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魏则西&谷歌的机器人



导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掌握着数亿人了解互联网的入口,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引起的后果不堪设想。


近日,百度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因一个叫魏则西的年轻人,依据百度搜索寻医求诊,却遭遇不良医院,不治身亡。

 

对百度竞价排名的诟病,由来已久。尽管百度公关总在推卸责任,但花钱便可排名优先,买断论坛、枪手灌水、虚假信息泛滥,却是不争事实。




如果我们不是太健忘的话,就是今年3月,全球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谷歌,也曾引爆媒体公众的海量关注,只不过,是因为一个机器人。

 

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机器人,与围棋高手李世石对决, 引发人类社会未来形态的广泛探讨,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前景和可能的伦理困境,再次打开了一扇窗口。

 

我们不妨简单看一下两家公司的成长历程:



百度: 2000年成立,由北大毕业生李彦宏、徐勇共同创建,总部在中国北京。

 

主营业务:网络信息服务,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13年营业额200亿元人民币,有20000员工。

 

百度口号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谷歌: 1998年成立,由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拉里·佩奇 Larry Page )和谢尔盖·布卢姆( Sergey Brin )共同创建,总部在美国加州。

 

主营业务:网络信息服务。全球最大的综合搜索引擎,可用30种语言。2013年营业额598亿美元,有47700员工。

 

谷歌口号是: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恶。



相差无几的创立时间,完全一样的业务定位,同样是两个IT神人共同创建,为什么十余年走下来,不仅是规模上差距拉大,更是发展方向和公众口碑的相去甚远?

 

我们自然可以从战略、团队、环境、市场、机制等等层面,分析其生成原因。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看到的, 由发起人决定的、逐渐形成的企业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其根本所在。



 

我长期的研究思考发现,一个企业的战略、组织、领导能力背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来自于领导层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

 

谷歌创立之初,便已经意识到搜索引擎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可能带来的商业利益。故而特别强调, 谷歌的行为准则是拒绝邪恶的事物,不作恶(No evil)。 正是这样的教条,以及对教条的遵循,保证了谷歌不会偏离正途。

 

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机会所诱,不被利益所惑,这种“知止有定”的力度,却正是一代中国企业所严重缺乏的。



《论语·子路》里,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进取,有所作为;狷者则守住底线,不符合道德原则的事,坚决不做。



狂与狷,其实就是伦理学上的高调道德与低调道德。高调道德强调做好事,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类。低调道德强调的是不做坏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原则,比如不杀人、不偷盗、不说谎等等。

 

这些年来,我们恰恰在全民弘扬高调道德的同时,忽略了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操守,甚至忘记了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具备的起码良知和天赋人伦。更有甚者,高调道德往往成为一些人或组织,忽视底线伦理、肆意越界、侵害人权的借口,祸害更深更广。


百度,不过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当下社会,世态人心的一个写照。


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有所作为,但不汲汲于事功;有所不为,亦不是遁世弃绝。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和、从容、恬淡的气质,是对自己认定的底线道德最顽强的坚守。

 

没有价值观的底线道德做保证,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怎样,一定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世界分工体系中的“民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挣一点血汗钱没问题,要想成为世界级的领先企业,恐怕终究还是南柯一梦。出事,是迟早的事。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底线道德虽代表最基本、最容易的道德,但面对无坚不摧、举世汹汹的舆论力量甚至强权力量,能够坚持做个有所不为的狷者,反倒是一种最高尚、最伟大的境界。

 

至少,我们可以从不作恶开始……



随意打赏

谷歌atlas机器人谷歌机器人atlas魏则西事件百度回应百度事件 魏则西谷歌机器人部门百度魏则西之死百度魏则西事件谷歌公司机器人魏则西 百度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