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2015年以前,柔性供应链曾三次出现在中国服装产业里,从美邦到韩都衣舍再到如涵都有过尝试,但是柔性供应链始终没成功。

互联网普遍讲资本故事的那段时期里,所有企业家都说自己要深入供应链耕耘,但最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愿意付诸行动,而愿意在中国从原材料开始整合资源的人就更没几个了。

看起来,SHEIN就是那个“不太合群”的特立独行者。早期,一些出海平台都曾经试图复制SHEIN这条路,最后都放弃了,因为大力出奇迹、高举高打的市场策略才是他们更擅长做的事。

以短期主义来理解,大家做生意比较容易在营销端做出成绩来,但是在供应链端则很难见到成效。

供应链改造实际上是一个见效非常慢,且效果非常不明显的事情,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和改善,至少是以半年为单位的,而且每次改善的成果可能都只是0.1-0.1的改进,这种改进很难被清楚的定义和看到。

面对激烈的竞争,流量端ROI这么明显的对比下,大部分人都会习惯性地选择更容易的事情。

SHEIN则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它的竞争边界是不走流量捷径,而是十年如一日在做供应链升级这门繁杂的重生意。

直到今天,它的柔性供应链能力经过长达10年的缓慢爬坡积累,在所有人都没有预料的时候从量变发生了质变,既能大规模地去支撑前端流量,又扶持了一大批产业带工厂高质量地走出去。

当出海的叙事进入下半场,流量逻辑发生改变,高效率、低成本的需求被摆在竞争优势的第一位,以供应链能力见长的SHEIN,就成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一、SHEIN的长板,市场需求驱动一切

多年来,SHEIN用行动证明,无论是商家、品牌还是电商平台,都不能只简单在价格上拼刺刀,爆品方法论应该被前置,直接和供应链源头打通。

过去,品牌商业逻辑的本质是基于预测找交集,按照自己对市场的预测去做商品开发,业务好不好取决于今年押中了多少个明年的流行款。

对某些大品牌来说,它可以比较精准地抓住销售机会,但是它很难把销售机会价值最大化。好卖的款是非常好卖,但很快就会断货。

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基于此,SHEIN搭建了一套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从设计,到测款、下单、生产、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全链路数字化,及时、精准响应市场需求。

这套系统直接连接两端,一端是消费者,一端是工厂,它解决了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工厂基于需求的高效低成本的快速上新,覆盖每一个流行趋势;第二是通过小批量、高频次、快速滚动翻单,将抓住的所有销售机会价值最大化;第三是通过小单测试+快速翻单实现低库存甚至零库存。

当竞争对手还在靠市场调研捕捉潮流时,SHEIN就已经建立起一套精密的数字化需求趋势捕网,这是它自己的一个绝对长板。

“仅以偏好的色调为例,国外偏鲜艳,国内则更偏黑白等保守颜色。”在广州男装工厂黄辉入驻SHEIN才发觉,一件看似简单的男装裤子,实际上里面有许多门道。

比如,在前期,和上游面料商充分沟通采购到更好质地的面料,使得这款裤子可以适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包容性较强的设计,则使其能适应高矮胖瘦不同的体型。

除此之外,黄辉对比考察发现,他之前做的品牌,单次的订单数量大,但是比较难预测和贴合市场的需求,容易造成产品滞销。而SHEIN通过小规模首单测款来灵活调整后续的生产策略,能够提高销售成功率并降低企业的库存风险,并在快速上新中提供更加丰富个性的产品种类。

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不过,真正让工厂实现改头换面的,是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带来的数字化赋能。

在接触SHEIN前,黄辉的工厂还依赖Excel排产,车间堆满半成品。直到2021年他成为SHEIN的供应商,SHEIN很快用数字化工具改造了黄辉的生产流程,在这基础之上他卖出超100万件的首个爆款产品,工厂的产值连年翻番增长。

“爆款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

黄辉告诉雷峰网,SHEIN的数字化工具不仅是提升效率、节省成本的管理工具,更是挖掘开发“爆款”产品的利器。他发现用实实在在的市场和需求说话,总是比自己拍脑袋去预测要有用的多。

在SHEIN的经营赋能下,黄辉从小量的首单试水,再通过实时的市场反馈备货调整产量。热销立刻返单,滞销则中止。全链路数字化使信息匹配效率倍增,库存率降低至低个位数,对比行业其他品牌未销售库存平均水平在30%。

在广东众多传统服装产业带,这一巨大变革也正在悄然发生:受困于内销的高库存压力和价格内卷的一群老牌工厂,借助SHEIN的数据化“链式”改造,打了一场翻身仗。

2023年,内衣厂家吴镇宇成为SHEIN的内衣供应商后,每天紧盯销量榜上的几个关键指标,做好返单和爆款的备货管理,将库存率成功降到了创业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其中一个爆款的返单量已经陆续超过了70万套。

不得不说,一个大型品牌能够带来的市场增量是多维度的。这些数字背后,是更多品牌、工厂在SHEIN的帮助下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一个标志性信号。

如今,SHEIN自研的这一套覆盖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系统工具,变成了产业链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让整个链条和生态成熟和发展起来。

基于这些设施,一大批工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复用SHEIN建立的柔性供应链能力,进而衍生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服装制造工厂矩阵和产业生态。

二、供应链赋能,不是渠道的简单叠加

过去,许多人将SHEIN的成功简单归因于“小单快反”的模式,而忽略了它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创新。SHEIN小单快返模式之所以与众不同,其核心在于SHEIN对服装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拆解得十分精细。

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前二十多年里,创新大多出现在线上,搜索、推荐、支付、退款,每个环节都被平台算法压缩到毫秒级,任何一款商品的价格梯度锋利清晰。

但这些创新集中在前端交易效率,很难深入到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提效这一环,而供应链侧的效率优化又恰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以服装业为例,从面料研发、到面料生产、服装设计、面料服务、辅料服务、服装工厂打板制版、面料审核、车缝、质量检验,再到出库、仓配、客服售后,每一环都要重新校准。

SHEIN一直在做的供应链赋能计划,绝不是渠道的简单叠加,而是能力基因重组,将线上的需求趋势洞察与线下的生产服务、成本机制有机组合在一起。

SHEIN的数字化技术工具固然解决了许多麻烦,但摆在大部分小工厂面前的老大难问题是,如何保证做小单也能赚钱?这是个“复杂问题”,不是线性简单问题。

这就又回到了生产制造环节的效率逻辑:降低工厂的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这也是SHEIN对供应链改造的另一个关键要点。

这些年,SHEIN根据供应商的需求与难点,不断开发先进的技术工具,在提升品质与生产效率、减少浪费的同时,加强柔性供应链的优势。

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2023年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SHEIN共研发了170+项工具、设备,获得了25+项专利,其中今年上半年共研发了20项;共交付了6000件。

在第二届匠心工具日活动现场,SHEIN集中向供应商展示了60多项自研的创新工具和智能设备。其中两款针对珠绣面料的“明星”工具,就出自SHEIN的手笔。

当前的海外市场,带有珠片、珠绣和烫钻面料的服装是很火的一个品类。但问题在于,它的制作工艺太过于复杂,以珠绣面料为例,面料表面凸起的珠子容易在缝纫过程中卡住机针,进而会频繁断针。

过去的传统解决办法是人工敲珠,借用锤子或者钳子。办法是有了,但是效率低下,工序耗时久导致产能很是受限,还很容易把布砸烂,技术门槛比较高。

以前大多数小工厂都有一个共识:这种款式不是常规款,不能轻易接单,因为人工投入和生产成本都很高。

对于中小厂商来说,再单独去开发一款工具扛不住成本,帐算不过来。SHEIN研发的这项工具投入使用后,就解决了这些小工厂的算账难题,珠子不再是生产流程中的“绊脚石”,工厂生产效率也提升了30%。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柔性供应链成长出来的SHEIN,本质上更接近一家具有极强供应链优势的品牌公司。这个特别的角色,让SHEIN得以深入各种产业,参与改造大量创造实际价值的环节,并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今年,针对供应商集中反馈的衣服袖口、下摆、领口等上面装饰使用的织带、花边等辅料的缝制问题,SHEIN还推出了平车可调织带拉筒、四线打边车花边织带压脚、平车珍珠钻石织带拉筒、平车高温止口朴压脚等工具,减少并解决了手工摆放织带不稳定、耗时,打边和落花边织带的多个工序都能同时完成。

数据显示,这些精益工具渗透到了背后产业带工厂中的方方面面,平均可提升相关工序效率达80%。例如,在辽宁兴城泳装产业带,工厂正在使用SHEIN研发的螺旋拉筒解决鱼骨易破难题,让工人们得以将精力转向工艺创新。

SHEIN的这些举措,带动了中国产业链朝着更高效的方向进化,也让产线走向标准化、精益化。

三、产业链的布道者,SHEIN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SHEIN在数字化技术的能力下放过程中,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人才的培养与标准化流程管理。

这是确保SHEIN把供应链技术能力准确无误输送到执行者手中的核心通道,也是SHEIN在供应链改革的另一个核心战场。

坐落在广州的SHEIN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就是负责技术方案传输的中心地带之一。

在这里,SHEIN设置了五个培训场地,它们被称作五大 “道场”:面料审核、质检、精益、制版、车缝,分别对应服装生产的五大环节,用以精进每个环节的流程。

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每隔一段时间,供应商都会派员工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到五天的培训。截至今年6月底,SHEIN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开展了各类培训近1400场。

这种常态化培训好的一面是范围大、速度快,可以解决大多数工厂标准化和通用型问题。

但面对部分工厂的一些特殊性情况,SHEIN专门设置了专场攻坚+产业带送教上门的立体化培训模式,破解不同供应商的共性和差异化痛点。

在普宁的睡衣产业带,SHEIN的培训团队就曾进行送教上门的针对性培训,并在普宁落地了专业的选品中心。

以李伟明的工厂为例,色丁面料的油污问题导致品质把控、尾部查货环节低效率问题一直存在,相应的员工参加了SHEIN的针对性培训,才找到问题的根源。

原来色丁的油污问题出在源头的缝纫线环节。解决办法是,除了加强对车缝员工在车位上的规范把控外,也要把注意前端的验布环节,以及缝纫线的把控。

这样一来,通过对裁床、车缝等环节生产流程的精益化改革,让产能提高30%。

针对次品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在SHEIN精益管理团队的解决方案赋能支持下,李伟明将此前设置在车间里的尾部处理环节单独抽出来,将工厂的一层单独用作尾部处理。

“流程跑不顺,速度也会慢,也是最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他对此说道。

因为SHEIN赋能供应商的方法论见效非常好,李伟明把它全“搬进”了自己的工厂里,并且他在这些年工厂质检中出现的疵点问题总结整理成了一本画册,让新入职的尾部查货员工都进行学习。

SHEIN的这些动作,都表明其立足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对工厂生产侧问题的重视。这场由SHEIN“按需时尚”驱动的供应链变革,早已超越了商业改造的范畴。

2023年,SHEIN宣布5年内投入5亿元赋能供应商。到去年底,SHEIN已帮助超210家合作供应商工厂、超52万平米的厂房改造,受益人数近3.3万人。截至2024年底,SHEIN已累计投入2.5亿元,为供应商提供技术创新、培训、工厂扩建改造、社区公益等服务。

作为柔性制造体系的发起人和中心角色,它的底层能力,从来不是销售,而是改造供应链,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能力。

它没有一座自己的工厂,却也承担起供应商旧工厂的扩建改造,通过系统输出、资金扶持、组织赋能,重塑了整个产业的生产逻辑。

四、降本产业升级、增效方法论的基线是绿色创新

一提起供应链改革,每个人都谈论到工厂要如何降本进一步升级、如何增效以及如何创新,但鲜少人思考过究竟改革背后那条隐形的基线到底是什么?

如果从长期主义出发,整个制造产业链要持续向更高效、更低耗的方向进化,抓手应该是柔性兼顾绿色技术创新。

从本质上说,产业升级的本质,就是深入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用一种更加高效和绿色低碳的方式对各环节进行改造,然后再进行重塑的系统性过程。这个工程不仅繁杂,而且需要长期、巨大的投入,需要一个有意愿且有能力的“链主”式企业躬身入局。

SHEIN也正是这么做的,它通过优化流程、节能降耗等方式来推进产业上下游进行绿色低碳和降本的转型。

在一家SHEIN合作的数码印花工厂里,机器运行采用水冷,并且是水循环,这里的印刷纸也可以重复利用。

这种技术高效、节水,已使SHEIN节省113万吨水,相当于22.6亿瓶500毫升的瓶装水。最新数据显示,SHEIN2024年采用数码冷转印工艺生产牛仔服装约38万件,比2023年同比增加了90%。

在制造端之外,仓储、包装、回收也被SHEIN重新纳入革新的范围里。

2025年,SHEIN与东华大学联合开发新一代再生涤纶解决方案,探索可循环利用的聚酯中聚体技术,扩大了回收材料范围。

当前,行业主流的物理法回收方式流程短、成本低,但回收范围有限、属于降级循环;而化学法虽可以实现闭环回收但工艺流程长、回收成本极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而再生涤纶是一种环保型纺织材料,主要通过回收废旧聚酯再加工制成,相比原生涤纶,再生涤纶为行业带来了绿色、环保与时尚“加成”。

不仅如此,近年来SHEIN还投入巨额资金,在绿色减碳领域赋能供应商。

2023年阮飞的工厂参与了SHEIN主导推出的能效提升项目,工厂投资安装了近10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一个月下来可以节省一万多度电,按照当地的电价平均每月净省1万多元。

去年全年,SHEIN通过国内仓储园区和在供应商工厂中使用的光伏电量合计超6500万度,同比增长150%。这相当于上万户普通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量,也相当于减碳超3.5万吨。

SHEIN这场绿色革命的触角,已延伸至产业链的每一个节点,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产业标准的能力。

五、写在最后

关于SHEIN,市场上有很多声音,但有一种声音谁都无法质疑早已成为共识,那就是它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方法论。

不够了解它的人,总说SHEIN做的是“小单快反”的时尚,听起来好像只是节奏灵活了点。

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它一边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系统性进化,另一边解决供应链的核心大课题:如何结构化降本、增效。

除了自主品牌带动的服装产业升级,2023年,SHEIN平台推出“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截至今年6月其平台已覆盖近400城产业带,帮助更多行业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甚至孵化出一批从无到有的跨境大卖甚至“出海新品牌”。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翻开中国产业链的进化历史,SHEIN或许是一个不能不提及的存在。从数字化工具、生产技术研发到精益小工具、高大智能设备,再到工厂改造,每个环节都值得有浓重的一笔。(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