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付通拥有网联的第一次,腾讯金融成人礼?

愚人节前一天,网联开张了,这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正式开始试运行。非常耐人寻味的是,首笔跨行清算交易是由腾讯财付通平台发起的微信红包,一边是中国银行,一边是招商银行。

腾讯2016年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腾讯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这一支付数据的披露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更让很多内行震惊的是,腾讯移动支付的数据竟然比央行发布的第三方交易数据总数还要高60%。

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Q4,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8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1.7%,同比增长达到126%。支付宝在Q4的市场份额达到54%,,包含微信支付包含微信支付和QQ钱包在内的财付通,市场份额为37%。

当然,这是由于不同的统计口径带来的。在腾讯的眼中,用户来回的发红包游戏也算是支付,但央行在统计的时候将其忽略了。根据腾讯的数据,在2016年春节的时候,春节六天红包总数就达到了519亿个,QQ在除夕当天就达到42亿个,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日均6亿中红包占据的比例。

这次,抓住网联上线的机会,腾讯财付通平台发起的微信红包成为了网联的第一次,也让外界平息对其统计口径的质疑找到了突破口。

从2005年腾讯成立财付通算起,腾讯在支付方面的拓展只是比支付宝晚了一年,但除了依靠红包的牵引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的绑卡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按照腾讯财报中的说法,腾讯通过广泛布局线下消费场景,其中包括打车软件、餐饮、便利店等消费场景,实现了快捷无缝等体验。通过与代理商合作与简化商户接入流程,腾讯支付业务实现了较高的商户渗透率。

确实,微信红包成为了现象级产品,至今也只有“余额宝”可以与其相提并论,但在纵深的金融业务上,腾讯金融的表现就泛善可陈,甚至远远比不上后起之秀的京东金融。

前几天,在湖畔大学开学典礼上,马云首次谈到了微信支付对支付宝带来的冲击,他说微信红包一夜之间起来,确实一度“打得我们满地找牙”,不过冷静下来想,社交媒体可能真的不会为公司带来价值,能带来价值的还是数据。

其实,马云说的,腾讯何尝不知?刘炽平就曾表示,在深耕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连接的价值在于实现普惠金融,构建全民信用的基石。

这些年,腾讯金融喊声很大却动静很小,个人征信拿到了牌照却迟迟不能正式商用,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数据,缺少完整的有价值的系统性数据。按照腾讯的财报,截至2017年2月,腾讯理财通用户已超1亿,资金保有量超1000亿。即便是这样的数据,也难说过得去,比较微信与QQ合并16亿的账户量,却只有1亿理财用户,资金更是连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规模都没有。

有人说,“腾讯对金融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尊重金融的本质,坚持用稳定和稳健的思路去发展,以降低风险、提高回报,为用户提供便捷、普惠的服务”。实际上,腾讯金融的发展缓慢绝对不能用稳健来搪塞,主要原因是其深植企业文化的中的游戏思维,如果游戏的管理团队力量依然处在足够强势的地位,腾讯金融的用户不管有多少,都不会改变其弱势发展的命运。

我们看到了2016年王者荣耀一款游戏的火爆,除了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历史人物进行无厘头设定拉近了用户距离之外,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的辅助。没有腾讯在2015-2016年的移动支付的快速拓展,就不会有王者荣耀如此的收益。但是,游戏的经营越好,支付方面的地位越差,只能被当成收钱的工具,无法称为独立互联网金融的基座。

网联的诞生有很多不可明言的理由,但归于数据的归集却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财付通对于网联的“积极配合、主动落实”也是腾讯金融希望借助网联的未来资源将短板进行一步到位的弥补。

不过,据相关资料显示,芝麻信用所用的数据中,来自阿里内部的早已经不到30%,而最近蚂蚁金服刚刚从建设银行始与银行展开了逐一开放式的合作,阿里巴巴与浙江工商局共建大数据交换平台,显然在大数据的建设与使用上又开拓了更大的边界。即便网联成立之后的部分数据资源被“共享”,也不会有太大的价值,何况过渡期会相当的漫长。

腾讯金融是手握一把好牌,其社交营销推广能力无人能及,可却屡屡停留在自嗨的境地,确实非常令人唏嘘。腾讯要想把金融做起来,就必须抛弃游戏思维,不要让支付成为游戏的附庸,要构建更紧密的商业生态联盟,从开疆拓土变成精耕细作,否则,依然走不出电商的历史遗憾。

随意打赏

微信腾讯财付通腾讯财付通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