,最终 demo day那一天 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问: 大家去汇报这个东西,还会产生很强烈的这种 竞争 压力


赵文骁: 确实会。看到其他团队数据增长显著,我们会感到压力,但也激发了我们寻找解决方案的动力。 前几周 我们 在数据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时压力非常大 。一直在 思考 各种办法, 不断尝试 不夸张地说, 我睡觉都在 琢磨收入增长 有什么 策略。 每天喝大量咖啡, 保持清醒状态


问:几周后发生了变化?


赵文骁: 我们意识到,用户转化是一个长链条的过程,从官网访问、注册、下载、试用到最终订阅,每一步都有可能流失用户。


投放策略 先从 链条的最 上方开始。比如说一开始投放 评估的 是用户注册 数据 一开始吸引很多用户,但到最终订阅环节已经流失了大部分人。 一个订阅 的成本 可能要花好几百美金, 一个订阅 带来的收入是 每年 299美金。那如果 订阅的成本 超过 收入 刨除 运营成本 投放相当于 是亏的


我们 摸索出最终衡量的 指标定在了真实付费订阅 上,而不是注册用户上, 不断的优化这个 转化链条 终于从几百美金一个订阅,跑到 100 美金一 个订阅。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 扩大规模 投放 成为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问: 那你们现在做技术封闭研发 为什么?


赵文骁: 一方面就是从硅谷回来,我们发现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另外一方面 也确实发现我们在技术方面 需要 加速迭代 。我们其实也是差不多一个小 HF0, 内部命名为 ACE0, 核心研发人员会 在一起 想做技术突破,目前会 密集的讨论 技术的方向, 加速 迭代 同时也会开发音乐生成的新功能


硅谷的 12周的 训练, 让我意识到 原来效率可以这么高 原先 我会觉得 一个月完成一个 feature,是很正常的 节奏 。但是经过了 硅谷 HF0 加速以后,我会觉得一周 迭代一个功能 ,是可以完成的。


问:感觉是现在好像大家都在积极的去推出一个新的应用,今年会有一个密集爆发吗?


赵文骁: 今年肯定会有一个密集爆发期。大模型基座能力已经很成熟且成本低,从 Deep Seek推出开始,其效果好且开源,很多大厂都接入了。MCP协议又很流行,很多公司都会基于大模型底座开发应用,推动AI技术外延。比如PC端有MCP client和server,通过对话就能完成复杂操作,像写代码、会议记录总结等,未来还会有更多工具出现,让生活更方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八尺八寻 ,作者:培培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