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和00后网络原住民成主流,互联网空间治理待创新

90后和00后网络原住民成主流,互联网空间治理待创新

2017年2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送审稿,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和权益保障的行政法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

随着青少年网民越来越多,如何在这些互联网“原住民”聚集的网络空间创新社会治理,成为目前法律界和互联网行业关注的焦点。

为此,南方周末采访了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他所在的部门,曾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王锋今年43岁,江苏盱眙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1999年进入团中央工作至今。

南方周末:过去社会治理的经验大多来自线下,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都搬到线上了。你如何看待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这个新命题?

王锋:如果以前把网络看成一个沟通和交流工具的话,现在的青少年、特别是“90后”和“00后”是把网络当成生活必需品,他们自幼触网,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空间治理的决策者大多属于中途触网的互联网“移民”,对“原住民”要加强研究和理解,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原住民跟网络隔离开来。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在线”状态。所以社会治理也需要注重网络空间的治理,同时创新社会治理的模式。

以防止沉迷网络为例。法律规定中小学校周边不能有网吧,网吧也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但现在未成年人都在家里或者用手机上网,玩游戏也不必一定要到网吧。如何在网络空间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就需要创新治理办法。

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的治理,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很多网上问题是现实矛盾的反映;解决网下问题,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力量。比如现在公安部和“宝贝回家”等社会组织、高德地图等企业合力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寻找、解救被拐孩子的速度大幅度提高,这在过去是很难做到的。

很多网下问题,也会在网上重新发酵。比如一些孩子实施校园欺凌行为后,会把相关的视频传到网上,演变成“网络欺凌”,这种二次伤害比一次伤害更大。

对于共青团这样的群团组织来说,我们要做的是学网、懂网、用网,协助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高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能力。

南方周末:对于如何在互联网原住民的网络空间里创新社会治理,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王锋:首先是避免青少年受到暴力、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侵蚀,其次是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和防止沉迷网络。同时还要积极治理网络空间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比如网上的儿童色情信息,现在的打击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应该严管、严打。

对于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严重不良行为,比如网络欺凌等,应当在独立的少年司法体系内,坚持宽容但不纵容的原则,完善替代刑罚的保护处分措施,比如完善司法训诫、改革收容教养、发展专门教育等,不能简单按照针对成年人的惩戒模式“小儿酌减”。

南方周末:你们青少年权益部,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改进工作?

王锋: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创新社会治理的机会。群团组织的根在基层。网络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阻隔,可以有效发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线索,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整体联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创新青少年权益工作,是未来我们的主要着力点。

目前,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依托“青年之声”,建立了“青少年维权在线”网络平台,和各地的“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

我们在全国动员了6700多位公益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在平台注册,同时把1400多个团县委和很多学校的微信公号接入后台,实现了全团维权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

平台在日常运作时,采用“分诊”方式,简单的咨询直接答复,复杂的、评估认为需要跟进的,由值守团队安排当地注册律师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对接。利用互联网平台,偏远地区的孩子受到侵害时,也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帮助和服务。

南方周末:你们在利用互联网开展权益工作时,有没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

王锋:我们的“青少年维权在线”现在的量还不大,主要就是担心一旦放开,无法保证咨询答复的质量。

通过互联网来做维权,需要慢慢探索。毕竟法律援助、心理咨询需要面对面、需要长时段,如果仅仅看重网络的便捷,会忽视救助帮扶的质量问题。所以,我们也会注重对平台注册的律师和心理咨询师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的业务培训。

我们感到最大的挑战在于,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维权在线等平台是发现青少年权益受到侵害的很好的渠道,但是对这些事件的介入干预、跟踪帮扶等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协作,专业性要求也非常高,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随意打赏

互联网原住民90后00后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