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不打工仔 核心元器件国产刻不容缓

蓝鲸TMT  •  扫码分享

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我们经常可以从媒体中看到这样的一些数据: 2016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 4.76 亿,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31.8% ,国产手机出货量在全球陷入增长停滞的背景下,依然逆势增长,领跑全球智能手机行业。

但是在花团锦簇的数据背后,如果再对行业有更深入一些的了解,我们又会发现另外一组数据: 2016 年集成电路进口 3425.5 亿块,同比增长 9.1% ,进口金额高达 2296 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金额仅为 1153.08 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另据贝恩咨询公司( Bain & Co )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费的半导体价值超过 1 千亿美元,占全球出货总量的近 1/3 ,但中国半导体产值仅占全球的 6 %~ 7 %。

回到智能手机上,手机摄像头最重要的 CMOS 传感器、光学镜头和模组封装,其中国产手机的 CMOS 传感器以前基本上被索尼、三星垄断,二者合计占有近六成的市场份额。

而在整体利润方面,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2016 年估算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去年总营业利润为 537 亿美元。其中 iPhone 占据 449 亿美元,获得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 79.2% 的利润份额。而国产手机中排名最靠前的华为、 OPPO vivo ,三家加起来也仅占行业总利润的 4.4% 左右。

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国产手机的盘子做到再大,也不过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已。上游元器件受制于人,就无法走出利润率低的困境,如果想真正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那么核心元器件国产化势在必行。

核心元器件国产化需要“三个支持”

在智能手机行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不能孕育出行销全球的高端品牌,这并不是让人乐观的现象。想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全产业链协同合作,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核心的元器件。想要实现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首先需要得到三个方面的支持。

其一,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从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结构的宏观角度来看,想要改变目前智能手机等制造业给世界打工的局面,同时支撑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链方面,尤其是像集成电路之类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中,一定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以前段时间刚刚发布的小米松果处理器为例,雷军在发布会上,特意打出了一张感谢政府的 PPT ,虽然 200 万的先导基金对于 10 亿人民币花费来讲,似乎不值一提,但是这种对于国产厂商“造芯”的支持表态,其意义要远大于 200 万资金带来的实际价值。

2014 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颁布,并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被称为“国家队”的大基金在成立后, 不仅在产业链重要环节扶植重点公司,而且还战略性地引导差异化竞争,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央投资将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累计近4000亿元,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产业融资瓶颈得到进一步缓解。

根据 2015 年工信部对外发布了《 2015 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通过 10 年左右的努力,在 2025 年力争实现 70% 的核心基础零部件 ( 元器件 ) 、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得实现这个目标变得更清晰。

其二,需要行业内部有足够动力支持

市场经济下,不光是政策的倾向,行业内部也要有足够的动力支持,而这种内因或许才是大的动力来源。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对于所有的厂商而言都是一次绝好的契机。在此前的增量市场中,不少国产手机厂商依靠粗放式的打法获取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粗放式的打法同时也给国产手机打上了山寨、低端的不良标签。

当进入存量市场的竞争后,用户体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品牌升级成为行业最热的话题,以前堆砌硬件的思路不再灵验,继续走低端路线结果只能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也是为什么大批所谓互联网手机逐渐淡出大家视野的重要原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品牌溢价为追求,才是立足未来行业竞争的本钱,而要有这样的本钱,没有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能力是很难实现的。

2016 年下半年开始,智能手机元器件的这一波涨价潮让国产手机厂商开始警醒,以 OLED 屏幕为例, 目前 OLED 屏幕已经渐渐占据了 LCD 在中高端智能手机中的位置,而在这方面三星占据市场 97% 以上的份额,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国产手机“缺屏”恐怕会成为 2017 年的常态。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国产手机因为缺少平面拿不出足额的产量,那么市场恐怕还是会被拥有话语权的三星苹果抢走。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手机也开始布局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比如华为、 vivo OPPO 与柔宇科技组成联盟,计划在深圳建立生产线,将通过今明两年的投资达到每月生产 4.5 万块第 5.5 代柔性和刚性 OLED 面板的生产能力,以缓解 OLED 屏幕产能压力,从而保证自身在未来竞争中的利益。

其三,需要足够的市场容量支持

拥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才能让新生的企业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正如前文所述, 2016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 4.76 亿,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31.8% ,而国内的庞大市场正是智能手机核心元器件国产化最大的基础,也是优势所在。

以小米为例,正是因为它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才敢放开手脚去“造芯”,而它做出的这颗芯,也是因为有自身几千万的产量做依靠,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去。如果换成一个全新的企业来做这项工作,这无异于建造一间空中楼阁一样,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回想一下近两年日本元器件行业的没落,如液晶面板领域夏普被台湾的科技财阀鸿海并购, JDI 日本显示公司更是频受债务压力和业绩打击,恐怕也和自身缺乏强大的整机品牌和市场容量离不开关系。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既有政策的外部支持,也有行业内部动力推动,再加上市场庞大的需求量,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也只有在这样三个支持的基础上,才能考虑技术等执行层面的问题。

看过智能手机行业元器件国产化的比率,再回想一下近期因为韩国部署“萨德”事件而引起的一些抵制声音,显得有些苍白,与其空喊抵制,不如加快自己的步伐来得实在。早在 1925 年,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我以为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更进而着手于较为坚实的工作了。”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蓝鲸TMT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国产元器件手机元器件刻不容缓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