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 Retina 视网膜显示器的 Apple MacBook Pro(2012 年中版)主站评测

Engadget  •  扫码分享

文章分类: 膝上电脑


在消费产品的世界里,每年都会有「革新性」的新一代产品推出(尤其是笔记本产品),甚至也有直接融合两种产品线的各项优势,集结成另一款全新的产品,而这便是 Apple 今年为笔记本市场端出的重头戏。这次 Apple 在 WWDC 上少见的在前半段发表介绍了他们的全新硬件产品,这个新一代的 MacBook Pro 与其他同步更新的兄弟只是做了处理器架构等小幅度更新的方向不同,吸取了 MBP 以及 MBA 的经验,打造出更轻薄且更专业,拥有市场上目前无人能及的 15.4 寸 Retina Display 的超高分辨率屏幕 ,加上移除光驱与其他配置带来更简洁更轻薄的机身设计,但却在处理性能上并不做出退让,带来同样可以跟专业等级产品匹敌甚至超越的高硬件规格,也使成为介于两个产品线间的目前独一无二的全新产品。

也难怪苹果会在发表时不断的重复说道,这是他们「史上最好的 Mac 电脑」了。不过毕竟产品的最终定位还是要回归消费者这端,主站编辑这次有机会可以第一手抢先评测到这部在苹果电脑引以为傲的最新产品 -- 是说... 应该没有他们不引以为傲的产品吧?至于到底它的实际表现是否真如同发表会上这样的令人激赏,就请点击继续阅读开始观看我们带来的评测报告。

图集: Apple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mid 2012) 主站评测



硬件



既然说到新版 MBP 感觉上是介于与自己的 15 寸兄弟 还有 13 寸的 MBA 中间的产品,那么我们就真的将三者同时放在一起在外观上试着比较看看。实际上看来,这部拥有视网膜屏幕的小子,还真的是个相当独特的新成员,虽说新版 MBP 乍看之下与旧版本并没有太多差异,但应该大部份人都能很快地发现它更薄更优雅的身形 -- 或是,少了那条长长的光碟吸入孔。


另一个与 MBA 不同的地方,是它从头到尾一致的厚度 -- 只有 1.8 公分厚、35.89cm 长与 24.71cm 宽,都比起原本的版本减肥了几厘米 -- 当然,厚度还是差最多的了(原本为 2.4cm),也达到接近 Air 最厚处 1.72cm 的薄度水准,重点是这样的比例感觉看起来似乎也顺眼不少(只能说... 人对轻薄的要求真的是贪得无厌啊啊啊)。喔!说到重量,新版的 Pro 重 2.02kg,而这样的重量也几乎轻了原版本一磅左右,不过比起 13 寸的 MacBook Air 却仍是重了 1.5 磅左右。这时候若是你已经对此重量摇摇头,就请反过来想想,它可是部相当高性能的笔记本呢。(看看那如字典般厚的游戏笔记本)

不过在主站编辑实际比较多部机种后,切身感觉到尽管 Apple 已经努力做到接近 2 公斤重,但新版的 MacBook Pro 实际拿起来感觉还是远不及 Air 来的轻量,甚至也无法与旧版 Pro 在重量上拉出明显的重量优势。简单地说,如果你早已习惯了旧版 15 寸甚至是 17 寸 MBP 的重量,那么新版的 Pro 应该会让你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虽然... 通常应该很快就会马上适应了(分辨率也是)。不过一旦你再次回去旧的笔记本想要翻翻旧资料时,相信从提起电脑开机的那刻起你便会发现什么叫做「回不去了」。

融合如此两个产品系列众多优点的新 MBP,自然还是会伴随着一些必要的牺牲(或该说取舍),而最明显的应该就是在 Pro 版本正式被移除的光驱了,也使得机身上唯一留下的外接媒体就只剩下支持 SDXC 的读卡器了(以太网络插孔?那是啥能吃吗?),造就了这次新 MBP 的减肥成功 -- 也带来了更强的电池续航力来支撑那吃电惊人的视网膜屏幕。


提到以太网络孔,其实原本的 FireWire 800 插槽也一并被苹果给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可另外花 29 美元选购,让你可以插在「双 Thunderbolt 插槽」之一的 Gigabit Ethernet 转接器。还带来两个 USB 3.0 的支持(有趣的是,无所不白的 Apple 也顺便将其蓝色的插孔颜色改为白色了)。内建高速 802.11n 无线网卡的它,可惜的是并不如预期可以选配 3G / LTE 的移动网络配置,所以有移动上网需求的朋友,要不就需要再占用一个外接插槽,不然就得乖乖地买台 Mi-Fi 了。

随着同样逐渐成为 Mac 电脑新标准规格的单孔耳机麦克风插槽,还有新一代的 MagSafe 2 磁性吸附充电口。也在新版 Air 上出现的这个二代充电接头,变得更薄但却宽了些,也再次将关节处恢复成更前一代的中间正后方走线设计了。是说,之前不是讲这样的设计容易因拉扯而断裂吗?


相对来说,前代的 MagSafe 则是因为身材不够扁平而将需要要价 10 美元的转接器才能继续沿用 -- 当然,这也要你刚好拥有旧款的 MBP 才会有这样的需求。变得更扁平设计加上金属质感的外观,看似也耐用了些,至于实际上使用者是否会改变习惯乖乖的不直接扯线,就还有待时间来考验了,至少,由后方直出走线的设计又「再度」不会因角度而挡到附近的接口了。

让我们打开新的 MBP 看看它依旧保持黑色配色的简洁键盘,这组孤岛式键盘在配置上基本上与旧版并无太多改变。相信由旧款升级新 Pro 的朋友应该都能马上适应才是,而实际敲击起来的感觉也如以往舒适好打,也同样带来 MacBook Pro 必备的背光式键盘,让使用者即使身处黑暗也能持续工作。


键盘的两侧隐藏了左右声道内建喇叭的网状设计,初步聆听的感觉似乎也比起以往版本要来的大声些 -- 显然笔记本内建的喇叭本来就不能要求它太多咯。在键盘的下方可以看到 Apple 引以为傲的多点玻璃触控版,而其触感与使用的感觉就如同以往一样的便利好用。操作性也如同以往一般,简而言之,这次新 Pro 的操作界面只要是近期有在使用 Mac 产品的使用者应该都能轻易上手才是。

屏幕表现


介绍完外观之后,再来便是这次更新的最大重头戏「Retina Display 视网膜显示器」了,在现有 15.4 寸的屏幕尺寸中,塞进了长宽各两倍的像素,再度用与新 iPad 相同的做法将分辨率提升至 Apple 所声称的视网膜屏幕规格 -- 会这样说主要是其实新一代 MacBook Pro 所采用的屏幕其实在密度上并不如想像中的高 -- 仅达到 220ppi 的境界(做为参考 iPhone 4S 的屏幕达 326ppi;新 iPad 则是 264ppi),但这点要取决于屏幕大小所与观赏距离等因素,所以主站编辑也在评测视频中提到,其实在极度靠近的情况下还是能看到像素的存在,不过在一般甚至是稍微靠近的距离观看,此荧幕的画质则是仍相当令人惊叹。

基本上这块新屏幕不论在文字的锐利度,或者是观赏 1080p 的视频时,都表现的非常良好,看照片当然也是 -- 只要影像本身品质够好。主站编辑甚至用华丽来形容这块拥有 2,880 x 1,800 高分辨率的屏幕表现。有意思的是,在现有 OS X 系统的软件设定支持之下,其实你并不能真的将分辨率设定到其最高规格 -- 嗯... 至少帐面上看来都是略低于 2,880 x 1,800 的全分辨率。而仅仅只给你五种使用情境的屏幕大小选项设置,从「大尺寸文字(larger text)」到「更多空间(more space)」,而最中间则是可以让现有应用与系统图示都保持非视网膜屏幕在画面上的比例的 「最佳(best)」选项。当然,所有的图示与图像的分辨率看起来都更为细致,而且感觉也较适合刚要适应此规格强悍新萤幕的使用者。但这部 MBP 的重点不就在那个高分辨率屏幕吗!?


不可否认的,这块屏幕带来的不仅仅是超高分辨率的优势而已,它的可视角也变得更广,甚至超越了 Apple 其他高端屏幕的表现,也让因应观赏角度变大而使对比直线下降,甚至是反白问题出现的机率更低了不少(肯定要坐的够斜啊!)。虽说采用的仍是镜面 -- 可惜没有雾面选项了,而这块新一代的屏幕依然在对比与抗反光的表现上交出进步的表现,但相较于现有 MacBook Air 在屏幕上的表现,则还是略逊一筹。总之,不管是哪块屏幕,一旦遇到背后有几盏小灯都还是依旧恼人啦。

性能与电池续航


性能上,我们这次主要针对 2.3GHz 的基本机型还有 2.6GHz 四核的版本进行测试,两者皆是 Ivy Bridge 的处理器就不由分说了,他们的表现也同样不令人失望。另外提一下,如果各位对于性能有更高需求的话,也可以在 Apple Store 找到 2.7GHz 的定制选项,不过就必须要加价个 250 美元了(原本就不便宜了说...)。事实上,如果你对台式电脑的高性能无法割舍,所以想找部可携性高也具备足够性能的笔记本电脑,这部新款的 MacBook Pro 应该绝对能 Hold 得住你所交给它的各项艰辛任务,把市面上普遍的工具程序都能运行地相当顺畅才是。

我们跑了几个 Bnechmark 跑分软件,也看到了相当不错的性能成绩。在 2.6GHz 版本上我们见到了平均 11,591 的成绩表现,这也直接破了前代 MacBook Pro 所跑出的 9,647 数字,而 2.3GHz 的版本则也交出了 11,082 的优异表现,可说是也并不逊色于高端版多少呢!在 Xbench 上两台机型则是跑出了相当接近的数字,分别是 486 与 457(当然后者才是 2.3GHz 的版本咯)。最后,在 SSD 硬盘的成绩部份,其写入速度有 390MB/s,而读取也达到了 440MB/s 的速度,都算是拥有相当高水准的表现。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mid 2012, 2.6GHz Core i7)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mid 2012, 2.3GHz Core i7) MacBook Pro (early 2011, 2.2GHz Core i7) MacBook Pro (early 2010, 2.66GHz Core i7)
Geekbench 11,591 11,082 9,647 5,395
Xbench 486 457 340 228
续航時間 7:49 仍在测试中 7:27 5:18

机身标准的配备搭载了 8GB、1,600MHz DDR3 内存与 NVIDIA GeForce GT 650M Kepler 1GB DDR5 显卡的两部四核处理器机型,也都同时拥有 Intel HD 4000 的内显配置,并且将视执行需求切换不同的显示芯片做使用。而为了测试其最高性能,我们让他们跑了近来最热门的几款游戏,而 Diablo III 自然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选项之一,主站编辑尝试着以全分辨率与最高显示细节设置来试着跑跑看这款游戏。而得到的结果则是... 我们(包括 MBP)办到了!不过... 是在没有开启反锯齿补偿的状况下 -- 基本上在 2,880 x 1,800 分辨率之下,此选项似乎也没这么必要咯。

主站编辑其实还蛮讶异在探访过几个城镇与关卡时,游戏的更新率竟然还能保持在 25 与 30fps 间跳动 -- 基本上在这样的分辨率下还算是相当堪玩,而更进一步降低分辨率到 2,048 x 1,280 时,更新率还能来到 40~50 fps 之间,再降到 1280 x 800 后就交出超过 70 fps 的成绩。总之,用新 MBP 来玩游戏应该都能满足大部份人的需求。

而在几次的狂操之下,这部全新的 MBP 与其他笔记本没有太多不同,机身的底部基本上是马上就「热力四射」,紧接着这样的热度便渐渐越来越有「感觉」了。这也考验着 Apple 重新设计的散热风扇系统 -- 他们在左右两侧的底部设计了吸气孔,让用来降温的空气进入经过核心再从笔记本转轴处吹出。虽然官方声称他们透过非对称的扇页设计改善了风扇的音量,但实际上却还是能轻易地察觉笔记本正在「起飞」,而在主站编辑的耳里,全新设计的风扇音量似乎与 MacBook Air 相较之下感觉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简单的说就是还是仍然无法完全忽视它存在的程度这样咯。

在这样高屏幕分辨率与高性能的摧残之下,这次它在电力续航力的表现上其实十分令人欣赏。在标准的续航力测试下(开启 Wi-Fi 持续播放影片并且将屏幕亮度固定),2.6GHz 高端版本交出了 7 小时又 49 分钟的好成绩,另外,2.3GHz 的版本则仍在密集的测试当中,所以请持续锁定我们的更新消息。

软件支持性

目前新版的 MacBook Pro 系统都还是预载 OS X Lion,不过原厂也已经承诺购买此机的消费者未来将可以免费直接升上 Mountain Lion 系统。虽然我们早已针对这个 OS X 的最新系统有过深入的探讨了解,但新系统针对视网膜屏幕的支持程度为何,可能也只能等到一个月后正式释出后才能了解了。

不过在 Lion 系统,基本上 Apple 的几支主要程序如 Safari、Mail、联络人等,其界面都已经得到了相当美观的像素支持。可惜的是,截至评测结束以前几个主要的三方程序像是 Adobe Photoshop 与 AutoCAD 都还尚未正式支持新 MBP 所拥有的高屏幕分辨率,虽然听说他们已经承诺在努力提供相关支持,但总之目前执行起来还真的是有点惨不忍赌。

没错... 真的是有点惨,毕竟在 PC 的逻辑上,一旦获得了更高分辨率屏幕后,所有画面上的界面便会直接因为像素变高而变得更小。不过在 OS X 的逻辑中,则是会将所有的图标等元素界面都放大到一样的使用大小,而这也代表若是尚未提供足够分辨率支持的应用程序界面,将会变得十分模糊还有毛边。当然,你依然拥有「五格」的显示选项,但是在主站编辑的试用之下也发现这五个选项,没有一个可以让这些尚未支持的应用程序看起来舒服正常的。只能说这样的情况还有待各开发者多费心更新软件提供支持了。

扩充选项

拥有 Retina Display 的新 MBP 起价为 2,199 美元。这样的价位标签你将获得 2.3GHz 的四核 i7 处理器、8GB 的内存、256GB 的 SSD 硬盘、七小时的电池续航力与双显卡的配置。若是简配 Apple Care 的话则需加价 349 美元。而针对没有什么预算上限的朋友,价位来到 2,799 美元的更高接机型则可以给你带来更强悍的 2.6GHz i7 四核处理器,加上双倍来到 512GB 的硬盘空间。这样还不满意的话,你也可以直接攻顶到 2.7GHz 的处理器(250 美元)并且将 RAM 加到 16GB(200 美元),然后再把 SSD 的硬碟空间用 500 美元的价位加至 768GB 的大小,在我们精密的计算过后,你将总共需要付出 4,098 美元的攻顶代价...(AppleCare 有内含喔!)。比较可惜的是,如果你购买的是 2.3GHz 版本,将不能把 SSD 做加价升级,这也代表如果你有超过 256GB 硬碟空间需求的话就必须购买 2.6GHz 的版本。(别... 别问我们为什么)

总结

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Mac 电脑吗?我们无法忽视 MacBook Air 的经典机构设计,更何况在 Ivy Bridge 处理器的加持之下,似乎让 Air 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加分。不过在新款的 MacBook Pro 上,它的性能表现则又是另外一种水平了。在四核处理器与最高达 16GB 内存的高规格驱动之下,这只野兽带给你的将不仅仅只是「够用」的性能而已 -- 还带给你更便携的轻薄敏捷体型。虽说实际上它也并非真正轻薄,也不会让 Air 的使用者忌妒其并不算轻的重量,更别说它那令人冷静的价位标签了... 不过,如果你是个追求高运算性能与游戏体验的消费者,又刚好对屏幕的高画质有执念,我们是绝对不会阻止你用 2,800 美元买下它的。

所以,这部连 Apple 也尚未完全决定正式名称的产品,究竟是否够格来开启一条全新的产品系列?其实并不尽然,这部笔记本的确拥有能轻易干掉现有 MacBook 机种的超高规格,还重新定义了这类产品的标准并成为标竿。基本上,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价位,那么何必去选择其他版本的 MacBook Pro 呢?这样讲吧,这部新 MBP 攻顶后应该是绝对够你用三四年了吧?(Apple:咳)

Tags: apple , GT 650 , GT 650M , Gt650 , Gt650m , intel , ivy bridge , IvyBridge , kepler , laptop , laptops , Mac , macbook , macbook pro ,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 MacbookPro , MacbookProWithRetinaDisplay , MBP , nvidia , retina , Retina display , Retina Display MacBook Pro , RetinaDisplay , RetinaDisplayMacbookPro , review , unibody , video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