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联参与制定消费级SSD团体标准正式出版! 以“高可靠”引领行业提质增效与用户体验升级
在AIPC爆发、数据价值凸显的当下,存储设备已超越简单容器,成为智能体验基石,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乎用户效率与资产安全。然而,消费级SSD长期缺乏统一权威的可靠性标准,使厂商缺乏质量对标依据,用户亦难以量化评估产品耐用性与数据安全,制约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联合忆联、联想等多家企业共同制定的团体标准——《消费级固态硬盘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规范》明确了消费级固态硬盘在产品寿命、极端环境适应性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可靠性技术要求。此次发行标志着该团体标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将有力推动消费级存储行业整体可靠性水平的提升。
健全行业标准化建设, 让消费级 SSD 有标可依
凭借体积小、速度快的特点,固态硬盘(SSD)已成为当下主流PC的标配。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2.6亿台,也带动了消费级SSD的需求增长。然而,相关可靠性标准的建设却未能跟上市场步伐,一定程度制约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厂商质量对标 困境 : 各SSD厂商采用的可靠性验证方法与流程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客观参照体系,导致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质量保障机制难以有效建立。
用户选购 决策困难 : 现行标准体系的缺失使得终端用户在采购决策时也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评估维度缺失:缺乏可量化、可横向对比的客观评价指标。
二是存在风险隐患:产品优劣难以准确判别,数据存储安全性与使用体验存在潜在风险。
《规范》的出台直击以上痛点,真正实现了让消费级SSD“有标可依”。 《规范》明确了涵盖硬盘寿命、MTBF、数据保持等18项核心指标的全面可量化技术基准,不仅详细描述了验证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还细化了各项试验需达到的性能指标,这将进一步规范SSD厂商对产品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测试验证方法,推动行业提供更安全耐用、质量可靠的产品,从而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以 严苛测试 铸 品质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忆联作为消费级SSD市场的早期开拓者,以雄厚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研发测试体系,有力保障了行业标准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领先
的
研发
测试
硬件
平台
:
忆联建有1000平方米的消费级实验室,配备笔记本电脑、Chromebook等多样化终端设备,以及高低温冲击机、协议分析仪、数字采集仪等先进检测仪器,为测试验证工作提供了科学严谨的硬件保障。
完善 的 端到端 测试体系 : 忆联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试体系,从概念设计到开发验证直至产品发布,贯穿硬件、软件、系统及可靠性等全维度测试。通过构建多场景、立体化的测试环境,在性能、功耗、兼容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核心的可靠性验证方面,忆联建立了严苛的测试标准,重点覆盖介质特性、硬件设计、制造工艺、机械强度及环境适应等关键领域。依托Hardware Bias Test、RDT、MST、ELT等专业测试方案,确保产品长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数据存储体验。
正是基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忆联在2024年接连推出了包括AM541、AM6C1在内的多款高性能、高可靠性CSSD主力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产品品质更经受了权威机构严苛的测试考验—在中国散列中子源开展的可靠性测试中, AM541成功通过百万倍大气中子辐射的极限挑战, 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该级别中子测试的消费级SSD,充分彰显了产品的卓越可靠性。
中子测试环境实拍
当前,AI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持续驱动着消费级SSD市场扩张,用户对高性能、高可靠产品的需求也愈发旺盛。忆联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与严苛的测试验证体系,不断推出更智能、更可靠、性能更佳的存储解决方案,让每一次数据存储都安心无忧,为蓬勃发展的数字 经济 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质效与用户体验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