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构们,又开始假装招人了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数星星的星哥 ,作者:星哥,头图来自:AI生成


今天是我一个朋友的故事。


小李是个入行不久的投资经理,蛮专业的,最近因故在关注新的机会。


这里记录下他在面试中遭遇的一些故事,供参考。


一、我们其实不缺人


小李收到了声望颇高的A机构面试邀请。


然而,当他坐到合伙人对面时,对方却像一个打太极的大师,言语间充满了投资哲学,就是不涉及具体工作。


 “我们其实不缺人”。


合伙人最后总结道:“但我们永远在寻找最顶尖的人才。” 


“原来只是我不够优秀。”


小李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努力。


直到有一天,了解内情的朋友告诉他:“你说A机构那个高级投资经理的岗?”


“兄弟,那个岗位我听说在外面挂了2年了,这就像他们的吉祥物,一直在招人,但从没见到招到过活的。” 


小李恍然大悟,他遇到了常青树岗位,总在面试,从未发出offer。


这能以极低的成本向外界传递机构活得很好的信号,同时白嫖最新的简历 (tips:对于常青树岗位一定要保持警惕,别浪费时间)


二、我对你的储备项目很感兴趣


一开始,对方就直奔主题,表明对他深度参与过的一个水下项目很有兴趣。


 “你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能详细给我们讲讲团队、技术、产品、财务吗?”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变成了一场对项目的外部访谈。


他们的问题越来越细,完全不是面试,而是一场专家访谈。


小李有点奇怪,难道你们对我这个人就没有一点问题嘛?


面试结束,合伙人握着他的手:“非常精彩!您非常专业,我们内部讨论一下,会尽快安排后面的流程。” 


然后,小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直到他发现这个机构的合伙人开始联系他那个水下项目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别人说的安排后面的流程,不是指招聘流程,而是项目投资流程” (tips:不要在简历上透露太多的项目细节,面试的时候对于超出正常范围的问题一定要保持警惕)


三、我们需要考察下你投后管理的能力


小李在C机构的面试来到了最后一轮。


该机构要求他完成一个案例分析:


“某企业最近在开拓新业务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请给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包括市场竞争分析,以20页PPT的形式呈现,本周内完成。” 


“这不是投后管理的内容吗?”小李表达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们机构非常重视投后管理,我们对你的投资逻辑和过往案例非常满意,但还是需要提前考察下你投后管理的能力。”


虽然心生疑惑,但只差临门一脚的诱惑还是让小李投入了整个周末,拿出了一份精心准备的PPT。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听说,该机构常年用该种方法白嫖投后意见,基本上面一个岗位,能给被投企业搞出来十几种方案,还省了找咨询顾问的钱 (tips:多打听打听所投机构的口碑,遇到常年白嫖的机构要敬而远之,PPT都白嫖,入职之后还有好?)


四、到底是谁面试谁


以新能源投资闻名的D机构,挂出了一个AI投资VP的职位。


面试时,创始合伙人倒也坦诚:“说实话,小李,我们目前还处在学习阶段。我们想做的,就是和你这样真正懂行的人聊一聊。” 


他们相谈甚欢,但小李心里清楚,这里没有一个真实的职位,至少现在没有。


这是最微妙的一种假装招聘,借招聘之名来做行研。


当AI等新浪潮涌来时,传统基金感到焦虑,于是战略性约会成了最佳选择,通过招聘和大量的业内人士进行深度交流,低成本地完成初步认知构建。


所以,下次要不还是请人家喝杯咖啡,然后把路费报一下?


星哥注:本文来源于粉丝“许木水”的投稿,星哥做了改编,原文可搜索XHS和公众号同名博主。文章内容纯属虚构,不针对任何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数星星的星哥 ,作者:星哥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