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分享/万旭成

   整理/王艳

   See是新生代的时尚消费平台,通过“所见所得”的内容货架为用户提供全球优质品牌,去年下半年已经完成A轮数百万美金融资。创始人万旭成曾在腾讯从事用户体验工作,对于互联网产品的早期0到1,以及后期如何做市场的竞争、垄断有独到的见解。

   7月24日,小饭桌新闻中心深圳站邀请万旭成进行了经验分享,以下是他的分享内容。

   对于任何一个创始人来讲,产品一定是最最核心的东西之一。

   产品从0到1可以分为分为两个方面来交流: 一个是历史视野来看互联网早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0 1经历了什么;另一个是当下行业心智下的产品0 1怎么做。

   2008年我开始接触互联网,大一休学做了一个叫英语窝的社区,给喜欢英语的用户提供海外原生的新闻、音乐、视频、电影。2008年是IT与互联网的交替时代,是PC的站长时期,满地的用户,平台不到半年时间就做了几十万核心用户。09年回学校后做团购网站的经历,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怎么玩的。

   2011年在腾讯产品线扩张的时候我进入腾讯,参与腾讯的应用宝和电脑管家项目,那时是我建立产品和用户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阶段,以及互联网时代竞争的格局。后来的“帮帮游戏攻略助手”和“全民WiFi”产品让我在经历了移动端、PC端、智能硬件的三个周期过程中吸收了腾讯深厚的产品文化。

   2013年我第一次听说“BITCOIN”,研究后认为这东西有巨大机会,就找了几个合伙人凑了千万开始创业。上线前我做了一个预售平台在国外开始预售,3个月的时间就预售了几百万美金,最终产品ZeusMiner在5月底面世,虽然会有一些瑕疵,但是市场依旧十分疯狂,我们很快做到垂类全球前三。也说明了如果你开创了一个领域,有瑕疵市场也是可以接受的,早期市场秩序建立过程中,用户的体验接受度都很高。

   关于用户体验和创新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第一,我们处于好体验已是标配的时代 ,并且,产品常识已经不能帮助你了,而要看产品背后决定生死的条件。

   第二,产品的核心是创新, 互联网产品关键是增长,国民级产品一定要垄断。

   ? 这个创新指的是有效创新,要么能像滴滴一样,在前端使用户提升移动效率,要么能够像京东一样 对后端有效率改变 ,如果仅仅是技巧和形式上的创新则很难地实现商业化。

   ? 互联网产品关键是增长,互联网产品要能覆盖规模化的人群,并持续 提供好的方案和体验。

   ? 如果你要成为一个国民级产品一定要垄断,就是像滴滴、淘宝、微信这种产品,每个人都用它,一定要垄断

   产品0到1的进化全局

   埃隆马斯克 有一个 第一法则原理, 做事情要先想到它 5 年、 10 年后什么样子,然后再返回当下走到那里。 把这种理论投射到产品上就叫递归法,先想到产品度过 0 1 ,成为 10000 时是什么样子的,再倒退回来把关键战略节点和人才逐步储备好。 如果不知道全局 而依靠 走一步看一步 就会 特别特别难, 做产品要对未来有格局,这个格局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它是你理性的洞察和对未来趋势的理解。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从产品全局来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是价值定义 ,选准方向和人群,这个过程十分重要,保持精益状态。90%的公司都会死在这里。

   第二是模式验证 ,实现产品最好的效率模型,早期资本的使命就是帮你找到这个临界点,做好增长爆发准备。

   第三是规模化并形成垄断 通过资本、人才效应去复制服务规模和加速市场占有率 ,增长很容易,垄断很难。

   具体来说要分成四个阶段跟大家讲:

   原点阶段:方向和人群

   分享一个坐标轴方法,把 人群和方向量化成坐标轴两端,去投射市场上的竞争格局 ,利用坐标轴对自己进行清晰定位,并找到一个关键的差异化机会

   在用户方法论上,

   早期适合通过不断地用户定性定量调研,收集到足够产品反馈;

   其次要通过数据和行业交换来描述用户画像 ,这对产品的运营和流量有关键的价值;

   最后用户运营尽量通过微信群 ,让核心用户在微信里活跃起来。

   早期阶段:产品效率价值决定一切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如果一款产品数据效率很有亮点,早期可以不断迭代提高效率,那么产品积累了核心用户之后,就可以依靠口碑驱动增长,最终产品投放产生复利效果,实现产品的爆发增长;

   而如果产品效率较差,就过早进行市场投放的话,一旦产品瓶颈出现,流失和新增的用户很快会一样多,就需要靠投钱来维持,等资金消耗完产品就会开始坠落。

   所以 我建议所有做产品的人关注这几个名词:留存、日活、 GrowthHacker 单位用户价值。

   中期阶段:关注单位经济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单位经济价值涉及 创业者要考虑产品 投什么市场渠道 补不补贴,花不花钱,花的钱能挣回来吗? 这些都是可以算出来的。

   另一个问题是市场占有率,因为 只有未来的市场领导者才能享有行业的最大利润 。这时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不能把竞争的目标模糊了;其次要具备 不需要前端做运营、不需要抢 用户的核心 独占 资源 ;另外要学会利用市场补贴和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来抢市场占有率;最后互联网产品未来一定是跟某些产业结合的,就像京东和亚马逊的仓储物流一样,它 包括一些重资产的投入

   远期阶段:依靠产品使命远景驱动未来

   See创始人万旭成:互联网创业的产品要以偏概全

   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互联网企业我们在意的是它未来能做什么。产品使命能够帮助产品在垄断后实现发展,孵化新产品、收购创新企业、研究未来。就像谷歌研发出互联网热气球、无人驾驶来用科技替代部分政府的职责,把政府更加顶层化,社会运转则交给企业;亚马逊的目标是让一切东西都能够通过低成本而更加丰富、更好体验地卖给用户,所以就有了Echo、Kindle等,Facebook的愿景是让所有人连接,也是这个意思。

   在未来,技术创新将代替商业模式创新,五年内一定会出现大量的人工智能的公司。人工智能将在无人驾驶、医疗、消费和机器人等方面都能有提升,在国内有个特殊机会,围绕供给侧改革上,将会出现更多的自有品牌和新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将发生变化。

   最后我给大家一些早期创业经验:

   在产品上要 以偏概全 ,要有自己的特点,把产品做的简单直接有特点,要“路子野打法狠”,同时“一切以数据驱动”,只有数据才能告诉你创业中每件事情做的是否值得。

   在人才上要 固定成本最小化 ,首先要用在当前阶段产生直接价值的人,要把所有的资本通过有能力的人一起转化成产品效率。其次要有“精兵强将”,最后要注重“团队创新文化”。

   在发展上要 三年合成一年 ,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完,“找到良师益友”找到一群足够聪明的创业伙伴,同时也要持续地“思考产品战略”,锻炼自己去思考。

   这就是我的分享内容,谢谢大家!

随意打赏

互联网金融创始人互联网创业平台互联网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故事移动互联网创业互联网创始人创业邦创始人创业创始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