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22×福建舰:一次关于「归航」的双向奔赴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9月15日,魅族于珠海隆重举办「归航」年度发布会,正式推出魅族22旗舰手机,以及魅族AI拍摄眼镜StarV Snap、PΛNDΛER系列潮玩与配件等系列新品,并同步揭晓Flyme AIOS 2与Flyme Auto 2两大生态升级成果。

魅族22×福建舰:一次关于「归航」的双向奔赴 随着发布会的热度逐渐褪去,一些嘈杂的声音慢慢消散,我们得以用一种更冷静的视角重新审视魅族传达出的讯息,让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与价值浮出水面。

或许,这不仅是一场旗舰手机的亮相,更是一次关于魅族未来走向的清晰宣言。

魅族归航,在四大维度中找到最优解

此次魅族发布会的主题是“归航”。归航一词常用于文学语境,意为主角在外完成历练后,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结合发布会的内容来看,归航用在魅族22上十分贴切,因为其产品的每一处精心设计,都体现出魅族坚持初心,回归用户主义和产品主义。

那么,魅族22做对了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手机作为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各大厂商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供应链差距已逐渐变小,竞争的关键从“能不能拿到”变为“如何取舍”。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哪些是真正让用户受益的地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一款产品是一味堆料的“水桶机”还是“综合体验旗舰”。

而魅族22给出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以影像为例,在“影像军备竞赛”白热化的今天,有些厂商会选择一颗强大的主摄,再搭配几颗有明显短板的战术性副摄来凑数。而魅族22舍弃了单一高规格镜头的营销噱头,毅然采用四颗5000万像素级镜头,其中还包括轻薄机身内罕见的索尼IMX882 3倍潜望长焦镜头,这种配置可保证在不同焦段都能享受到相近的画质,也为多个镜头协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从而为用户带来更为优质的拍摄体验。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了解到,魅族团队甚至在考虑“做减法”,通过算法替代广角的功能,把机身空间留给更好的主摄和长焦,进一步提升核心影像能力,让机身更轻薄。

魅族22×福建舰:一次关于「归航」的双向奔赴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外观设计。魅族22没有采用6.7英寸以上的主流尺寸,而是做6.3英寸的小屏手机,采用0.8mm四等边白面板设计,实现94.6%的高屏占比,并具备71mm的超窄机身宽度、190g的重量和50:50的平衡配重。的确,对于厂商来说,小屏意味着更高的工艺难度和更低的配置上限,但对于用户而言,小屏携带更方便,握持感更舒适,对手腕的负担也更小。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五成的消费者重点关注过小屏手机。由此来看,魅族22选择小屏更多的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理性策略。

至于性能和续航,可能是魅族最艰难的取舍了。魅族22搭载第四代骁龙8s移动平台与 5510mAh超耐久硅碳负极高能量密度电池,并支持80W有线与66W无线快充。诚然,这个配置算不上顶级,但对于小屏手机而言已是诚意满满。对此星纪魅族集团CEO黄质潘曾感慨:“每一项需求单独实现都不难,但要在有限的机身空间里做到‘无短板’,比我们最初预想的难得多。”况且,一味地卷参数、卷配置对用户来说并非好事,其带来的性能过剩问题已被非游戏用户广为诟病,无形中增加的成本最终也要由用户买单。

值得庆幸的是,魅族没有陷入“唯参数论”的误区,而是回归用户最本质的需求,在设计、影像、续航、性能四个维度找到了最优解,让魅族22成为实至名归的“综合体验旗舰”。在当下浮躁的市场环境中,魅族坚持体验优先的决心和冷静的抉择颇显难能可贵。

联名航母,魅族对家国情怀的三重表达

在产品细节之外,魅族22与航母福建舰的联名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外界低估。   魅族22×福建舰:一次关于「归航」的双向奔赴

此次「归航」发布会上,魅族推出了定制机型「魅族22归航·中华旗舰限定版」。该定制款机身以黑色为基调,外壳设计融入中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福建舰元素,并推出与外观相映衬的深海定制主题。同时,中华旗舰限定版的卡针、电源、手机壳均为定制版本,还配有包含舰载机元素的专属纪念牌。

魅族22×福建舰:一次关于「归航」的双向奔赴

纵观整个手机行业,魅族是唯一与航母进行深度联动的科技品牌,有着强烈的独特性,因此其背后的品牌策略值得深入剖析。

联名,是品牌气质的集中表达,优秀的联名更是品牌格局与价值观的自然外延。许多品牌所进行的IP联名活动并未表达出品牌气质,更像是一种流于形式的促销行为。其中手机行业不乏与二次元、游戏热门IP的深度联动,也达到了市场的预期,但在品牌格局层面建树无多,遗憾收尾。

魅族22与福建舰的联名,则采用了另一种解题思路:基于二者的共性构建品牌叙事,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达成品牌气质的统一。

首先,中华民族的航母梦历经百年求索,福建舰的下水象征着这条东方巨龙终于驶向了正确航路,这与魅族22“归航”的主题不谋而合,寓意着品牌在经历沉淀与锤炼后,以更强的姿态回归行业主舞台,共赴一个确定的未来。

其次,二者的联结根植于对顶尖技术的不懈攀登。福建舰作为大国重器,凝聚了无数国防科技的智慧,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巅峰体现。这种对高精尖技术的极致追求,与魅族致力于突破性能边界的技术使命一脉相承。

其三,福建舰是航母编队的旗舰,而魅族22同样是“旗舰机”,这种定位的统一,或许是想表达魅族的蓝图不仅是打造一款产品,更是要打造一个能代表中国智造、彰显民族自信的移动科技旗舰。

可以说,魅族22与福建舰的联名,既是民族科技自信的写照,又是时代荣誉感的符号,彰显了魅族作为一个民族品牌应有的家国情怀,也为行业未来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格局大开,魅族22才是“真·旗舰”

熟悉魅族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魅族22归航·中华旗舰限定版」并非魅族首次与中国军工联动,在此之前已有先例可循。

2018年,魅族推出「魅蓝E3·歼-20定制限量版」,其后盖除了有醒目的歼-20文字和图案,还采用多项工序设计纹路和凹槽,并赠送1:60的歼-20航模摆件,让用户以另一种方式欣赏这颗航空工业的璀璨明珠。

魅族22×福建舰:一次关于「归航」的双向奔赴

2020年,魅族推出「魅族17航母限定版」,机身采用灰色配色,将玻璃AG工艺与航母元素深度结合,并延续魅族定制机的传统,推出定制手机壳和徽章。

从歼-20到福建舰,魅族的联名风格是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其立意高远的品牌叙事在整个科技行业都十分少见。雷峰网认为,魅族或许是在传达一种理念:“大国科技”与“国民科技”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同一种精神在不同维度的体现。手机作为信息时代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移动终端,同样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那份对“技术自立、体验卓越、勇于开拓”的追求,既体现在保卫蓝天的战机上,也体现在握在手中的旗舰手机里。

所以,无论魅族未来驶向何处,其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所付出的不懈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归航”的魅族,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航线。正如星纪魅族集团CEO黄质潘所言:“手机市场足够大,生命周期足够长,只要我们坚持留在牌桌上,聚焦核心用户群体,通过一代代产品提升体验,两三年时间是可以做起来的。”

总之,魅族通过「归航」发布会,与中国最顶尖的工业力量同频共振,将大国重器的“魂”注入国民科技的“体”,让每一位用户在手握魅族22时,不仅能感受到顶尖科技的触感,更能触摸到一个品牌与一个时代共同跳动的脉搏。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