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变形记:回归纯粹的媒体内容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21世纪商业评论”(ID:weixin21cb) ,作者罗东

8月,36氪APP悄然改版。

官方说法是:在内容的组织、定制、搜索、展现四个方面进行了重构。比如旧版头部分类只有三个类目:快讯、推荐、早期项目。新版头部频道化,包括:关注、推荐、快讯、创投、商业、科技、声音、职场、深度九个栏目。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早期项目”成为创投频道的子栏目。

36氪变形记:回归纯粹的媒体内容

36氪新版APP截图

36氪网站在2010年12月8日上线,创始人刘成城告诉《21CBR》,其实更像一个“意外”,他并不擅长报道,最初做科技博客,只是把国外最新的科技报道搬运回国内,再延伸到创业报道。

最初的“创业报道”,不论此前36氪的定位如何变化,业务如何扩张,都在36氪APP以“早期项目”的形式留存。

“早期项目”从首页的消失,意味着36氪与昔日模式的一种告别。

改变早已开始。2016年7月,36氪拆分媒体独立运营,10月,36氪APP全新改版,股权投资,创投服务等功能均被剥离,定位聚焦在媒体,提供内容服务。

最新的改版,形态上只是优化,在品牌层面却是决定性的拆分:“36氪”品牌只由媒体业务使用,其他业务的品牌也完全独立。比如8月15日,36氪母公司旗下创投助手正式对外发布全新品牌“鲸准”,同36氪(媒体业务)并列。

诞生6年,从媒体到媒体,36氪经历了什么?

增值服务的现实

刘成城说过,媒体给自己带来了第一桶流量,更确切地说,自己的目标不是卖广告的生意。

在36氪创立初期,这逻辑是有道理的。

2012年,内容创业大幕刚刚拉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5月,《中国企业家》的执行总编李珉创办虎嗅网;8月,《今日头条》的第一个版本上线;12月,腾讯《大家》上线。

虎嗅网和《大家》在根本上仍由传统媒体由编辑主导,精英生产内容,自上而下传播的思维,而传统媒体的天花板,大家都看得到。《今日头条》羽翼未丰,要给业界展示以算法为基础的内容生产与分发,还要时间。

当时,刘成城思考的核心命题是“报道之后,帮他们解决点问题吧。”他开始在线下帮创业公司解决实际困难,如投资、招聘,跳脱了传统的媒体思维。

其后,内容生产和分发模式不断迭代:今日头条迅速崛起,成为一家估值过百亿的明星公司;BAT纷纷布局资讯分发,内容产业在规模和价值上双重爆发。

36氪则在不断新推创投服务,并在2014年启动“氪空间”,2015年上线融资平台。

36氪变形记:回归纯粹的媒体内容 整个2015年,36氪的业务和宣传都集中在“实体化”的创投服务,有人认为其离用户越来越近,离读者越来越远。

围绕“流量”需求,拓宽业务边界是标准的互联网思维,但是,商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具体场景:孵化器要么有核心的地产资源,要么有巨头的技术和财务资源,一个创业公司其实不好做;股权众筹的诞生是来自民间的“发明”,官方态度谨慎,平台模式在规模和管控层面均存在风险,36氪平台遭遇的“问题项目”就是风险被“兑现”的结果。

在内容大爆发的2016年,36氪决定在核心业务上,回归媒体。

如何重构媒体?

2016年7月,前《第一财经周刊》联合创始人、投资人冯大刚加入36氪。同期,36氪拆分媒体业务独立运营,冯大刚出任媒体公司总裁;其后,前《第一财经周刊》总编李洋加入36氪媒体部门,担任总编辑。

让愿意做内容的人做内容;让愿意做创投服务的人做创投服务。

36氪在夏天大量招兵买马,很快生产出多篇有影响的深度报道,在科技圈建立了口碑。

冯大刚加入36氪时,圈内亦有讨论,但少有人较真事件背后的意义。过去五年,从虎嗅到今日头条,内容创业大体两条路:媒体人做媒体;技术人做平台,少有一个具体行业的资深人士直接负责媒体内容。冯大刚加盟在先,多篇深度内容紧随其后,这是36氪回归媒体,再度打响名号的第一战。

问过李洋,为什么从《第一财经周刊》到36氪?

李洋说,冯大刚到36氪后,找到她几次,最后自己被说服的原因是:希望看看未来媒体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就有机会亲自参与乃至主导一条新路的探索。

36氪变形记:回归纯粹的媒体内容

原《第一财经周刊》总编李洋加入36氪

“我们参与其中,其实也是一次实验。”李洋说。

不论冯大刚还是李洋,骨子里仍有传统媒体价值观的坚持。他们加入后,36氪迅速推出多篇深度报道,打造影响力。这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做派。

李洋说她很不解,为什么一切不缺财力、不缺流量、更不缺技术的公司不重视原创流量,而把精力全部放在分发渠道上?“养记者不是包袱,相对而言产品和技术人员更贵。”李洋说。

当然,如果只限于深度稿和影响力的打造,那只能叫再复制一个传统媒体,不能称为改造“36氪”。

36氪起家于创业者报道,属于小众内容。新的36氪要在维持统一调性的前提下,在主流视野及更广的受众方面生产新媒体文章。

冯大刚和李洋为36氪设计的新调性是:报道技术与资本驱动的新商业。

这拓宽了36氪的报道领域:比如宝马和英特尔合作无人驾驶,这不符合“创业者”的报道定位,无疑,契合新商业的主题。

“资本”概念的引入,一度让人怀疑这是否源于冯大刚的背景,李洋解释:36氪诞生以来一直聚焦在科技、创投领域,科技代表技术,创投代表资本,这能精准定义新时代的新商业,也是未来的新主流。

李洋认为,36氪服务的对象不是大众,而是能被这个新调性圈住的人群,是对未来、职业前途感兴趣的人。圈定人群后,再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形式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内容中心主要生产内容,创投研究中心负责制作行业报告,出售给有特定需求的用户,《开氪》是一个内容变现平台。

回归媒体的36氪,正在向一个多维度、多形式生产内容产品与服务的全新品牌转型。它已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和流量基础,这会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实验样本。



随意打赏

36氪股权众筹平台36氪融资平台36氪盈利模式36氪股权投资36氪自媒体36氪创始人36氪是什么36氪创投36氪快讯36氪融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