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险中求,风控怎么做?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其实不光是投资并购,任何风控策略实际都应该是动态的,追求的是一个平衡。


任何事都不是非左即右,非黑即白,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更没有绝对合适的风控标准、内控制度。


一切都是动态变化的,而咱们要追求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那天我说,咱们搞一个项目,具体要采取什么风控策略,是激进一点、是保守一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四个点。


事、人、掌控力、时间,这四个点,综合判断,才能得出你要采取什么风控策略。


1. 事


就是这个项目本身的风险,它的产业链长短、资金压力、账期、商业模式、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杠杆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靠尽调有个判断的,你会有个结论,就是它这个商业模式成不成立,赚不赚钱,能赚多少?难度大不大?


其实很容易判断的,项目就是分高风险和低风险,更分难易的。


有些项目甚至处于灰色地带,有违法风险,但不代表就要杜绝,完全可以参与,只不过,你要把这个因素考虑在里面。


2. 人


就是参与项目的这些人的风险。


事咱们判断完了,那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干,就是不同的结果啊。


可能一个低风险的项目,让他一干,成高风险了,很正常。


所以咱们得研究人。


分两种,一种是关于专业能力的判断,这个专业能力包含他的技术、他对团队的影响、对公司的治理、对商业的认知等等。


另一种是团队关系,信用、个人情况等。


他可能一切都很好,顶级商业水平,但他赌、毒,等等诸如此类,明白吧。


我这个例子偏激,但就是这么个道理,就是你要关注他的个人情况,他个人的风险,就是会牵连到你。


任何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背后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你们不要单独地去看。这个人,你要了解他的一切,形成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


3. 掌控力


就是你们对这个项目的掌控力,控制能力,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策略。


这体现的是投资人的行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这放现在听着都新鲜,但是正常来讲, 一个合格的投资人,应该具备接盘能力。


就是这个项目交给他运营,他能接得住,甚至扭亏为盈,走向辉煌。


他应该在行业内有深厚的资源,他应该是这个目标行业的大佬,曾经有过辉煌的战绩。


这才叫赋能,不是上个系统,介绍个上下游,介绍了半天最后就是拼缝。


你想想什么叫掌控力,就是他忽悠不了你,你比他还懂。


只有这样才不会像现在似的,存在大量的信息差,信息滞后,这么被动。


当你是行业大佬的时候,就算不参与项目的管理,你对这个项目也是有掌控力的,因为你扫一眼全看得懂。


所以 投资机构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越专精越好 ,根本也不应该有这么多投资机构、投资人。


要足够聚焦,才能在一个行业深耕,有影响力,甚至可以制定规则,然后才能谈投资,谈孵化。


现在很多投资人连500人以上的公司都没呆过,更没做过中高管,不懂经营管理,因为他是职业投资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没实践过啊,他能有掌控力吗。


所以信我的,你要想不鸡肋,就别太早进投资机构,走到最后,很容易华而不实。


说白了,所谓职业投资人,就是做资金业务的。


那咱们一样,都是放贷的,哈哈,放贷的没什么不好,最起码不自己骗自己。


这是能力方面哈,还有就是条款条件嘛,就是你能拿到多少权利。


你有这个能力,还要有对应的权利。


这个也是,不同的情况咱们用不同的风控策略。


也许事风险高,人也一般,但是你牛逼,掌控力强,权利也拿得多,能主持大局,那这事,咱们就可以玩。


4. 时间


就是你参与这个项目的时间周期,或者说你拿这个资产,准备持有多长时间。


这个很多人也忽略了。


一定要考虑时间啊,一切都会变的啊。


你拿的时间长和时间短,一定是不同的策略啊。


咱们眼下判断这个事行,十年后呢?还行吗?


眼下判断,这些人行,十年后呢?还行吗?人是最善变的啊。


一切都在变,市场、经济、技术、项目的发展情况、个人情况,一切都在变。


那你就要考虑啊,衡量啊,短期,咱们可以赌,可以先进先出,跑得快。


长期呢?咱们还能赌吗?赌人性?人性最经不住考验了。


时间一长,变数就多,你看看企业里各种改朝换代、二代接班,都会伴随出现很多问题的。


这就跟那天我说拿黄金一个道理,你目的是炒,是交易,那无所谓,你买数字、买纸都行。


但你如果目的是长期的资产配置,那你就要拿实物,不要赌任何东西。


想清楚到底拿多久,什么策略,半路能不能变?能啊,你风控策略跟着变就行啦。


时间长了,事会变、人会变,你也会变。


就是你的掌控力也会变,曾经你控制得住,10年以后呢?未必吧?


明白了吗,要考虑时间周期!


基于事、人、掌控力、时间这四个点的情况,去决定你用什么风控策略,怎么谈条件,怎么还价,要什么,舍什么。


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绝对对错,都是动态的,你根据情况去选择就好了。


这四个点,如果按重要性排序。


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掌控力,其次是事、其次是时间、其次是人。


这只是我的个人偏好,因为我的逻辑就是,不懂就搞不了,就挨忽悠,挨骗,就会被动,就会失去主动权,就会失控,受制于人。


人其实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不管是人的能力,还是人性。


实际上掌控力不仅包含对项目的掌控,也包含对人的掌控,这是另一种顶级的能力了。


那你看哈,你基于这四点综合考量以后,选择了一个风控策略,然后就是一成不变的了吗?


不是吧?


时间在走,一切在变,那你的风控策略,也要跟着变。


实际上不光是风控策略,你的一切制度都应该跟着变。


可能5年前,你的筹码是那个价,5年后就不是了,可能多了,可能少了,因为市场变了,生产资料变了,生产方式变了。


就像人工一样,你看看这30年,一会值钱,一会不值钱,在这里值钱,在那里不值钱。


所以你要调整,要追求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只有一直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你这个项目风险才小。


这个世界能维持稳定,一方面靠的是秩序,另一方面主要靠的就是平衡,因为秩序是用来维持平衡的。


实际上,咱们做尽调,就是基于我以上说的四个点,去调查论证,调查人、论证事、算算账、衡量一下风险、数数自己的筹码,探探对方的底牌底线。


记住,永远可以赌,可以富贵险中求,可以刀口舔血。


但一定要清醒地赌、求、舔,要知道风险在哪,底线在哪,赌多大,而不是闭着眼瞎赌。


别用一句“投资有风险”骗自己。


你们可以拿这四个点回去给你们的风控培训了,这就是上个月我们给国资机构培训的基础逻辑,就这么简单,没什么复杂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匹夫老六说财税 ,作者:匹夫老六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