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蚂蚁金服、陆金所先后爆出上市计划,中国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将至?

36氪  •  扫码分享

京东金融、蚂蚁金服、陆金所先后爆出上市计划,中国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将至?

互金行业在经过野蛮生长和严格管控之后,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集中上市。

日前,京东宣布出让公司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的股份。此次股权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京东官方回应,京东金融未来可能寻求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但还没有具体计划。

在今年年初的公司年会上,刘强东曾表示要在“未来三到五年,除了集团在美国上市之外,打造两家以上的上市公司”。他还表示,从京东金融开始,每个未来上市的公司,集团都会拿出这个子公司大量的原始股发给大家。

今年1月,京东金融获得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66.5亿元人民币,占股约为13%,交易后整体估值达466.5亿元。对此,投资方嘉实投资CEO仇小川曾表示,京东金融这次融资实际上是为未来在A股上市作准备,即要把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做成两个独立经营的上市实体。

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排队上市

京东集团这次剥离京东金融业务,让人想起了阿里巴巴此前剥离蚂蚁金服的做法,而这样做都是为金融公司上市做准备。

据资料显示,蚂蚁金服实际注册用户已经超过4.5亿,业务涉及支付、信贷、保险、理财、征信等多个领域。据美国彭博社9月引述分析师观点指出,蚂蚁金服的市场估值已经高达75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大名鼎鼎的金融巨头高盛集团。

马云在双十一前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蚂蚁金服肯定会上市。但上市的地方,必须对未来世界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创新的发展是支持的。

早前,马云曾多次表示蚂蚁金服可能在香港上市,而且有消息传出,上市集资最少100亿美元。但今年10月马云接受采访时表示,港交所的上市监管规定已经过时,只有香港做好了准备,才会选择在那里上市。

马云认为,那些上市规定是针对房地产开发商、银行和传统零售商制定的,而不是科技初创公司和新业务。香港必需对其上市规定进行改革,借此吸引新经济产业及保持竞争力。

目前为止,蚂蚁金服在香港IPO尚未成为定局。蚂蚁金服预计于明年进行IPO,所筹资金将用于业务扩张。马云称,最终能否在港交所上市,还取决于其监管框架是否有利于金融科技公司。

2010年6月,央行发布规定,非银行公司必须获得牌照才能在华经营。2011年,阿里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在马云控股的内资公司浙江阿里巴巴名下,当时给出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4年8月,阿里在赴美上市前夕更新的招股书中称,作为拆分支付宝的补偿,阿里集团每年将获得37.5%的蚂蚁金服税前利润,而若监管允许,蚂蚁金服将增发33%的股权,来交换阿里集团拥有的利润分享和现金补偿权益。这意味着,蚂蚁金服若上市,阿里集团将成为其股东。

而日前京东金融也进行了类似的剥离处理,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获得牌照。目前,京东金融具有小贷、第三方支付、保理和基金销售牌照,尚缺消费金融、个人征信、银行、保险等获取难度较大的牌照。而且内资公司也方便于在国内上市。

除了京东金融、蚂蚁金服,趣分期、陆金所、拍拍贷等公司也陆续传出上市的消息。

  • 今年11月16日,媒体报道称,“趣分期”(现已更名“趣店”)运营商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计划赴美上市。快乐时代已与花旗集团等投行展开工作,最早于明年上半年进行IPO,融资规模预计在5亿美元至8亿美元之间。

  • 今年11月8日,平安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被爆计划明年登陆港交所。今年1月,陆金所对外宣布完成12.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陆金所估值达到185亿美元(约合1200亿元)。

  • 今年10月份,拍拍贷也曾传出将赴美国上市的消息。去年2月,拍拍贷CEO张俊曾公开表达境外上市意愿。

  • 今年2月,A股公司西藏旅游发布公告,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孙陶然等46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拉卡拉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这被认为是拉卡拉变相上市,但借壳失败。今年10月11日,拉卡拉宣布正式改制为控股集团,集团架构拆分为拉卡拉支付和考拉金服两大集团板块,两大板块或前后脚上市。

而在今年年初,宜信宜人贷成功登陆美国证券交易所,为多家准备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打了前阵,也可能就此引领一波上市潮。

互联网金融不断冲击传统金融行业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传统金融业受到了来自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的巨大冲击。

据公开资料 ,中国互金行业主要由第三方支付、P2P借贷平台、众筹平台、网络资产交易平台、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网络小微贷款、网络基金、网络证券、其他网络理财、财富管理、网络保险、网络征信、金融产品搜索引擎及其他金融业态组成。

今年5月,麦肯锡发布中国银行业创新系列报告称,截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而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其中,P2P网贷交易额达数千亿,第三方支付交易额超过10万亿,均全球领先。

报告还指出互金的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三类,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军,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革新,及以万达、苏宁、国美为代表的非金融核心企业跨界介入。目前来看,发挥巨大影响力的还主要在互联网新军。

据桔子雷达数据,截至今日互金行业共计发生了1779起投融资事件,排在第四位。而企业服务、电子商务和文化娱乐分别以3159、2545和1947起投融资事件排在前三甲。超过了本地生活、硬件、医疗、游戏等领域。

京东金融、蚂蚁金服、陆金所先后爆出上市计划,中国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将至?

来自桔子雷达

较为热门的细分领域有理财、信贷、投融资和支付等。而应用场景最广接受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是在线支付,其中移动支付成为了各大金融及互联网公司争抢的市场,尤其是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两家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6%。

监管趋严,结束野蛮生长阶段

2015年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众筹和P2P得到了野蛮的生长,同时跑路、兑付危机屡屡发生。离钱最近的行业,涉及到和多人的切身利益,如若有问题发生,又会波及到大批人。随后,监管层的政策开始逐步收紧。

早在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被广泛解读为互联网金融首次正式进入决策层的视野。

之后各大部门先后发了多条相关文件,对互金行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可以看得出,监管部门的政策是随着相应的市场发展而产生的,有的甚至是在倒逼形式下产生。

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根据意见,央行将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银监会负责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在内的网络借贷以及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督管理;证监会负责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的监督管理。

这也表明,互联网金融经历野蛮生长后,将进入到一个更加规范发展的时期。

京东金融、蚂蚁金服、陆金所先后爆出上市计划,中国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将至?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今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明年3月底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业务包括: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

紧随国务院办公厅之后,央行、证监会、保监会、公安部等十多个部委联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政策风向的巨大转变,意味着互金行业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严格的专项整治运动。很显然,互金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理性的阶段。

虽然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已被明确暂停挂牌地方股交所、新三板,该类企业登陆A股的形势也不太明朗。但这并不影响互金行业的发展热度,相关的政策及规定反而会促使互金市场更加明晰。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表示,目前互金市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现在存活下来的企业,实力一般都比较强,并且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资质较差的企业在上一轮洗牌中基本已经被淘汰掉。此外,互联网市场产品趋向多元化,能够为用户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多。

此前,融360 CEO 叶大清认为,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都在转型和下沉,但是消费金融公司和互金公司走在银行前面。他预示科技金融的四大趋势之一——资本的春天和上市的高峰:

随着监管法规的出台和落地,科技金融公司从野蛮化生长到集约化发展。良币战胜劣币,在大浪中沉淀下来的科技金融公司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未来的12个月到18个月,将会迎来科技金融公司上市潮,过去五年十年的耕耘将会开花结果。

这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随意打赏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蚂蚁金服上市时间蚂蚁金服借壳上市中国互联网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大会蚂蚁金服贷款蚂蚁金服估值蚂蚁金服股东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