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Disrupt大会: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专访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1日——美国在线(AOL)旗下、全球最大的科技博客TechCrunch,联手创新工场共同在北京举办TechCrunch Disrupt大会。这是TechCrunch Disrupt大会第一次登陆海外,也是它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大会联合主办方负责人和主要嘉宾,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在现场接受了媒体专访,针对互联网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专访概要——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

我觉得退一步看这个问题,我不是仅仅对中国的教育表示质疑和挑战,其实除了美国之外,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出乔布斯都会有相当大的困难,尤其在亚洲会有巨大的困难,中国是亚洲一部分,也是全世界除了美国之外的一部分。我觉得美国的教育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让那些特别聪明天才,甚至有点叛逆的人能够从中获取养分,得到成长,追求自己的心,走自己想走的路,其实陈士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你如果说他是小小乔布斯也不为过。在美国之外的很多教育体系,几乎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没有这样容忍的支持做不一样的自己,或者像史蒂夫乔布斯说的只有认为有胆量改变世界的人,这些人才会改变世界。确实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学习、背诵这些方面,但是也不是只有中国是这样,我相信几乎所有亚洲的教育也都是类似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确实是比较大的挑战,你看这么多辍学、创业、叛逆、成功的例子,比尔盖茨、乔布斯、杨致远、陈士骏这么多人,这是不是代表美国教育里面有一些我们全球都应该学习的地方呢?我觉得肯定是,但是这也不是说美国教育就是天堂,美国教育也有它的问题,因为它太让人个性化的发展,所以很多那些不爱读书,偷懒的学生,最后梦想就是做个乞丐,就是做坏事,所以我觉得就是探索吧,让少部分能够追求自己的心,能够让大部分人能够学该学的东西,也许有一天全世界能够看到双赢的局面。

互联网的开放

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是兼容的,是不分国界的,我觉得这个精神会在比较长的时间之后会得到体现,你接触互联网以后,会慢慢理解到刚才这几个特质的好处,我觉得这个是分久必合的过程,但是也不是说分了就是多糟糕的事情,其实中国跟美国的互联网状况不一样,造成了腾讯走自己的路,甚至美国现在有的公司觉得中国某个游戏公司,比如巨人或者盛大,他们的某个产品做的很好,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学习的地方,所以走自己的路,这是OK的开始,慢慢应该是跨国界的彼此学习,这个学习就会造成最终的融合,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平等、透明、分享、跨国界的精神能够渗透到互联网每个角落,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

开放平台最需要是多平台的竞争,无论国内国外如果所谓的开放平台是一家独大,它是开放不起来的,基于平台间的竞争,他们会花尽心思拉拢开发者,这样拉拢者就不会被剥削。用国外的例子,比如Facebook就是有点一家独大的公司,它跟开发者是七三分成,最近Google介入了社交领域,它提出九一分成,把自己的利益降低了2/3,所以平台的竞争就是对创业者最好的良性消息。

TechCrunch Disrupt来中国的缘起和价值

我觉得TechCrunch来到中国,证明了硅谷最顶尖的媒体认可了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创业基地。它带来的第二个好的优势,它让TechCrunch可以成为一个桥梁,把美国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者,和中国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者能够串联起来,如果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希望,希望未来的互联网能够更无缝连接,我们要先让创业者有一个全球的思维,是个很好的事情。第三个真的让国外来的人能够大开眼界,看到中国跟他们所想象的不见得完全一样,因为有些外国人一谈到中国就总是谈那么一两件事情,就是互联网上能看到多少信息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虽然他们的关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其实更重要的中国有那么多有创业精神,有那么好的创业环境,在很多方面无论是速度或者创业的热情,可能真的都是硅谷之外最引领全球的,让他们能看到这一点,让他们对中国可以有更平衡的,更完整的认知。第四点就是让中国创业者能够看到美国顶尖的创业者做事的不一样。硅谷的创业者真的是为了自己的爱创业。

中国互联网的几个关键时刻点

进入WTO当然是改革开放巨大的转折点,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在互联网方面,这也意味着开放的心态,包括最近争议比较大的VIE结构的挑战,我是带着比较乐观的态度。从国外无论是引进资本,引进技术,探索合作,这个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接轨是必须的事情,所以我觉得WTO为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资本技术的发展合作,做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没有的这样一个基础和铺垫,这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刚才谈到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意识,第一个确实十年前美国有什么,中国也做一套,但是刚开始x学习美国公司所做的公司,它在本土化,聆听用户的声音,适合中国人的需求,慢慢发展之下,走向了微创新的道路,所以无论看中国的腾讯、百度淘宝都不会看到那么大国外公司的影子,你问这三个公司任何一个员工或高管,他们都可以告诉你十个他们公司首创的某一个功能或者方向,所以我觉得当如果有两个国家,一个比另外一个先开发了五年,后行者肯定要学习先行者,用户的需求肯定是要被解决的,我觉得用先学习微创新方式过去看到不少。但是未来我也是比较有信心,在中国可以看到一些国外没有的公司,跟新的模式等等。但是中国真的跟美国平行,甚至还要走的更前,这个时候就必须创新了,比如思科和华为的竞争,过去也是走在人家后面,但是现在华为已经非常意识到自己需要创新,那中国的互联网也是一样的,所以我对这方面其实是环境的因素,如果中国的互联网没有任何的创新,全部都是抄袭的话,我今天不会看到TechCrunch来到中国,也不会看到那么多创业者想来中国创业,所以我是比较乐观的看待中国市场。

中国互联网如何赶超海外?

我不敢说赶超,我觉得看领域,有些领域确实是比较高深的技术,比如云计算,这个赶超可能比较难,我觉得会是针对性的,我完全相信在社交、游戏、应用、移动这些领域,我们会看到中国新的公司出现,甚至待会儿你们下午去看创业者竟技场,你会看到很多中国的公司在里面,有很多新的表现出来。当然在有些方面美国会引领比较久。整体来说,我觉得挑战最大的还是有两种,一个就是需要非常高深技术,比如说像云计算平台,第二个就是需要叛逆、独特的突破性思维的,其他的都有机会。

互联网的机会论

我觉得你看美国,你可能会认为搜索,微软雅虎都两家独大了,但是Google又来了,当Facebook独大了,又出来了Twitter,我们认为很少领域是完全的垄断性一大独大,今天没有人傻的会做QQ,但是YY还是起来了,过去没有人认为很容易挑战腾讯的社交平台,但是新浪现在信誓旦旦的做这个事情,所以在中国、美国都可以举很多例子,如果你去细分,划一下市场,从不同方面切入,如果在某个领域一家很大,别人是不是有机会?我觉得是有的。有三个可能,第一个这个市场不是一个一维和二维的,是三维四维更多维的的在这个领域里有很大球存在,但是还有很大空间能放中球、小球,第二个可能就是说你如果能很专注的做一件事情,而这个事情不是巨头特别专注或者擅长的,有可能你在某个领域跑在前面。如果你是一个非常专注的公司,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这件事情是你的百分之百的时间,而是巨头的0.1%的时间,你的机会还是有。第三个可能,你寻找一个范式转移,什么东西突然改变了,过去人家做视频,YouTube在那个时机做就能做成,很多明星级的产品都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所以也许是某一个巨头在某一个领域已经很大了,但是你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转变,然后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你把握了一个机会,突然爆发成长,YouTube就是这个例子。

中国市场的三个形容词

针对我们见到所有的创业者,我如果给他们三个词的建议,第一个是团队,第二个是聚焦,第三个是简约。有关团队我认为很多创业者都是一个人扛,这是很困难的,每个人都说公司有70%、80%的股份,我一个人能够全部放在手中,但是不是这样的,创业的过程是很艰难的,需要有人跟你分享,而且创业的技能,几乎没有一个例子是一个人全部具有,既然你不具有创业者需要的技能和才华,你就要找能够跟你互补的人,既然你找了互补的人就要分股份,所以至少要两个人一起创。创新工厂几乎化解未来团队的扩张,工程师啊,产品经理,但是一开始该有两个人你只有一个人,这我们没有办法化解,所以团队是第一个。第二跟第三个问题其实是相关的,聚焦和简约是非常有关的,因为创业者都很聪明,他们犯的最大毛病就是什么都想做,当你已经是一个小创业团队的时候,什么都想做,来了一个新的也说YES,旧的也不放掉,最后就会造成你非常的分心,还有在今天的创业环境里,我们特别看好的模式就是瘦创业,所以瘦创业就是在今天互联网环境,互联网就是一个实验室,你如果在互联网创业,你还用过去的思维花一两年打造明星产品,让大家眼前一亮,这是错误的。今天最好的模式应该是聚焦在一个用户群身上,做一个简约的产品,让这批用户满意,当你不确定的时候做两个版本,看用户怎么回答,根据这个做迅速的判断,让数据说话。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Facebook,它的创业过程就是非常典型的聚焦和简约,它的第一个版本在哈佛的宿舍里做的就是一个男生看女生,女生看男生,看到照片点好看不好看,就解决这一个问题就火起来了,火起来之后再增加第二个功能,第三个功能,把哈佛人都迷起来之后再到常春藤,再到别的国家,再开放注册,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次就有个灵感,就想说改变世界,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乔布斯做的到。

3Q大战

今天比一年前我多听到很多很多次把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并且我多听到很多很多次开放平台,所以这两件事情不敢说是完全来自于3Q大战,但是过去这两年发展,是中国互联网非常良性发展很好的一年。

团购

我对团购不能是悲观,我只是说99%会死掉,我觉得团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有些布丁可能部分的解决了,有些也没有解决,我觉得第一个就是说要做一个门槛比较高的创业,第二个我觉得是说要能利用到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第三个我觉得要平衡商家和用户的利益,第四个能够避免恶性竞争,所以无论是团购或者是任何的一家团购,或者任何其他的公司,这四点还是向重要的,如果你想在中小企业商家做有价值的产品,如果我们来评估布丁的话,在商家和用户之间能达到更快的平衡才能吸收到商家的合作和爆发式用户的成长,但竞争门槛来说,技术门槛布丁不是特别高的,但是它能够很快的聚拢这么大一块用户,还是有可能产生一个品牌效应的,这是我们要观察一下时间才知道是否能拿到。还有就是恶性竞争的可能性现在看起来好象还好。第四个是利用到地理位置和个人信息,这个布丁初步做的还OK,但是可以做的更好。今天团购为什么碰到很大问题,一个就是说用户都占尽了便宜,商家怎么赚钱?第二个就是竞争门槛这么高,每个人看谁烧钱烧的快,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有一个团购我随时打开肚子饿了,它告诉你俏江南四折,麦当劳五折,肯德基六折,然后它告诉你谁比较近,基于地理位置和个人信息的,这个也没有看到,还有竞争门槛的话,现在竞争门槛就是看谁的钱比较多来烧,这个也不是长久之计。但是我也期望99%死掉之外的1%,形成一定优势,最终也可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创业和融资

创业者断层很少拿到融资,这两个数彼此并没有矛盾,可能有不少的钱给了很多创业者,但是分母一定是最大的,这个代表的就是说有创业热情的人很多,但是真的具备好条件,风投愿意投的人很少,这也是所有创业者必须要牢记在心的问题,真的不要认为你有一个你认为是天才的点子VC就很容易给你钱,因为VC的要求是很高的,竞争是很剧烈的,所以那些拿不到钱的创业者,永远是巨大的分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回到第二个部分,到底有没有钱给他们,我觉得无论硅谷还是中国,我觉得钱还是有的,你可以看VC融了多少钱,他们钱是可以投的,但是他们有没有很快把钱花出去呢?他们现在花钱是很理智的,今天比年初投资的成功概率也好,或者融资的估值高度也好,都会有所下滑,无论是硅谷还是中国,但是有几件事情还是值得注意的,那些最顶尖的创业者,还是受到追捧的。整个领域就是说特别好的创业者,所有的VC都去追,那些可能有点挑战的创业者,找VC,门都敲不开,这个现象可能是常象,很难改变,只是现在的环境你要说坏也没那么坏,因为VC手里还有很多钱,要说好也不是很好,所以就是OK的情况。最后有关上市的那些,我觉得这个真的不是专家,但是可能会看到一些短期的波动,而且是很难预测的。

创新工厂将会向PE方向转行?

首先我说的是VC不是PE,我们没有资格做PE,也不想做PE,也不会做PE,我们一直是一个投资家孵化的模式,我们的孵化会一直做下去,会一如既往的提供中国创业者最完整的孵化创业的平台跟服务,我们还在继续的扩张我们孵化的功能。因为大孵化小投资的模式是有问题的,别说可持续发展了,每年的发展都很困难,你做个孵化器,退出日是多久,你没有钱进来,第二年经费哪来,第三年经费哪来?所以要平衡孵化和投资,一方面我觉得你如果孵化能做的很好,就会有更多人愿意给你钱,你把这个钱拿到手中,可以更负责的把孵化多给一两年钱,可以很负责的使用到这笔投资,另一方面也让你有更大运营资本和管理费能够扩张你的孵化器,所以一个以投资来领跑的投资家孵化企业,让它能够基金有所扩张,可以让它从北京上海做到更多的城市,如果一个纯粹说只做孵化器。以前主要孵化,少部分投资,现在是两个并行,而投资要有一定规模才能扩张,一旦扩张也可以做更多的孵化,所以两个其实是相辅相成。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