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藏燃:童年的留守经历,让他做了这款情绪检测硬件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和大多数创业公司扎堆中关村不同,恒爱高科的办公地点在北沙滩地铁站附近的一处写字楼内。更不同的是,公司办公室并没有明显的标识,和一个养老机构共用一个大门,门牌上是养老机构的名字,如果不进去打听,几乎不会发现这里还有一家创业公司。 

最大的不同是,办公室里并没有员工在办公。恒爱高科CEO郭藏燃说,公司的全职员工比较少,一些研发人员是还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硕士,在宿舍办公比较多。

雷锋网记者见到郭藏燃时,他刚刚参加完一个创业大赛回来,饭还没来得及吃。他在朋友圈曾写道:“又要参加创业大赛了,做了好久的PPT,真的是心情好复杂······”可以想见,这样的比赛他已参加不止一次。

郭藏燃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攻读了微电子学硕士、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但学历背景并不是他做这款“懂你”-----一款号称可以检测情绪的 智能硬件 的唯一原因,做这款产品的另一原因是郭藏燃曾是一名留守儿童。

这是郭藏燃在很多场合都讲过的故事。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外出,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多时候要自己做吃的,甚至喂猪、喂鱼。童年的经历让他觉得,人的情绪是需要得到关怀的,长时间对人的情绪进行检测,出现任何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情绪那么复杂,怎么检测?

这款名为“懂你”采用硬创领域目前通行的硬件+软件的模式,由一个可佩戴吊坠和一款手机端APP组成,通过两个贴片与人体连接,人体心电波形图可以实时在手机APP端显示,并可以监测到愉悦、悲伤、恐惧、愤怒和厌恶等情绪。

情绪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一个智能硬件如何进行监测呢?

中科新知CEO庞志强告诉雷锋网记者,目前情绪检测有三种方法:第一是从 人脸识别 ,从人的面部的表情来测。第二个是脑电,可以从脑电的生理指标来反映情绪。第三种可以通过心率和呼吸、甚至是生物电来检测。

对此,郭藏燃表示,虽然说是精神状态的一种监测,精神状态也是生理状态的一个反映。其实这就像脑电图和心电图一样,是有特定规律的。情绪是以生理电监测与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硬件收集生理电参数和情绪数据。得到这样特征以后,是可以通过数学的方式计算出来的。“懂你”的产品就是靠硬件手机生理电数据,通过算法来监测情绪的。

10月份恒爱高科组织了一次产品的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佩戴产品健走两个小时,对情绪进行监测。雷锋网记者也实地体验了这款产品。

由于体验地点位于大兴区,记者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达,所以情绪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太愉悦的状况。情绪检测APP显示记者的情绪为持续的“恶心”、“恐惧”等,“愉悦”时间较短,但这些情绪在记者自己本身感受来看,并不十分明显。

对此说法,郭藏燃表示,人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感知到自己的情绪,而这些不好又不能感知到的情绪不进行适当的干扰,就会致病。

而对于情绪检测的准确度,庞志强表示 ,首先是要对脑电、呼吸、心率的数据检测要准确,其次是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的准确,也就是输出的精准性。

郭藏燃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算法,但他多次强调了这款设备和医院里的专业设备做过对比,准确率是很高的。

在产品体验中, 记者还发现产品佩戴上有一定问题。贴片贴在身上总有种分分钟要掉下来的不安全感,并且无法自如的进行激烈运动,弹跳会使得产品脱落。

测出来,然后呢?

事实上,单纯的情绪检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很多时候人是可以感知出自己的情绪的,关键是检测之后,对于不良情绪的干预。

但这一功能,记者并没有在产品体验中找到。郭藏燃对此解释称,这项功能,目前是还没有开发,后续会逐渐增加在饮食、运动上的建议,对不良情绪进行干预。

对于产品后续的开发,郭藏燃说“会自己做”,但也不排斥和大公司合作。

80后的郭藏燃看上去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不提起,看不出他是个连续创业者。早几年,他还做过机器人,但“中国的机器人水平比较低,商业化也非常困难”,于是放弃了。

“我们现在做这个东西将来对于人工智能的贡献是巨大的,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没有情感的。机器人再往深了发展也不会有前途的,只有当机器人有了情感,人才会觉得很惊奇。特别是大数据这一块儿,将来做起来,我们就可以模拟人的情感。把这些情绪灌到一个机器人身上,机器人就会有喜怒哀乐。”郭藏燃说。

在这个80后创业者身上,感受不到一种连续创业的“鸡血感”,但郭藏燃自己说:“创业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有人说,连续创业者都有一种输了钱的赌徒心态,总想在下一把赢回来。“不能回头不是我没有办法回头,而是说创业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东西,会爱上这样一条路。是很有意思、自由、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会没办法再回到其他的公司去工作了。”郭藏燃这样形容他对这些年创业感受。

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作者吧~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