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部署下一代应用搜索,有望年内正式推出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豌豆荚部署下一代应用搜索,有望年内正式推出

\n

 “让手机简单好用,这是豌豆荚一直在做的事情。更细一点说,豌豆荚现在更专注在获取应用上更简单、更好用。”

\n

——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

豌豆荚部署下一代应用搜索,有望年内正式推出

豌豆荚部署下一代应用搜索,有望年内正式推出

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发现、查找、下载、管理、分享)中,
\n豌豆荚最早从下载开始做,然后再做管理,往前再去做发现和查找,再往后是做分享。而豌豆荚的应用搜索解决的正是发现和查找这两个问题。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在昨天的媒体沟通会上,不但展示了豌豆荚漂亮的成绩单,还分享了他对下一代应用搜索的思考和计划。

\n

“豌豆荚已有超过 3000 万用户,与超过 20 家应用商店合作,为用户提供超过 15 万款应用,用户通过豌豆荚搜索下载的应用数量总计超过了 10 亿个。豌豆荚从最早的
\nWindows 版,发展到了
\nAndroid版和
\nWeb 版三个平台,能帮助用户轻松获得各种内容(主要为应用)。”

\n

 
\n为什么豌豆荚会做应用搜索?

豌豆荚部署下一代应用搜索,有望年内正式推出

王俊煜首先回顾了豌豆荚应用搜索的历史。最早的时候,豌豆荚的Windows版是一个单纯的本地手机管理软件,可以管理通讯录、短信、导入本地音乐,也可以把用户自己下载好的APK给装到手机里面去。而安装应用是用户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功能。

于是,豌豆荚在2010年6月和应用汇合作,让用户可以通过豌豆荚,直接从应用汇下载安装。该服务启动后,由于越来越多的用户反馈“我想找某个应用找不到”,豌豆荚决定扩大合作范围,接入更多的应用商店,数量从最初的一家增加到了现在的二十多家,应用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千款增加到了现在15万款。

接入的应用商店多了起来后,也给用户造成了不便:“为什么我要找一个应用,我要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搜索,不同的浏览?这样非常麻烦。”一个能整合不同应用商店的应用的搜索功能就成了豌豆荚的解决方案,它能为用户提供三种不同的功能:1.传统的关键词搜索;2. 分析来自不同应用市场的内容并进行整合、分类,用户无需输入任何关键词即可分类浏览;3.猜你喜欢(根据用户手机已有应用推荐相关应用)。

王俊煜还特别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点:最初的应用搜索还是当时“传奇的”实习生yuehui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出来的。“豌豆荚应用搜索的诞生是一个必然,但在时间上却有些偶然。”王如是说。

应用搜索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n豌豆荚应用搜索已经发展了一年,它接下来的形态应该是怎么样的?王俊煜提出了三个关键词:Universal(通用性)、Ecosystem(生态系统)、Personalization(个性化)。

1. Universal(通用性)

豌豆荚着眼于用户在手机上会消费的内容,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把搜索从应用逐渐扩展到音乐、视频、电子书等内容——到时,“豌豆荚应用搜索”可能就要更名为“豌豆荚搜索”了。

2. Ecosystem(生态系统)

豌豆荚还计划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开放的生态系统:新出现的应用商店可以更简单就能接入到豌豆荚应用搜索里来。豌豆荚也在着手制定应用商店的标准,并考虑把自己整理过的搜索结果和排序以API的形成向其它应用商店提供,改善他们的产品体验。

3. Personalization(个性化)

\n

王俊煜:“我们在未来的一年里面,也会更多的在个性化这件事情上面去下功夫,让豌豆荚应用搜索成为一个所想即所得的一个搜索引擎,不管你进行什么样的下载和浏览,能够保证你所得到的结果是更适合你自己的,这是个性化。”

\n

不同的人对应用就有不同的需求,在颇为分裂的Android阵营里,不同的手机所能安装的东西也不尽相同。豌豆荚会首先考虑解决“硬件的个性化”问题——所提供的应用都可以在你的手机上面顺利安装,不匹配的应用会直接剔除,不予显示。

在“人的需求的个性化”上面,相信读者和我一样都比较关心豌豆荚的具体做法,以下是我和王俊煜就这个话题展开的对话:

问:关于个性化,除了硬件个性化以外,你们针对个人喜好的个性化,有没有更细一点的想法?

王:个人喜好就是安装过程,或者你对应用的评分,如果你给各种手机管家都打了零分,我们显然不会再推荐手机管家,我们发现你给游戏打的分更高,我们会继续给你推荐游戏。

问:如果用户没有评分习惯呢?

王:其实我们现在用户的评分非常活跃,你可以去对比一下在豌豆荚里面同样的应用,在豌豆荚里面评论的数量要比在其他的一些应用商店的评论的数量更高。而且如果你告诉用户说,你的评分会对你看到的东西会有影响的话,用户会更积极的去评分。

问:这只是假设,但是大多数人是没有评分习惯的。

王:你这个说法不是特别准确,因为正常的互联网产品里面,大概有30%到40%的用户是会去进行评分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更多的鼓励用户参与到评分去,评论的用户是很少的,这点是对的,但是评分还是非常简单的。

问:可以这样理解,能够实现个性化只占当中的30% - 40%。

王:它也只是其中的一种个性化,还有比方说你装过什么应用,你卸载过什么样的应用,这个显然是百分百的用户都会有的。(注:豌豆荚有一个应用升级功能,如果打开,它就会周期性的检查应用升级情况,通过这个可以知道用户应用的变化。)

问:根据卸载安装去判断他的喜好。

王:对,这是非常靠谱的信息。但像Google这样的个性化,它还会引入很多别的要素,比方说你的社交圈,但这个对我们来说太复杂了,Google还会引入你的朋友的喜好这样一些因素,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靠谱的,但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做这个可能太跳跃了。

 

后记:和互联网的发展轨迹类似,手机应用也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了应用过度饱和,而应用发现机制存在障碍的阶段。网页搜索Google一枝独秀,而应用搜索其实才刚刚起步(不久前
\n苹果才收购了应用搜索与发现引擎Chomp)。如何克服发现机制面临的障碍,让用户真正能做到“所想即所得”,是大家普遍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豌豆荚所部署的“Universal(通用性)、Ecosystem(生态系统)、Personalization(个性化)”的下一代应用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究竟能否很好地克服这个发现障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用等太久,按王俊煜的说法:“会在年内正式推出”)。

随意打赏

豌豆荚应用商店豌豆荚应用市场豌豆荚手机助手豌豆荚上线应用下一代Amd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