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50%工资、在老家置业、30岁前完婚……90后“北漂族”比你想的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其实把里面的纽约换成北京,在很多90后“北漂族”的眼里,依旧成立。

北京有国贸CBD的繁华,后海的闹中取静;也有天黑后的燕郊、通州,拥挤的交通与糟糕的天气。没来之前,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待过一段时间之后,北漂眼中的北京就成了10号线国贸站人最多,公司楼下那家四川人开的煎饼果子比某互联网品牌的更正宗,说话要常用“您”,最爱的天气是“刮大风”……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 外来人口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北漂族”约占总人口的38.05%,其中,90后是一支庞大的生力军。

年底将至,不少人准备当“北漂族”,也有人想要“逃离”。逃离的原因通常在于户口问题,不过,形势因积分落户管理办法有了转变的苗头。12月10日下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这两个文件正式出台之后,将直接影响“北漂族”在北京的落户。

那么,年轻的“北漂族”究竟过得怎样?《21CBR》记者采访了4位90后,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北漂族”普遍的生活缩影。

青葵:跟着感觉走的女汉纸

青葵的上一家公司是一家创业公司,相关部门配置并不是很齐备。前台人员把主机、显示器搬过来,就离开了。与大家打过招呼后,青葵自己拆开主机包装,淡定地组装起电脑,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

她曾在家乡的一家国企做会计,但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这份工作,只是丈夫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工作,她才辞掉国企工作来当”北漂族“了。她来这家公司的契机是在朋友圈看到公司有个培训活动,她在后台留言,希望以志愿者的身份旁听培训,主管在交流中得知她正在求职,而公司也刚好缺人,她就入职了。

在外界看来,她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毕业就结婚,结婚时丈夫还在读研究生。为了说服父母,又在刚工作不久买了房子,背着房贷,来到北京,从事一份并非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而面对这些,她就只回应了句:“压力是有,但现在每天都是新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干这个行当”。

在那家创业公司,员工经常要头脑风暴。每当创始人提出新的战略时,青葵是当时那一批员工里面提出疑问与建议最多的人。老板也乐意让她操作一些项目,为了写方案,晚上11点还在群里与老板讨论。

由于种种原因,她后续也离开了,加入另一家创业公司。一样地干劲十足,一样地忙碌。上次一帮朋友聚会,她说自己又离职了。“拿那么高的工资,但总感觉自己做的很少”。

青葵的新公司经营智能硬件业务,她负责整个市场营销以及销售工作,新工作,也有着新的苦恼:“创始人和我一样是90后,但每天加班到两三点。我刚开始觉得有些东西按照理论来说我能做,但真正要做的时候,有些东西跟自己想象的差很远。”

青葵买的房子现在已经竣工,她又回家乡装修房子去了。“我明年三月份再回北京,找一份能干很久的工作,在那一行多积累些经验。即使未来真要出来创业,也会很有帮助。”

田心:北京不是一个适合久留的城市

去年本科毕业之后,田心从广州去到了北京,与男友一起当“北漂族”。

作为一个南方人,她不习惯北京的生活,饮食方面:汤少,面食为主,老北京的小吃偏小众,比如豆汁、炒肝、豌豆黄等,只有老北京人才爱吃,她之前尝过,“差点吐了”。她认为咸豆腐脑的口感也非常奇怪,到现在还是不习惯。在北京,问路都按东西南北来分,后来她多数按导航走了,因为方向感不强,另外,北京人说话儿化音比较重,有时候难以听清。

她告诉《21CBR》记者,她目前在一家P2P公司做信用审核,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P2P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体系算不上成熟,在待遇福利方面不算很丰厚,但总体而言,她是满意的:公司很注重团队建设,有很多90后,年纪相仿所以相处得也比较容易。压力并不是很大,有双休,周五晚上偶尔会跟公司的人出去唱K吃饭。通常来说,下半年冲业绩工作会更忙一些,有时加班会到晚上8、9点。

而她的男朋友已经当了5年“北漂族”了,他现在是一名编剧,收入视工作量而浮动,他告诉《21CBR》记者,一开始,他也并不习惯北京的生活。但是这里有着最好的就业机会,相对更加公平,就坚持了下来。

目前,他们在北京结交了很多朋友,跟家乡的朋友也会保持在微信上联系。生活上,最大的开销是房租,大约一年要花去收入的18%,不过,他们消费都很理性,女方存钱能存上工资的50%。

虽然对目前的状态还算满意,不过未来田心并不打算长居北京。这里人多、车多,空气糟糕,房价物价都偏高,不是她心中的宜居城市,而她男朋友是独生子,总要回老家赡养父母,他决定要离开的时候,她也会跟着他一起离开。

小艾:被坑过,但身边更多的是善良人

小艾在11年毕业后就到北京了,在5个年头里,换了3份工作。

干得最长的一份是在平安保险当销售员,在那里,小艾结识了同事A,并将自己的信用卡借给她。小艾虽然做保险这行,但对于信用卡并不是很了解,她觉得信用卡跟交通卡、优惠卡差不多,而且朋友正有急需。

同事A还完信用卡就消失,期间将银行手机改为自己的,小艾并不知道信用卡已经欠了将近1万元。当跟她聊起同事A时,小艾说:“虽然现在很难,卡我以后还,但这个朋友没了。”

按照最近流行的说法,这个朋友当然是十足的“贱人”。但小艾强调身边还有两个也是北漂朋友,一直在帮助她。现在的老板也不错。

小艾来自中部某省,尽管父母学问不是很高,但很开明,没有催她回老家相亲。她告诉《21CBR》记者,希望在30岁之前能结婚,打算一直在北京发展。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北京刚出台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她表示还没听说过。

当中的积分落户是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北京市居住证持证人申请落户的条件进行量化,总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人就可以在北京市申请办理常住户口。

申请人参加积分落户应同时符合这些条件:1、持有北京市居住证;2、年龄不超过45周岁;3、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4、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5、无违法犯罪记录。

《人口学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章,文中有一组这样的数据: 北京流动人口幸福感水平较高,感觉很幸福和幸福的人口比例超过一半,达到55.75% 。只有1.9%的流动人口感到不幸福。

还留下来的“北漂族”,大多数都见识过北京的美与丑,他们或许都不知道,也无暇思考自己属于幸福人群中的分子还是分母,但他们很清楚,理想就是他们坚持留下来的最大理由。

(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杨松,杜淑婷)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