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挤满储能赛道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投资人挤满储能赛道

来源: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陈渝津

一场极限拉力赛。

储能到底有多火?最新轰动一幕是4月初,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一家储能超级工厂。

大多数投资人已经形成了共识:这一条超级赛道。正如《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提及,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理想场景下,两组数据分别为138.4GW和60.3%。一些机构甚至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0万亿元以上。

何为储能?顾名思义,储能就是将能量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类似于一个大型“电力仓库”。储能应用范畴十分广泛,日常生活中的便携式移动电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站的超大型电池组,都属于这一领域。

蓦然回首,这一条崭新赛道不过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已经挤满了VC/PE投资人。

01 VC/PE投疯了

在创投圈,储能热度居高不下。

投资界VC情报局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储能行业融资事件108起,亿元级别的融资案例屡屡出现,也不乏冲出万众瞩目的独角兽。

投资人挤满储能赛道

最新一笔大额融资就在今年4月。投资界获悉,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融科储能”)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大连金投、老股东熔拓资本及其他多家投资人跟投。

成立于2008年,融科储能最初依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团队与技术起家,公司致力于高性能钒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服务于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2022年10月,融科储能与安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启动IPO筹备进程,这意味着大连将迎来一个钒电池龙头IPO。

投资人挤满储能赛道

纵观全国各省市,广东的储能融资最为火爆——第一个便携式储能IPO在此诞生。2022年9月,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宝新能”)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开盘市值超220亿元。

这是一个南下闯荡的故事。华宝新能创始人孙中伟,山东人,早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在老师的建议下南下深圳寻机会。在深圳华强北里,他凭借着小小的充电宝起家,后来转身杀入便携式储能赛道,把产品卖到了美国、日本等海外国家,一年进账23亿元。曾经的华强北打工仔,如今干出了一个市值200多亿的IPO。

眼下,几乎所有VC/PE都在投新能源,而储能是机构重点布局的领域。因此,我们看到一个热闹的融资景象——一笔笔大额融资接连诞生。

去年10月,海辰储能完成超20亿元的B轮融资,背后集结了一支庞大的投资军团,包含了农银国际、建信股权、经纬创投、峰和资本、日初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稍早前,深圳冲出一只储能独角兽。用户侧储能公司德兰明海于去年9月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0亿美金级别。从2021年至今,德兰明海已收获5轮融资,投资方汇聚了源码资本、中铝浙江君融基金、鲲鹏光远、达晨财智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产业内知名的头部战略机构。

更早一些,远景能源陆续斩获超10亿美元Pre-A轮融资和2.1亿美元A轮融资,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春华资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并在去年跻身独角兽行列。

储能赛道正在批量制造独角兽。

02 产业基金排队设立

各地产业基金也发力了。

不久前,广东省出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设立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建立早、中期创投和重大产业项目让利机制。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去年7月,长沙先进储能产业投资基金落地湘江基金小镇,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母基金规模60亿元),由长沙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将主要围绕长沙市先进储能产业进行投资。

同月,安徽设立母基金规模达50亿元的碳中和基金,基金将重点投向以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以储能、综合能源、清洁处理、循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环保产业,以低碳、零碳、负碳及新能源技术、新装备为代表的能源科技与碳科技等领域。

另外,厦门也迎来一支储能产业基金。峰和资本联合重庆铜梁区政府与厦门海辰成立总规模11亿元的储能产业基金,基金将聚焦新能源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项目,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重点对电池产业链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这也深刻影响到创投生态圈。4月份,三行资本三期基金20亿关账,基金聚焦泛半导体及储能产业链投资,主要投资半导体显示、光伏、半导体、储能四个领域的材料、设备和器件的创新引领与国产替代投资机会。

“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储能产业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难看出各地追逐储能产业发展红利的急切心情。

03 打响储能争夺战

于城市而言,储能是一场新兴产业争夺战。

早在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标准体系、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

而地方层面,今年3月,广东省发布《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去年5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加快环京调峰电源点建设,推动燃机深度调峰改造,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到2025年,本市形成千万千瓦级的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电力应急资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

7月,《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出台,《方案》指出,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发挥新能源微电网、智慧减碳虚拟电厂等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光储直柔等智能电网应用。推进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向高压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大容量长寿命安全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装置应用。做强智慧能源服务,推动光伏储能微电网技术、电池人工智能技术、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应用。

8月,《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按照“统筹规划、开放多元、市场主导、安全规范”的原则,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左右,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和灵活调节能力,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实现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储能项目遍地开花。但现实也摆在眼前,当前储能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我国电网基础较完善,可以实现全国统一调度电力,然而便捷的电力输送通道导致储能利用率依然不高,成为阻碍储能发展的间接因素。另一方面,储能成本仍高于火电等传统项目,通过技术成熟来降本增效尚需一段时间。

同时,储能标准不统一与电价机制不完善也是储能产业发展的绊脚石,这使得国家一直未能出台统一的补贴标准。地方政府虽有各种补贴措施,但往往会附带招商引资等各种目的和条件,整体来看补贴较为分散,且数量和金额较少。

然而,这场能源变革大幕下的极限拉力赛早已开启,在万亿市场的吸引下,赛道上的车手们争相竞逐,跑出一只只超级独角兽,冲出一个个IPO。

能源结构正在被重塑,新机会大量爆发,谁也不甘落后。这也是为何我们最近两年看到,几乎所有主流的投资机构都投起了储能产业链。这是一场攸关未来、攸关命运的战役。

文章评价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