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通用难题!首个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研究成果发表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脑机接口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周志涛团队、脑虎 科技 陶虎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陈亮团队联合完成:基于脑虎科技研发的一款具备广泛兼容性的通用型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不仅实现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还创造性地破解通用性难题,搭载高兼容脑机操作系统,可精准意念操控20多种数字/物理设备。在相近训练时间下,其信息传输速率(BPS)表现与马斯克旗下Neuralink此前公布的受试者水平相当。

破解通用难题!首个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研究成果发表

该系统采用半导体微纳制造工艺制成超柔性、高密度的256通道μECoG电极阵列,其密度高达64通道/平方厘米,较传统ECoG电极提升64倍。超薄网状记录区可紧密贴合大脑皮层,确保信号高保真采集,加厚引线区则保障了长期植入的机械稳定性,再搭配定制化钛合金防水密封外壳与低功耗处理单元,最终实现“高通量、高分辨率、低侵入”的三重技术突破。

破解通用难题!首个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研究成果发表

图1:脑虎科技研发的超柔性、高分辨率μECoG脑机接口系统

基于该系统,研究团队开展了长达203天的动物实验,充分验证了该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值得关注的是, 这是首次利用 MEMS 高通量、高分辨率柔性脑机接口开展的长期植入临床研究,为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的临床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究成果另一核心突破在于 成功破解脑机接口 通用性 难题 ,可广泛兼容20余种外部设备,实现精准意念操控。受试者在临床试验中累计完成25412次训练任务后,最高比特率达4.15比特/秒,与马斯克Neuralink受试者水平相当。通过XessOs脑机操作系统,受试者成功实现了对大型复杂 游戏 、智能轮椅、智能家居和各种APP等多场景的意念控制,充分展现出该系统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破解通用难题!首个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长期稳定植入研究成果发表

图2:动物实验和短期临床试验

相较于现有主流技术路线,这款基于μECoG电极阵列的通用型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兼具高分辨率、长期稳定性与低侵入创伤等多重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运动重建、语言重建等多种临床场景,未来有望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家用级”解决方案,助力他们重新获得自主生活能力,更有质量地生活下去。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系统性能,积极推进技术转化,加速临床落地进程。此外,团队也期待该系统能为神经编解码机制等基础研究提供有力工具,进一步推动脑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