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是对新闻APP最大的误读

钛媒体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信息茧房”是对新闻APP最大的误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财经无忌

打开手机上网,你就会被今天的新闻带节奏?

新闻APP会造成“信息茧房”,这种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

01、“信息茧房”的初生和证否

有人看到“蚕丝”的价值,就有人担心,它也可能将我们裹得窒息。此处的“蚕丝”指的是讯息;而被信息压抑的状态,就是今天所说的“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概念源于学术界。美国法学家凯斯·桑斯坦在2006年出版了著作《网络共和国》一书。书中他假设:互联网时代,人们面对海量剧增的信息,会倾向于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加以吸收,结果每个人摄取的内容范围,都将变得越来越狭隘。

这无异于一种“赫胥黎”式的恐慌。在经历了舆论多年的发酵后,这种担心在2016年左右到达了一个高峰。随着移动互联网软件的普及,彼时信息的个人化、定制化已经成为一大趋势。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回顾2016年的时候,就将“我们能见到的观点是否足够多元”和“信息是否真实”列为两大主要的挑战。

实际上,到此为止,“信息茧房”都只不过是一个猜想,一种情绪——那么,在科学上,“信息茧房”真的存在吗?我们真的会因为更多的媒介信息选择而变得更狭隘吗?

科学家的答案是:NO。

2016年,哈佛大学的Seth Flaxman等学者进行了一项很有代表性的实验。研究人员选择了5万名参与者,要求他们报告自己最近阅读、观看或收听的新闻媒体,同时通过电子手段直接监测和记录他们的实际新闻消费行为,包括网页浏览历史等——研究最终发现,人们实际的媒体消费比他们自己想象中更具有多样性。

研究产生的一个细节是,人们实际并没有陷入“信息茧房”中,但他们可能会装作自己陷入了其中。这是一个“被迫害”的妄想。

其实,即便没有这些研究成果作支撑,信息茧房也存在着偷换概念的用意——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偏食是本就是人的本性。回想一下在没有个性化算法的时代,假如你买一份杂志或报纸,遇到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只会草草翻过,并不多看一眼,而算法分发只是为你节省了跳过不感兴趣内容的时间。

今天,当我们回溯2016年“信息茧房”观念的风行,某种意义上,这个小词儿,是给那一年英国脱欧和意料之外的美国大选结果背上了锅。人们开始担忧世界的撕裂,在迷茫之中,需要一个释放口。——所以,如果说有什么“茧房”,那也只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元素所编织的茧房。

02 、且慢妖魔化算法

人类最深的恐惧来源于未知。

20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台抬头、20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视风靡,都曾饱受压力。和过去的每个媒介时代一样,我们对媒介一项苛刻。因为我们害怕陷入“信息孤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新的猜忌,那个搞不懂的东西是什么?是:“算法”。

现在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做一件事情:为了提高用户的点击率、日活,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得出用户画像,然后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内容。

让我们把目光移到广泛存在于每台手机的新闻资讯类APP上。一个问题是:今天,“个性化算法”到底基于一种怎样的逻辑?它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最关心的点是:它是“收窄”式的“回音壁”,还是“贯通”式的信息“挖掘机”?

实际上业界早有答案:如果要用一个场景去比喻,新闻“市场”更像是一间超市。算法工程师,就是超市里的经理。

很容易明白的是,从商家价值角度来说——没有一个商场的经理,希望顾客每一次来到商场都只买苹果,或者说,只关注同一类别的商品,否则就会出现“压货”的情况。商场经理都希望顾客关注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类,算法工程师也希望用户尽可能的拓展自己的兴趣。

从这个角度来看,聪明算法工程师都不希望自己的用户兴趣窄化——相反,新闻APP应该致力于的是让读者愿意接受的资讯“光谱”更宽。

算法系统的目标,也与“超市经理”类似。所以,从推荐系统设计者来讲,他一定希望能挖掘出用户更多的兴趣点,尽量在一个平台上满足用户。

除了“拓宽兴趣点”,算法的另一个优势是——没有观点倾向,没有言论上的好恶之辨。

对于同一个新闻话题、新闻热词,它会推荐正反两方的文章给你。想象一下,在人际传播中,你习惯关注的信源可能来自彼此高度认同的同一群体,他们会说“你喜欢的”。而算法少了人工干涉,反过来帮助你接受多元化的信息,避免了偏听偏信。

正如肯德基的隔壁就是麦当劳,Nike的隔壁住着Adidas。商场不会对接纳一种商品的品牌有排他性。实际上,这种信源于观点的“良性竞争”,提升整体品质。

 03、谁来决定看世界的“眼睛”?

如何用好“算法”这个工具,做好咨询平台,让价值最大化,是从业者长期思考的命题。

我们向国内的资讯类APP发问。今日头条,可能是最有参考价值的案例之一。

2012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元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电脑上网网民数量。这一年8月,今日头条1.0版本上线。9月份的时候,今日头条推出了个性化推荐系统。这一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WEB时代小屏幕如何容纳海量信息的行业难题。

上线7年,今日头条已涵盖图文、视频、问答、微头条、专栏、小说、直播和音频等内容体裁,并囊括内容运营、推荐引擎、关注订阅和搜索引擎等分发方式,并凭借这些产品铸就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在今日头条打出“发令枪”之后,手机百度、微信看一看、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都引入了“算法”技术。

如果仔细观察,每一种分发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内容运营分发,带来的是“你应该知道”的信息,搜索功能帮你找到“你想知道”的信息,推荐是“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关注是“你关心的人”发布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每一种动机带来的信息内在逻辑的连续性。譬如,你可能因为一则诺贝尔奖项的新闻,点入一个科学家的人生故事;继而因为他故事的细节,关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创作者。

从这个角度看,新闻APP创造了“信息茧房”吗?

刚好相反,它在分裂我们心中的“信息茧房”。一个懂用户体验、手段丰富的通用信息平台,在给人们“看世界”的选项同时,也给了他们“看到世界”“看懂世界”的可能。

它在对抗我们的思维惰性。从新闻A到新闻B,中间逻辑联系的基点,是好奇心、是热爱。

 04、帮助人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谈“信息茧房”的最后,讲个故事。

1938年十月的深夜,正是万圣节的前一天,哥伦比亚电台在广播剧时段突然播出了一则“新闻”。电话那头,一个男人言之凿凿地说,一个巨大的陨星落到了新泽西的一个农场里;另外一则采访,则逼真地演绎了“我的天,有个东西正在爬出太空船!”,纽约正面临火星人的进攻。

通常,广播剧播出10分钟之后会播放一段音乐休息一下,但是,当天的音乐被“突发新闻”取代了:一个天文学家(由广播剧的导言扮演)证实,可以观测到火星上有几个很显眼的爆炸产生的“白色炽热气团”。

其实,当晚人们听到的这个消息是假的,它只是一则叫做《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只不过,广播剧运用了逼真的音响效果,被剧团演播得绘声绘色。

那一年,全世界笼罩在二战的阴影。而《火星人入侵地球》所用的手法———急促的、喘着气的报道,同一个月前报道“慕尼黑危机”时的方式一模一样。

这则社会实验一般的广播剧饱受指责——毫无疑问,他利用了全社会紧张的情绪,“玩弄”了大众。

这也促成了传播学界的媒体“魔弹论”——即,一经触达,受众就会毫无质疑之力。

问题来了——放在今天,这套火星段子还能引起恐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不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知识,而是因为,我们可以掏出手机去检索信息、我们可以在图文、视频、音频之间互相补充与验证,我们可以在刷微博微头条,打开一个APP可以看到上百个作者的文章,每篇文章下面,还有上千上万条评论。

我们走出了信息的窄道,走出了山中的小口,走进了一片桃花源。多元的分发口径,没有成为“茧”,反而织了一张“网”。

这张网的意义是什么?一个从业者如此解读:

“帮助人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人类在技术无知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慌,可能一直会延续。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种种对技术生活的质疑将终被平反。

为什么技术不会产生“茧房”?为什么我们敢说,技术不会磨灭我们看世界的好奇心?因为技术就是好奇心本身。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信息茧房”是对新闻APP最大的误读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