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二十载,恒坤新材IPO注册生效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日,恒坤新材科创板IPO注册生效的消息传来,这一消息在半导体材料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走过了从传统光电膜业务向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战略转型的非凡历程。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2024年12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8月29日上会获得通过,2025年8月29日提交注册。证监会在2025年9月12日同意了公司IPO注册申请。

转型发展历程

恒坤新材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 科技 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公司成立于2004年,设立之初主要从事光电膜器件及视窗镜片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

自2014年起,公司推进筹划业务转型,并确定以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为业务转型战略方向。

砥砺前行二十载,恒坤新材IPO注册生效

2017年,恒坤新材引进的进口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验证,并实现常态化供应。

2020年以来,恒坤新材自产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陆续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实现销售,并在2022年实现自产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技术创新成果

恒坤新材的成功得益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已量产供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

量产供货款数随着产品验证通过而持续提升。恒坤新材持续开发新产品,包括ArF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等光刻材料和硅基、金属基前驱体材料均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

恒坤新材产品主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系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也是目前卡脖子情况较为严重的领域。

目前,恒坤新材已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同时随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正努力从追随替代,逐步迈向创新引领。恒坤新材的成功上市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进一步增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