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华为可以干掉巴顿,但不要颠覆Google,这不利于解决中美关系问题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近日, 华为 总裁办再次以电邮讲话【2016】068号发文至公司全体员工,发文内容为 任正非 在巴展和乌克兰的谈话要点,任正非号召并要求全体员工全策全力,多路径、多梯次跨越“上甘岭”,攻进无人区。

   适应大信息流

       任正非认为,未来的社会是个智能社会,2K、4K、VR/AR将进一步把流量管道撑大, 华为 面临“大信息流量及低时延需求”的挑战,需要新的理论和技术取得突破,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能力。

   炸开塔尖,干掉巴顿

   华为 已肩负领导全球通信业的责任,作为领导必须要有更强的方向感,要在多种不确定性中给出确定性的判断,尤其是资源有限、模糊判断的情况下,怎样领导大家走出困境,走出混沌,找到前进的方向。

  任正非因此对 华为 干部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 向美国学习如何领导世界 ;二是炸开封闭的人才金字塔顶尖,开放仰望星空,华为必须走出塔尖视野的局限性,让天才成批进来,用真理引导企业。

       任正非说: 华为不再需要塔尖上的那个“巴顿”!

任正非还顺便提到了当年的一段艰难岁月,他说:“当年为了一个小灵通,一个TD,差点把我的命都给搞掉了,为什么?8年啊,看到人家小灵通轰轰轰烈,大家写报告,说3个月就能做出来,做不做;还有TD,到底上不上,你说那8年,我咋过来的,领导好难做啊。不做,错了如何办;做了,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了战略竞争力量,会有今天吗?现在轮到你们来领导世界了,你才会感到是把你放在炉子上烤。”

   多路径、多梯次、饱和攻击

       任正非提醒大家,不要把主航道理解成唯一的航道;“多路径”,也不能理解为背离主航道,因为它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和方向的。

  为什么要多路径? 只有多路径,才不会出现僵化;

  为什么要多梯次? 只有多梯次,才不会出现惰怠。

任正非说:“每一个梯次在冲锋的时候,他的视野已经聚焦在那个山头上,所有外围的东西他都看不见,他都不想了,一心只想攻上“上甘岭”;第二梯队就是广阔视野,关注星空,扫清外围,第一梯队攻破城墙口,已经消耗殆尽了,就应该第二梯队上去。”

   软件+专用芯片

  “ 软件+专用芯片 ”是华为的核心战略定位,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不能怀疑,不要动摇。

为此,华为将围绕管道战略加大投入,在保证战略正确的前提下,方法上允许很多种,也因此可以顺便培养很多人,逐步形成“黑天鹅”梯队、预备梯队、能工巧匠梯队……。

   蓝军实体化

   华为开始对蓝军进行实体化 ,而不仅仅是写两篇批判文章。

任正非认为,蓝军的比例甚至要大过红军好几倍,六个梯队中,一个是红军,五个为蓝军。

   蓝军只是研究团队,不包括开发。 开发是确定性工作,重心在交付。

   拉法尔管可以喷出灿烂辉煌的思想

任正非希望用更为开放的心态,在世界上找到一些有岐见的专家、教授;要敢于支持一些准博士、“歪瓜裂枣”。

不求拥有其论文和专利,做不成功也没关系,“你告诉我为什么不成功,过程讲清楚,把你的研究过程、阶段性成果来给我们讲讲课,如果研究走错了,把这个错误给我们讲讲课。”

因为反恐,美国政府收紧了进入美国的签证,而加拿大是开放的。因此,任正非建议,华为可以考虑分别在加拿大渥太华和多伦多建两个大的汇聚平台,这样,进不去美国的优秀科学家可以到加拿大去工作。

       任正非一再提醒, 失败项目中也有英雄;有缺点的英雄也是英雄。 总结失败中的成功基因,这样失败也是成功。

  “ 在确定性的领域我们可以以成败论英雄,在不确定性的领域,失败的项目中也有英雄,只要善于总结。 所以在评价体系上,不要简单草率。

颠覆这个世界常常都是外行颠覆的,不是沿着内行的方针演进出来的。颠覆旧中国的是两个医生(孙中山、鲁迅)。”

  作正非同时对华为的生产做出了明确部署,即在中国完成全流程高精密自动制造,使生产过程全 自动化 、高精密、信息化;把一些国内做不出来的关键部件的制造中心放在德国、日本。

   两套决策系统的协同

  任正非在与“华为院士(Fellow)”座谈的时候,提到华为的两套决策系统,即 理想主义的决策系统和现实主义的决策系统。

理想主义是不确定的部分,华为要通过建设思想研究院和战略务虚会,设定边界来控制风险。

接口思想研究院和战略务虚会的是战略Marketing部和2012实验室,2012实验室负责钻研技术细节,验证思想;战略Marketing部关注商业机会、节奏。以此分工来实现二次验证。

再下来就是现实主义的部分。产品线Marketing基于客户需求研究未来3-5年的问题;各产品线的IPMT,基于客户需求导向来投资决策,明确做什么样产品,产品做成什么样,什么时候做出来;开发团队基于IPMT批准的投资预算,按计划、预算、核算来完成产品开发。

   华为院士(Fellow)

       很多年前,任正非对新员工说:“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

   蓝血 研究将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活下去;吃饱饭,喝咖啡 。那时候,华为处在活下去的阶段,对人才的定位是技术(工程)商人,以赚钱为目标,完全没有多余的利润和合适的平台来养院士。

如今已今非昔比,华为开始集合大批的院士级人才,他们肩负的是思想和方向研究,多交叉,跨领域,多碰撞,多产生思想火花,而不仅仅是研究实现技术。

任正非说:“我们不知道信息社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要研究未来信息社会的假设,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可能出来正确的战略。思想研究院研究未来的思想和方向,然后2012实验室再形成理论,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未来走哪里去。“

   华为院士的发展目标是40-50人。

   扩大华为的“咖啡杯”

任正非希望用“范弗里特弹药量”原理,把研究和创新这个喇叭口做大。为此,研究体系的经费由可以20%提高到30%,或者更大。

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的科学家进入华为的“咖啡杯”,任正非要求内部要淡化员工的工卡文化,大量容纳志同道合者。

   不要去颠覆Google

       任正非曾经在终端公司讲话说:“五年后你们要领导这个世界了,你们作好这个准备没有,有没有思想基础、方向与架构的认识,有没有必要的胸怀……?”

任正非认为,服务体系就是给成吉思汗的战马钉个马掌,不然太软跑不动。因此,要求终端公司一定要把服务体系建起来。

  任正非认为,Google不做的模块,华为要加快开发,但不要去颠覆Google的操作系统软件。因为 颠覆了Google的软件,不利于解决中美关系问题,也不利于利用Google的生态。 终端一定要把解决中美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抓手。


  任正非认为世界上有两个企业是理想主义者—— IBM 和Google,他自认为自己也是,理想主义者们心心相惜!

随意打赏

任正非华为不上市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华为总裁任正非华为任正非讲话颠覆式创新颠覆性创新颠覆初心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