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微芯片让失明患者重获视力,脑机接口又进一步? | 速途网

速途网讯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Neuralink首任总裁马克斯·霍达克离职后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通过植入物PRIMA,使失明患者产生“人工视觉”,让他们可以阅读文本和做填字游戏。
据了解,这种植入物是放置在视网膜下的微电子芯片,芯片利用安装在一副眼镜上的摄像头发出的信号,发射脉冲电流,绕过因黄斑变性而受损的感光细胞,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国际多中心试验在五个国家17个临床中心开展,共有38名患者参与。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着全球超500万患者。这种疾病导致的中心视力丧失,使患者无法看清正前方的物体、人脸和文字。
PRIMA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植入视网膜下的微芯片和一副配备摄像头的智能眼镜。植入物是一种2×2毫米的无线微型光伏刺激阵列,包含378个独立的光能驱动像素单元。这些像素可将红外光转化为电信号。智能眼镜则包含四个主要模块:便携处理器、遮光镜片、摄像头和投影模块。
其工作流程如下:
眼镜上的摄像头捕捉视觉信息;
便携处理器处理图像信息,控制图像缩放与亮度调节;
投影模块向眼内植入物投射不可见的红外光编码图案;
植入物将红外光转换为电脉冲,刺激剩余的视网膜细胞;
这些信号最终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大脑将其解释为图像。
该系统绕过了受损的光感受器细胞,直接刺激仍健康的视网膜细胞,从而恢复视觉信息流向大脑。
PRIMA技术属于脑机接口(BCI)的一种形式。由于视网膜是大脑的延伸,这种视网膜芯片被认为是一种脑机接口技术。
与Neuralink记录大脑信号的脑机接口不同,PRIMA是向大脑发送信息以产生视觉。
Science Corporatio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斯·霍达克表示:“这一突破印证了我们的承诺:通过开拓性技术为需要帮助的患者点燃希望,重塑生命轨迹。”
该公司已向CE提交了Prima注册申请,预计明年获批上市。(编辑:文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