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下个十年——科技创业投资新趋势猜想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下个十年——科技创业投资新趋势猜想

12月23日上午,由产业 创新 服务平台 亿欧主办,嗖嗖身边协办的2016亿欧创新者年会暨第二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在北京四季酒店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新科技赋予产业新动能”为主题,大会邀请了百余名新资本、新理念、新技术优秀企业代表及行业顶级投资机构创始人。

出席此次大会的嘉宾有:亿欧董事合伙人李双;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盈动资本创始合伙人项建标;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GGV合伙人、源星资本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于立峰;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苏阳;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林森; 华创资本 合伙人 熊伟铭 ;明势资本合伙人曾颖哲等12位投资大佬和11位知名企业代表联袂出席。

本次大会到场观众累计超过1000人次,70%为互联网 创业 公司和传统中小企业高管,10%为各大资本的投资人士,到场媒体超过100家。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在本次大会上做了精彩分享,以下是演讲核心内容:

1、过去十年发生的变化在2005年前后是无法预计、无法想象的;

2、市场还是以增长为主题的市场,对投资人来讲,现在看到的很多产品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

3、无人机很有可能发生替代人工;

4、机器人的形态很可能随着AI的演进,基于神经原刺激的AI,还是基于真正机器自我学习认知过程的AI,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机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5、能源、金融、医疗行业可能会更多。

以下是演讲正文:

我这个环节是极度务虚的环节,怎么说都对怎么说都不对。大会安排这个环节,主题是赋能的大会, 未来十年到底非常具像出现什么东西?整个行业今天在座各位,整个圈子里几百万号人不见得能准确定义。

如果你看看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很多东西很难想象, 2005年的风口浪尖的行业是SP和网络游戏,那时我用的手机是诺基亚胖胖特可爱的手机,之前微信朋友圈有一张图,说我们手机再不像十年前那么丰富多彩了,有翻盖的、有折叠的,有各种各样类型的。一家没落的纽约上市公司换了CEO把他的老创始人请回来,于是出现了iPod、iTouch、iPhone这样的产品,这样产品的产生没有什么逻辑可以寻找的。或者在很多的创新中间,如果倒推回去很多公司转型,或者公司很多新产品,这个中间有很多意外。

另外再看具像的今年存在的公司,比如谷歌当时出现安卓,安卓是非常小的团队叫“一个机器人公司”,听起来是非常非主流的公司,花了5000万美金,最近谷歌收购了Dipoma,一个英国很酷的英国公司花了6亿多美金。包括16亿收购Youtube,Youtube是迅速成长起来的食品网站,那时国内宽带不太行,北京那时的宽带我记得是1M,非常窄。

Facebook在美国没有完全打败第一代的Mysbe(音),2005年时是Mysbe拉着CBC还有默多克一块进入中国。Mysbe当时还是Soshow里面最重要的公司。

阿里巴巴当时已经变成大公司了,B2B业务刚刚在香港上市,上市开盘价13元,很多年以后公司下市也是13元,很像中国A股挺有意思的。

最后两条,独角兽这个概念当时没有 ,没有人想到如何形容没有上市值得投资的上市大公司。 一级市场没有这么火热, 一级市场比较有章可循,心目中的偶像公司红杉、KP、Michix(音),从2005年陆陆续续开始进入中国,2005年红杉过来了,2007年KP过来了,2008年初Michix进来了。再看今天是非常高度竞争的时代,很多人我跟朋友讲,中国人都去硅谷淘公司去了,我们都去以色列买公司去了,大笔的钱从中国涌入。

这些新的趋势都是过去十年或者2005年看不到的,2005年我跟我们LP讲,未来退出可能有很多机会,当时中国互联网市场网民还没那么多,平均年龄非常年轻大概是26岁、27岁,2008年时平均年龄是28岁。从那时来看,我们逻辑是美国有个雅虎,中国有个新浪,美国有谷歌中国有百度,美国有个亚马逊中国05年当时有很多小的刚刚出现的电商公司,那时京东不作为主要公司,第一轮 融资 还没有完成。2005年常斌没加入今日资本,今日资本是2006年融第一笔基金。京东还没拿到第一笔钱,十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这里面如果我们看到一些变化,如果大家记得刚才那些数字,每天我们看到的数字,当时只是谷歌刚刚收购Youtube,现在每天Youtube有88亿条Video,谷歌的同志们告诉我们Youtube是这样一个神奇的部门,就算把所有人开掉Youtube每年还会有100%的成长。视频直播是不是已经过气了呢?今天很火,看数据Video Sreaming刚刚开始。产品特征看,2005年没有Twitter,Twitter是后来的产品,如果看产品演进,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产品演进非常逻辑化。量有很多,很多新媒体的存在替代老的传统交互方式比如E-mail。中国人从来不用E-mail,2005年时用得更少。

微信就是中国全国性的E-mail系统,它是P2P,只不过一部分是文字一部分是语音,解释很多老外之前问中国的问题,说你们为什么没有。Who is mail?微信就是E-mail。我们没有黑莓,用的全是手机上的E-mail。产品形态发生变化,但根本需求没发生大的变化。大家要进行大量的P2P的沟通,如果看电信运营商大部分的收入,如果看它的语音业务是P2P并不是其他的,针对个人对个人的沟通P2P永远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每分钟我们看到很多新产品、新平台当年都不存在,2005年都不存在,这些公司淘宝我记得2005年春天上线了,在B2B上市时,阿里策略为防止eBay进入C2C领域,eBay刚刚花了2亿美军买了易趣,易趣今不见了。

小企鹅还在、百度还在、淘宝还在,其他公司点评应该是刚刚成立时间并不久,05年拿了非常小的一笔投资,不是非常主流的业务。回头看过去十年,能不能预想到有这么丰富多彩的变化?是预想不到的。

尽管刚才数字很大,有8亿多的微信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到位了。微信每年仍然有30%的成长。 市场还是以增长为主题的市场,对投资人来讲,现在看到的很多产品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 像十年前如果考虑互联网应用的时候,或者再早20年前,15年前当这个市场刚刚起步时,对互联网的态度像大家今天对AR、VR的态度一样小众的一群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无论2C、2B能看到大量新的东西在发生。

我们猜想未来十年可能会发生什么东西?这是在座各位都能看到的,只是帮着大家拉出单子,中间有很多仍然可以发生的事情,现在没搁到单子上面,中间有很多不确定性的东西,先把确定的可能说一些。如果你看互联网,全球70亿人口,真正有Ixcis(音)的不到一半,我们的互联网Pacthion(音)还是可以继续提高的,中国在这个里面仍然是一个小的市场。

另外说到云 ,最近上市的公司叫做New Tailx(音),New Tailx是09年的公司,致力于如何把共有云和私有云整合在一起,公司从私有云向共有云转变不那么困难。在美国前几个礼拜,美国人已经开始说从Cloud First变成Cloud Only,还离得远。中国现在状况是Cloud Maybe美国把所有监管证券金融机构把所有数据搬到网上、搬到云上,中国政府机构如何把数据搬到云上,这件事非常远。

无人机会不会替代人工? 看美国或看劳动力成本增长这是很大的趋势,很有可能发生。新的设备会不会有?Alexy/Google Home在美国是一个尝试,在国内不知道是京东还是谁会更适合做这么一个设备,搁在家里形成新的家庭中心设备。

机器人 也是一样,有个类比,我们想象的机器人是阿童木类型的机器人,能跟你对答,陪你逛街,像人一样的存在,像电影里描述的机器人。我们今天看到的机器人,前几天有一个帖子说,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机器人都像人工智障,短信接口。 机器人的形态很可能随着AI的演进,基于神经原刺激的AI,还是基于真正机器自我学习认知过程的AI,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机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无人驾驶 其实已经很快很快了,大家已经能看到非常成熟的Demo。 就算在北京能看到很多创业公司做的Demo也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这个市场更多是监管严格的市场,从主机厂监管来看,十年前没想到滴滴跟Uber的公司存在一样,忽然在几十年迅速改变行业格局,这个可能成为很大的内容。

能源、金融、医疗行业可能会更多 ,看它整体的特点,观念需要变一变。对东西拥有权有没有那么重要? 中国金融、医疗是非常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两个垂直市场,在这两个里面有太多事情可以做, 不用说到 人工智能 ,只是说仿照美国,所有18岁上大学的人群,在美国是主流的人群。在中国18岁不是主流的信用人群。当人成人之后,给他最重要的一件事给他信用,但中国不给。中国像类似这种情况在金融里面还有很多,很多主流人群,主流金融信用人群现在没有成为金融的客户。

另外还有很多,每个月挣3000元的厨师或者配菜工、理发师,刚刚搬到北京、上海大城市的新移民属于次优的客户,不说这些人的金融需求了,当然有很大发展潜力。

医疗也是一样,做了非常多的功能,这几年大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开始很多人工治疗很多辅助工作。也许十年以后能看到很多东西理所应当成为我们身边的服务,仍然有很多无法预测的东西。

开始我就说变化很大。可口可乐这个公司是个大公司,创业第一年就卖了25瓶,没人相信喝起来像药一样的东西是个好喝的东西。右上角的这个是兰博吉尼的第一款产品,右下角是丰田的第一个产品, 中间有很多变数,这个变数在那个时代有上个时代有,在未来时代也有。 刚刚倒闭的诺基亚,最早是轮胎厂,最早是不是伐木不记得了,我记得从发报机变成BP机,从BP机90年代中转成GSM公司,90年代中GSM是小标准不是大事,现在3G、4G、5G是从90年代中非主流北欧小国开始的。中间有很多转变的机会, 中间是在座创业公司成就新市场,还是活了很久的大公司灵光一现产生新的主意, 是值得讨论的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十年给大家的变化。谢谢!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熊伟铭;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2017年创业趋势华创资本 熊伟铭华创资本吴海燕华创资本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