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前首富,撤回一个IPO
来源: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作者:冯晓亭 编辑:吾人
又一头独角兽止步IPO。
2023年9月6日,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安能”)的上市申请材料获上交所主板受理;同年9月28日,接受首轮问询。然而,2025年9月1日,公司及保荐人同步向上交所递交撤回申请,上交所当日即出具“终止审核决定”,正泰安能的IPO之旅在历时两年后戛然而止。
图/正泰安能项目动态 来源/上交所官网融中财经截图
成立于2015年的正泰安能是光伏业内一家独角兽企业。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其中,正泰安能以440亿元估值位于榜单上,排名第128位。
按原定计划,正泰安能在沪主板发行不超过2.71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拟募资6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2亿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但如今,一切已按下暂停键。
这不是孤例。2024年以来,已有数百家排队企业终止A股IPO,在撤单潮的背景下,A股IPO排队家数也出现明显下降。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底A股IPO排队家数高达681家。至今年8月中旬,IPO在审企业296家。
在撤回材料后,正泰安能母公司正泰电器发布公告,给出了终止IPO的解释,“鉴于正泰安能业务发展较好、业绩增速快,为统筹安排公司业务发展,经公司综合判断当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分拆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接下来,这头光伏独角兽的动向值得外界关注。
01
440亿独角兽,源自A股巨头
正泰安能的故事,始于2015年。
彼时,A股低压电器龙头正泰集团敏锐捕捉到户用光伏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设立正泰安能,专注于户用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这一决策,不仅为正泰集团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也为中国光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母公司在电力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正泰安能快速建立起覆盖电站设计、开发、销售、运维的全产业链能力,成为户用光伏领域的佼佼者。
业绩是最佳注脚。2022年至2024年,正泰安能营业收入从137.04亿元增长至318.26亿元,净利润从17.53亿元提升至28.61亿元。2024年,公司户用光伏电站装机量为13.60GW,市占率多年保持行业第一,处于市场龙头地位。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不仅远超行业平均增速,也让其成为资本竞相追捧的对象。
最早发生于2021年,彼时正泰安能宣布完成10亿元战略融资,其中,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鋆昊资本作为领投方投资人民币2.4亿元,IDG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同轮参与本轮投资。此后在宣布筹划正泰安能分拆上市后,正泰安能进行了两轮大规模增资扩股行动。先是于2022年11月,增资15亿元引进投资者;同年12月,正泰电器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拟以280亿元的投前估值引入22.29亿元增资,与上轮增资扩股不同,该轮增资的出资对象云集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国字头投资机构。
于是如我们所见,在正泰安能股东名单中,除了其背后母公司正泰电器外,还云集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红杉中国、中国工商银行、江峡投资、海河投资、南网能创等多家优秀机构。
原本,按正泰安能IPO拟募资60亿元、发行比例约13.6%计算,其投后估值将突破440亿元大关。
然而,就在市场期待正泰安能登陆资本市场、再创市值神话之际,正泰安能却突然按下了IPO“终止键”。2025年9月,上交所正式终止对其主板IPO的审核,对此,正泰电器在公告中解释称,鉴于正泰安能业务发展较好、业绩增速快,为统筹安排公司业务发展,经综合判断当前市场环境等因素,决定终止本次分拆上市。
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暗藏深意。
一方面,正泰安能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2年—2024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92%、79.16%和80.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企的负债率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可能成为监管审核的重点关注事项。另一方面,随着“国九条”政策落地,监管层对分拆上市的审核趋严,尤其是对拟分拆子公司的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正泰电器选择主动终止IPO,或许是出于对监管环境的审慎评估,以及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新考量。
虽说从上交所数据来看,正泰新能IPO征程始于2023年9月,但实际上早在2022年10月,母公司便在筹划分拆上市事宜。
2022年10月,正泰电器审议通过《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议案》,同意正泰安能筹划分拆上市事宜。时隔近乎一年时间,上交所正式受理正泰安能的上市申请文件。随后,审核中心对公司进行了首轮问询,主要关注主营业务、独立性、合规经营、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等问题。首轮问询回复于2024年1月完成。然而此后,公司的上市进程却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多次更新财务数据却始终未能获得二轮问询或进入上市委会议阶段。
从内部启动IPO到决定终止,前后差不多3年时间。
而此次折戟IPO,不禁让人对正泰安能未来的资本路径产生疑问。是继续等待时机独立上市,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资产证券化?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正泰安能当下的业绩体量和市场地位,其资本故事远未结束。
02
光伏独角兽不好当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正泰安能的崛起与波折,正是中国光伏产业狂飙突进的缩影。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户用光伏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年—2024年,我国户用光伏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分别为25.25GW、43.48GW和46.52GW。
同时,随着市场对户用光伏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客户对于户用光伏企业品牌口碑、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的要求也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正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作为自成立以来便一直深耕于户用光伏领域的正泰安能,凭借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新增户用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始终保持行业第一,累计开发电站超160万座,覆盖29个省份、1900余个区县,是名副其实的“屋顶之王”。
然而,风光背后亦有隐忧。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组件价格持续下跌,户用光伏的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2022—2024年,正泰安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89%、17.54%和19.98%,虽仍高于同行,但趋势不容忽视。此外,补贴退坡、并网消纳难等问题,也为行业未来发展增添变数。如何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质量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正泰安能必须面对的课题。
回望来路,正泰安能从正泰电器的一个业务板块,成长为估值440亿元的独角兽,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这段历程,既得益于母公司的资源赋能,更离不开自身在户用光伏赛道的深耕细作。尽管IPO暂时受阻,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在技术与渠道上的积累,仍为其未来预留了巨大想象空间。或许,正如其母公司正泰电器所言,终止分拆是为了“更好地统筹安排业务发展”。
而正泰安能后续的发展方向,或许可以从公司于今年6月举办的“正泰安能十周年战略焕新发布会”中窥见一二。
彼时,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正泰安能董事长陆川做《我们这十年——正泰安能发展历程回顾》报告,回望来时路,展望新征程。“136号文的发布,代表国家充分认可清洁能源主力电源地位,我们要坚持更安全、更便宜、更友好、更绿色的能源发展方向,持续创新、降本、共赢,完成从C端分布式光伏领导者向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的战略转型。”
同在会上,正泰安能总裁卢凯介绍,未来正泰安能将以“致力于成为全球综合能源服务领导者”为愿景,以满足用户绿色低碳能源需求为目标,以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与微电网为物理基础,以虚拟电厂VPP与能源即服务EaaS为服务平台,构建新能源投资、开发、建设、运管、售电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模式。
毫无疑义,在新能源的长坡上,正泰安能这头独角兽只是暂时停下脚步,等待下一次更稳健的跃起。
03
温州前首富的“光伏帝国”
透过IPO撤回的正泰安能,不妨将目光聚焦于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南存辉。2020年,南存辉以235亿身价,登顶温州首富,如今虽温州首富之位易主,但南存辉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1963年,南存辉出生在温州乐清柳市镇一个贫苦农家,13岁因父亲受伤辍学,在街头修鞋谋生。补鞋摊前,他听来往客商说起“电器能赚钱”,便把白天挣的钱晚上拿去倒腾起按钮、线圈,四个月挣到第一笔35元“工业利润”。1984年,他和同学胡成中各凑1.5万元,在自家阁楼办起“求精开关厂”,靠一台旧冲床和一本《低压电器原理》切入赛道。1990年温州打假风暴中,他因率先贷款30万元建起温州首家民营低压电器实验室而幸存,并顺势与胡成中分家,1991年注册“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开始用“加法”聚合柳市38家散小作坊,奠定今日正泰的雏形。
1994年,正泰集团挂牌。“做人要正气,做事要泰然”——这便是公司名“正泰”一词的由来。2010年,历经26年长跑的正泰电器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A股首家以低压电器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但南存辉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一味发展制造业很难生存,因此早在正泰电器上市前,南存辉就将目光放在了光伏产业。
2006年,南存辉谋划的转型之路正式开始,正泰投资3000万美元进军光伏产业。彼时,很多人质疑正泰这种做法是否偏离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电器行业,但南存辉却说,这是企业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做新能源,我们不是觉得能赚钱,而是我们考虑到未来能源格局的优化,清洁能源必定是一个大趋势。”
2009年,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成立,这是一家B端光伏组件的生产销售公司。并且在2022年9月,正泰新能装机量规模达11.11GW,一举成为首个电站规模超10GW的民营企业。在《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正泰新能以估值130亿元在总榜上位列693名。换言之,南存辉手握两家独角兽企业。
从早期开发太阳能电池,到转型太阳能电站,再到以电站投资带动光伏产品等系列布局,南存辉正把上市平台作为“母巢”,孵化更锋利的光伏“子弹”。
南存辉的资本逻辑并不复杂,用正泰电器这个A股平台提供品牌、资金和供应链担保,把各光伏环节养大后分拆独立融资,既降低母公司负债,又放大集团整体市值。
四十多年来,正泰始终坚持立足实业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构建了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三大板块,现已成长为国际先进的电力与新能源设备提供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并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从昔日补鞋匠到手握两个独角兽、一家百亿巨头,南存辉用四十年把“小生意”做成“大时代”,虽然正泰安能折戟IPO,但南存辉的光伏故事,才刚刚进入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