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观产业巡礼 ▏看软通动力如何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逐渐完成探索起步的时期,目前处于快速推进的阶段,上下游产业链日趋成熟和稳定,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等环节都有相应程度的发展,产业规模上升迅速。那么在这个阶段如何推进大数据产业形成规模化的发展,产业的进一步地深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模式?

对此,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市场与战略合作部副总裁曹晓兵,在接受数据观采访时提出:大数据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创建大数据生态。生态能有效地沟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大数据服务商业模式。另外,对于未来我国大数据企业如何发展,京津冀地区在全国大数据产业环境中如何突破,曹晓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数据企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创建生态

“软通动力目前是在做产品向做平台过渡,目标是要做生态”,曹晓兵认为,大数据企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产品服务;第二个层次是做平台;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最高级别的层次是做生态。这也是公司从小到大发展的三个阶段。

做产品服务的企业,只是提供某一项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这一层次的企业主要的市场壁垒是技术,技术比较好的,价格比较便宜的,效率比较高的,更容易占领市场。在这个阶段整个市场相对比较蓝海和不成熟,竞争比较充分但强势对手不多,需要靠技术和价格来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

能搭建平台的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能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在曹晓兵看来,平台的搭建也要分为三个层次来看。一是技术平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这都是从技术方面来考虑的;二是产业平台,在技术平台上搭建垂直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够直接提供某个领域的服务,营造产业环境,设计一个产业链条;三是城市平台,把城市做为产业落地、伙伴合作、业务发展的平台。

能创建生态的企业,才是掌握了可持续的大数据服务商业模式。关于生态的价值,曹晓兵认为:“现在注重的是平台加生态,没有平台的生态只是一个圈子,并没有价值”。生态由平台构成,必须通过平台来汇聚生态。平台的价值就在与通过平台的发展,能给生态里的伙伴输送营养,带来商业价值。

曹晓兵表示,从大数据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也是从技术产品,向大数据平台,再向大数据生态发展这三个阶段层层递进的。在生态层面,就不仅是数据和技术,还包括政产学研的合作,包括商业模式、投融资机构、政府机构,都需要在生态里共同发力,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

用生态的方式做环保大数据

软通动力成立于2001年,从最开始做IT技术服务,到现在与时俱进发展智慧业务。智慧城市是软通动力智慧业务的一部分。曹晓兵介绍:“软通动力是从产业的角度做大数据,第一步,围绕大数据产业园来建大数据生态,跟大数据产业链条里的企业、机构融入到产业园,然后共同发展。这里的机构就涉及到政产学研,整体集成合作伙伴的产品,提供端到端的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

现在,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逐渐被淘汰,国家当前的政策规划是要把环保、产业发展和民生综合来考虑。在软通动力看来,环保是未来的支柱型产业,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软通动力大力发展环保大数据解决方案,并和河北承德市政府合作,用生态的方式来做环保大数据,这也是软通动力“端到端的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

在这个环保解决方案的整个生态里,上层是软通动力搭建的整个大数据平台,数据反馈实时展现。中间的管理层,是采用华为的IOT物联网平台。下层的硬件设备,则是和上游厂商合作,生产的环保设备。其中还融入学研机构,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立实验室,将他们的算法模型转化为有价值的应用,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

这样的生态模式,和传统环境监测治理业务相比,更加立体。不光是数据展现,还能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企业画像,不只是考量企业排放量,还衡量企业在创造就业、拉动经济等方面所做的贡献。这个环保解决方案是软通动力搭建的城市平台:“这是城市级的环保方案,运营模式、建设模式、咨询,到后续的环境的执法、环境的治理、监测,都是包含在整个一揽子解决方案里”。

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创新的突破点在于技术向产业转化

继贵州省之后,京津冀地区被划分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综合试验区。对于京津冀和其它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曹晓兵分析称:“从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来说,京津冀地区并不是最突出的地方。最突出的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地区。盐城、贵阳等地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正因为薄弱,就把大数据产业、新技术产业作为弯道超车的机会。”

北京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等多个功能于一体,在大数据产业发展发面,北京及其所在的京津冀地区,有其它地区比不了的优势。虽然这里聚集了大量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在大数据技术创新上也遥遥领先。但是在贵州等地大数据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这里的气势相对要弱一点,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成果。

曹晓兵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大数据的产业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在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传统的优质产业比重较高,商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因此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发展一个新的产业。而那些外围的城市,在经济增长方面,有强烈的需求和驱动,新兴的大数据产业恰好成为他们新的爆发力。这也是为什么北京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地向外地,甚至向国外拓展业务的原因。

京津冀地区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创新?曹晓兵表示:“京津冀创新的突破点,就是要把技术向产业转化”。北京是大数据研究机构的聚集地,不只是大数据领域,在其他科技领域也是如此,过去都更加注重研究和技术创新。现在,研究和技术要真正转化成应用和服务,才能拉动市场需求,带来更高的价值。曹晓兵一语道破:“技术创新要接地气,创新技术要向创新型企业服务”。

技术向产业转化,拉动市场需求之后,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呢?曹晓兵认为:“京津冀一体化首先要在信息上互动起来,从产业的环境上做到兼容并济”。京津冀一体化只依靠行政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这是一项长期的规划。但是从产业上是比较容易突破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信息的打通,通过大数据将三地的产业、环境、交通等方面联系起来。

  数据观采访感悟: 软通动力智慧业务的生态解决方案给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和案例。同时,京津冀在这个领域的学研优势如果能融入到这个生态里,实现对优势的合理利用,那么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格局将会有所突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观 孙永慧)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数字化转型 软通动力软通动力 大数据数字化 软通动力产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产业生态圈软通动力大数据软通动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