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申即获,TCL科技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9月16日,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TCL 科技 以“极致、领先、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同时成为广东省与大湾区唯一获奖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TCL科技首次申报中国质量奖,便从500多家受理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该奖,体现出评审专家对TCL科技质量管理模式的高度认可。

首申即获,TCL科技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于2012年设立,已开展五届评选表彰活动。中国质量奖旨在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首申即获,TCL科技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极致、领先、协同”

据了解,“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由TCL科技在质量强国战略牵引下提炼而出,致力于成为泛半导体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

“极致是领先的路径,领先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整个产业链质量提升的推手。”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通过极致运营、创新、管理,实现效率、产品、生态的领先,在全产业链多层面协同,驱动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始终贯彻‘全员质量、一次做对’的质量文化,坚持‘零缺陷’的质量理念,提高产业质量水平。”

具体来看,“极致”包含极致运营、极致创新、极致管理。在极致运营方面,TCL科技以战略驱动运营,推动数智化转型,提升运营质量,并构建“五横三纵”管理体系。在极致创新方面,TCL科技在组织维度建立“全周期、全覆盖”的研发机制,在产品维度建立“全链条、端到端”的产品创新机制,在产业链维度建立“政产学研用”跨域协同创新机制,在管理维度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创新激励措施。在极致管理方面,TCL科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质量提升覆盖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改进,共同提升质量水平。

“领先”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TCL科技从效率领先起步、逐步实现产品领先、生态领先。效率方面,TCL科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发挥规模效应、持续改善人效,持续提升效率。产品方面,TCL科技在19项关键质量指标取得行业领先。产业生态方面,TCL科技构建产业生态集群,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深化客户战略合作,积极发挥链主主导作用。

“协同”是质量的推手,包括“客户协同”“产业链协同”“环境协同”。客户协同方面,TCL科技通过授权经营制度,保障各方利益趋于一致,加速多方协同,提升客户响应速度。推动产业链协同方面,TCL科技重构核心业务模式,将数智技术导入运营主流程,建设产业链协同基础设施,构建开放式创新合作网络。引领环境协同方面,TCL科技主动考虑环境利益方的价值诉求,将ESG战略作为关键抓手,构建多层次绿色创新战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聚焦AI,提质增效

在“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中,AI与制造的深度融合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助力生产效率提升与产品质量保障。

例如,TCL华星在面板生产中应用AI智能检测系统,精准监测生产过程,提升产品良率,并通过智能优化设备运行参数,使生产效率提高70%、产品Cpk(过程能力指数)改善11%。TCL中环则借助深蓝AI模型,将技术平台与智能生产线深度整合,提高产品一致性和品效,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开炉成本对比2024年底降低21%,人机比环比2024年提升12%。

首申即获,TCL科技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此外,TCL科技将数智化技术与制造转型相结合,实现少人化、智能化的柔性制造。在半导体显示产业,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达全国最高水平,深圳t1产线产能较原设计提升60%。在新能源光伏产业,拉晶单炉月产量较行业高30%,单人远程操作炉台384台,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今年6月,TCL华星发布星智X-Intelligence 3.0版本。作为显示领域首款强推理垂域模型,星智X-Intelligence通过高质量的行业数据,淬炼显示领域“资深专家”,多模态Issue解析能力超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水平,实现在制造、研发和运营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在高质量生产制造方面,通过智能算子的协同联动,视觉检测环节与图像识别算法能够精准捕捉细微缺陷,使漏检率下降85%,数据处理环节实时优化参数,推动良率提升0.2%,修复环节由智能算法全程控制,稳定性超95%,达成高质量、智能化制造生产。

目前TCL科技已在工业AI领域联合行业伙伴积极布局,比如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智能中枢。未来TCL科技将以AI为总体技术战略, 投资 建设AI算力中心、工业大模型和AI服务平台,将AI与生产制造及产品技术研发深度融合。

加快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驱动下,TCL科技布局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领域,逐步发展为泛半导体科技制造产业集团,极大助力“中国屏”“中国光”“中国芯”的发展壮大。目前TCL科技在部分产品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如TCL华星电竞显示屏及LTPS笔电、LTPS平板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TCL中环光伏硅片市占率全球第一。

“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的运用已取得较好 经济 价值。以TCL华星苏州t10产线为例,自2021年并购后导入该模式,月产能提升16%,良率从95%升至99%,成本下降超15%,年净利润率提高17%;此外TCL华星11世代线t6、t7产线月均良率也从97.5%提升到98.7%。

在科技创新方面,“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加速推进技术成果落地,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截至2025年8月底,TCL科技累计申请专利近8万件,其中PCT专利15938件。在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TCL科技专利申请量达2913项,位居全球第二。

图4.jpg

以TCL华星印刷OLED技术为例,其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全球进入商用阶段的显示技术,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覆盖设计、材料、工艺和设备各个环节,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在这项极致精细的工艺中,1毫升的显示材料墨水需要分成10亿滴,每一滴都必须精准无误,同时还要确保铺展、干燥后完全均匀。2024年11月,TCL华星实现印刷OLED量产,并发布首款专业显示屏,目前产品矩阵正逐步拓展至 手机 、平板、笔电、显示器等大众消费电子领域。

而TCL中环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领军企业,率先推出并实现了G12大尺寸硅片的量产,累计出货超过200GW,引领光伏行业步入6.0、7.0及N型高效时代。另外TCL中环在光伏组件领域完成了完成了BC、TOPCon、叠瓦等多条技术路线的产品布局,组件产品实现了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光伏项目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数千万人的用电问题,更有力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图5.jpg

此外TCL科技不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投入,累计投入超过80亿元,建成质量实验室80个,7个实验室获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其中半导体材料实验室是硅片领域国内唯一一家获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

TCL科技质量管理模式目前已推广到生态链内超过2000家企业,通过工业软件赋能助力跨行业跨领域产业升级,其中细分产业超过20个、大型科技制造企业超过50家。

质量兴则企业兴,质量强则制造业强。未来,TCL科技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全面助力质量强国建设,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