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职场的80后,整顿年轻人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七拐八拐,80后今年又突然成了职场上的香饽饽。


最近一段时间,偶尔有圈内的朋友,托我帮忙找营销人才的时候,都会叮嘱一句,年纪不用那么苛刻,80后最好。


我认识的一群失业80后公关们,今年都陆续重新回归职场,现在又开始风生水起。


但是,就在去年,每次我给一些大厂公关一号位推荐80后的时候,大家还会犹豫年纪是不是太大。


很显然,很多企业意识到,经过了几年的毒打,80后,职场二次成熟了。


曾经中小厂的80后总监甚至副总裁,坚持了两年的面子工程后,最终还是妥协去了大厂做基层。


当薪资和预期降下来之后,80后原来是最好用的一群韭菜。


内卷是一个褒义词


他们的三大优点,热衷于内卷、反向情绪喂养、产出稳定,翻译成人话就是,社牛搞关系、让老板感觉爽、干活像头牛。


直接完爆年轻人,整顿了职场。


一位西二旗资深老VP表示,内卷不算是贬义词,现在甚至可以说是褒义词,老板们就希望大家内卷。


在他看来,团队里多点80后,挺好的,这群人起码能让团队竞争起来。


你要知道,00后最鄙视的就是内卷,尤其是他们认为的办公室舔狗,但是结果是什么?就是工作没有任何沟通,你安排的时候,00后就会嗯、好的、知道了,然后给你交付的时候,一堆问题,而80后内卷的表现,就是主动来你办公室找你不断沟通,然后主动召开会议, 你说这是工作技巧也行,说是爱表现也行,但是这在职场上,就是领导喜欢的过程,就算结果一样,起码领导会觉得这位同事尽力了。


很多80后媒体人和公关,在组织里,扮演的角色,都是情绪压舱石,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老板还有发脾气的余地,毕竟80后早就习惯了老板们的怒吼,不会,00后一般,椅子一摔,直接裸辞。


现在80后变成了管理者用来对抗00后任性的筹码,你不干,有人干,而且比你们干的更好。


很多自媒体公司,每个月热衷于完成任务的,永远都是80后的作者,然后身后是一群要死不活说自己没灵感的00后。


另外,80后的职场老白兔很多,他们在内外,都热衷于搞关系。


腾讯某下属公司内部,有一位知名老好人,每天下午在办公室给同事们买下午茶,几乎人人都说这位同事好,同事自己出钱搞办公室氛围,加强互相交流,这并不是坏事。


对外也是一样,上地某大厂媒介总监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媒介,每周起码能出去见三个以上的媒体老师,而很多自媒体的老板,也希望自己的作者或者商务能出去见三个以上的公关老师,很多年轻媒介和作者,因为社恐,就裸辞了,而80后的社牛们,心想可以公费请客喝酒,简直再爽不过。


前段时间,去参加双11的活动,一个自媒体的女孩子,就在嘉宾和专家入口处,挨个加微信,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很low,但是在场的几个自媒体老板就连连称赞,说这才是媒体行业的稀缺人才,他们公司的年轻作者参加活动,基本来了就跟没来一样。


而且,80后的社畜们,还能反向PUA老板,给老板提供情绪价值。


00后会把领导当作敌人,80后会把领导当作护身符。


对抗职场焦虑的最优解,就是给老板画饼,这是一位失业后,创业失败,又去大厂工作的80后公关人告诉我的职场圣经。


一位车企大姐跟我说,老板都在哄着年轻人干活,我们却在哄着老板给活干,年轻人都是离老板越远越好,我们就是能越贴近老板越好,这就是我们的价值,你说有个饭局应酬之类,年轻人跟着老板去,基本上就是个木瓜坐在那里,我们过去,就是妥妥气氛组,把客户喝开心了,还能把老板安全送回家。


最核心的是,80后能够确保工作交付的稳定性,上手就能干,培训和教育的成本几乎为零。


职场要尊重岁月的优势


别的行业,我不敢说,但是目前在公关与媒体行业,我正在看到一种新的趋势,老同志回归靠谱,年轻人继续任性。


媒体方面,AIGC的出现,对于00后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00后是习惯用互联网工作的,他们写稿子习惯性编稿,而不是采访,所有的年轻记者都习惯于写稿之前,先去找资料,而80后往前的老记者们,都是习惯性先去实地采访。


我甚至遇到过,在网上给你抄别人的采访,冒充自己采访的,去小红书上编造故事的,去知乎上抄袭人家观点的,但是踏踏实实愿意去采访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但是,AIGC的出现,对于编稿子的年轻人,是致命一击,因为人工智能编稿子的能力比人要强很多,而且逻辑性更好,速度更快,还没有错别字。


人类在媒体新闻方面,对抗AIGC最后的筹码就是采访 ,所以今年好几个之前吊儿郎当的老同志们,看到了机会,又回归了,而且成功涨价,越来越吃香。


我们作为乙方公司,也发现,年轻人东拼西凑写的稿子,交付甲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媒体老龄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关的老龄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匹配结果。


我见过无数的00后小姑娘,拒绝去维护60后油腻大叔的案例,恐惧、尴尬且无语。


而同龄的老同志们,在一起可以整晚整晚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当年张三怎么敲诈的李四,王二麻子怎么把张三的女朋友给翘了,李四怎么反水王二麻子,写了内部举报信。


最重要的是,老公关还有一个优势,脸皮厚,可以刷脸。


而很多有远见的公关一号位们,也看到了这个趋势,之前无比痛恨老同志的老同志们,开始转变思维,发现团队里,还是要有几个老媒介负责老媒体。


我以前总是跟很多年轻的媒介小姑娘说,你们这是青春饭,要想着怎么转型,现在我觉得可以收回这句话了,媒介可以干到退休。


过去几年,年轻就是资本的理论,在我今天看来,正在失效。


年纪、产出和管理成本之间的性价比,才是永恒的真理。


压力决定一切


80后和00后,在职场上的不同表现,本质上是生活压力的必然结果。


这种结果,没有对与错,00后有00后任性的资本,我也不喜欢职场上的情绪失控,我也不喜欢办公室的过度内卷,更不喜欢老板没日没夜的工作骚扰。


但是,一切的幸福和开心,都是建立在增长之上的,增长可以产生容忍度,下滑就会传递寒意。


前些年,我们看到阿里的同学们,赚的盆满钵满,在办公室里肆无忌惮地摸鱼,M5见面就聊怎么雇保姆,但是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又累成狗;现在大家又都羡慕字节和拼多多的同学,赚的多,福利好;你在一个上升期的公司里,一切都是上升的,这是必然的结果。


我自己能看到的一个明显趋势是, 明年中小型公司,对于哄着年轻人干活这个事,可能会从底层,发生逻辑变化。


年底,创业型公司的小老板们,一聚会,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明年怎么优化组织结构,扩大利润,潜台词是什么,懂得都懂。


很多自媒体和公关公司的老板们都想通了,哄着年轻人干活,是一个伪命题,受罪的是自己。


年轻人居多,气氛其乐融融的创业型公司,我也认识几个,我跟他们的老板交流后发现,这些管理者,基本都是保姆式管理模式,下午提供奶茶派对,没事找你聊天鼓励打气,然后舍得分钱。


但是,这一类公司的结局也很雷同,老板到了年底一算,几乎公司没有利润,基本就是给社会做贡献,自己辛苦一年,白干一年,现在又没有做规模融资上市这么一说了,那么平庸的创业者们,创业图个啥?


2022年,公司12个人,公司营收1000万,每天开会,管理成本很高,净利润150万;2023年,把人缩减到3个人,经常旅游、打球,几乎不开会,营收500万,净利润250万。


这是我身边一个真实的案例,当中小企业主,开始算这笔账的时候,用工双方,是不是都该反思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是小微企业主的野心太大?还是年轻人们不思考自己的价值?


结论一定是互相抱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一口老炮(ID:yikoulaopao) ,作者:炮哥被人注册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