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北欧的生活,要用物联网大数据解决雾霾问题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小饭桌新媒体 武悦

   2015年8月,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并已在挪威安岛空间中心获得终身科学家职位的管祖光,决定创业了。

   “环境监测仪器本来就是我的专业方向,但在解决中国雾霾的具体问题时,我认识到了仪器的局限性,所以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新技术和产品能更好地检测和解决环境问题。”

   管祖光创立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希望用物联网结合大数据解决环境监测问题。

“物联网+大数据”革新传统环境监测

   “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通常占地十几平米,室外空气经过采样泵到达站房内的各种精密在线分析仪器,PM10,PM2.5,SO2,NOx,CO和O3这六项指标被分别测量并上传数据中心,用于评价空气质量AQI指数。”管解释说,“这种方法虽然很精准,但每个站点造价超过百万,而且定期需要较多的人工维护,不可能实现高密度布点。以北京为例,全市目前有30多个站点,而普通城市数量更要少得多,不能覆盖城市的所有区域,更不能覆盖所有的污染排放。”

   管祖光希望能在监测站点没有覆盖的地方做补充监测。于是,泛测环境开发了菠萝大小,但同样能监测上述六项指标的空气质量传感节点Microair。“Microair是个硬件设备,仅用自带电池便可工作,它的原理是通过无线通讯把测量数据发回服务器。”

  

   管祖光说,“传感器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它有个技术瓶颈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期准确性因多种环境因素干扰无法得到保证。泛测的核心技术恰恰在此。”据称,泛测环境采用了大数据深度机器学习的方法让Microair可以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保持数据的长期准确。

   并且基于该技术,开发出“Caloud云校准”数据质控平台,实现环境大数据可视化和深度挖掘。泛测希望不仅能提升自产传感器的数据准确性,也希望能利用此平台为友商的传感设备提供数据质量保障服务。

   “有了这些高密度数据,我们就有能力在污染排放和十面霾伏之间找到证据链条,并为决策者提供精准的治霾的依据。”

为城市环境管理者提供产品和服务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办公会上提出了《生态环境网络建设方案》,前不久环保部又出台了《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建设方案》。这不难看出国家高层在环境保护方面对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管祖光说,“这当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目前泛测环境主要定位为政府市场。

   基于泛测并不是一个市场资源型的公司,所以管祖光并没有组建自身的销售团队,而是选择了与各方面资源丰富的渠道商进行合作,共同推广新技术和新理念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我们相信未来会有一个巨大的商业生态,而泛测在这个生态中的主要角色是把产品和技术做好做极致。”

   据了解,泛测首批产品已在北京试点应用,下一批产品也已开始投入生产。

   “我们坚信在不远的未来,环境监测将变得和温湿度测量一样廉价,环境数据将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与人们的安全、健康和舒适息息相关。”管祖光在结束采访时说,“而泛测的愿景是成为一个获取环境数据最全最多,且数据应用能力最强的公司。”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