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 | 一文带你读懂账号体系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经手过诸多项目,行业各异,类型各异,但却有个共同点:均涉及到账号体系,看似不难,但 深究 起来,却也值得 思考细细品味

于是乎,便有了这篇文章。

阿境 这次将从里到外仔细 剖析 ,从概念类别到设计方法,来讲讲 关于账号体系的那些事

文章篇幅较长,奉上本文导图。(如下,点击可查看大图)

万字长文 | 一文带你读懂账号体系 一、账号体系的概念及价值


账号体系是用户在 各平台上的通行证

平台给与用户可持续的服务,用户在平台上获取价值,中间的媒介,便是账号体系。

万字长文 | 一文带你读懂账号体系

阿境将其理解为维系用户与平台之间的枢纽。

注:本文中,账号=账户,二者概念一致。

我们都知道, 产品的最终服务方是“人” ,那么,人拿什么来证明,我是这个产品的服务对象呢? 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去银行的时候,银行让我们开“户”,提供了身份证,办了银行卡,卡号为6367********6318,那么,银行卡便是我们的账户;我们去屈臣氏的时候,结账时让我们办个卡,提供了手机号,办了会员卡,卡号为QCS3***3,那么,会员卡便是我们的账户。

在这两个例子当中,身份证跟手机号都是我们在这个世上 唯一的标识 ,可以 作为注册账号的凭据 。而我们提供了 个人的唯一识别码 (例如身份证、手机号等)后,不同的平台,将其转换为平台用户唯一的标识码(例如上文提到的银行卡号及会员卡号等)。

那么,有了账户,我们便可 凭借着“通行证”在平台上获取服务

账号体系存在的 价值 在于:

  • 提升系统的 持续迭代 能力,为后期产品扩张预先铺垫;

  • 加强账户相关 功能模块的可行性 ,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 账户融合能力提升,产品 生态圈布局一站式 账户通行证;

并且,随着产品周期的逐步递进,账号体系的长尾价值会日益明显。

二、账号体系的需求分析

账号体系在对于用户与平台的意义在于, 保障用户使用产品服务,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满足企业的商业需求。

那么,账号体系的 需求点 在于何处?

①用户的信息可被证实(如邮箱确认,手机验证码确认等),保障用户的真实性。

②一个人有多个手机、多个邮箱、多个第三方账号,但其拥有者均为同一个人,需要将其合并为同一个账号,即保障用户的唯一性。

③用户手机可能更换,存在手机号被注册情况,需解绑旧手机号同时绑定新手机号,即保障用户账号的账户安全性。

④用户进行交易服务时,采取的保障措施,即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性。

⑤用户采用第三方登录时,同时搭建自身的账号体系。

......

以需求的强弱来说,账号体系又可分为 强需求弱需求

账号体系在对于社交类、互动类的产品来说,是重中之重,为 强需求 。账号体系是一切产品功能的基石,这类型产品,大多需要互动,建立用户数据等,那么就需要账号体系的搭建及维系。在这当中, 账号体系展现的是核心价值,通过记录用户自身各类数据,将用户利益关联在其账号下,提供可持续的服务

而对于工具类的产品,账号体系相对来说则是 弱需求, 无账号体系也可正常运作及使用,但有了账号体系,可更加精准的进行后续的用户画像建立,前期可能不重要,后续在进行更多版本迭代的时候,便可能派上用场。在这当中, 账号体系展现的是扩展价值及商业价值,通过沉淀的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更高效的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 账号体系是为了解决用户信息唯一性、真实性、安全性的问题,于所有产品而言,账号体系并不是必备的,其搭建时间可在产品规划前期也可在产品规划后期,取决于产品类型。

三、账号体系的类别及历史渊源

账号体系分为多种,从互联网发展至今,可归纳为四种, 自定义账号、邮箱账号、手机号账号、第三方登录账号

万字长文 | 一文带你读懂账号体系

1、自定义账号

自定义账号为“账号+密码”的形式,一般账号为用户自行定义,是比较久远的的账号体系。 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前期,各大平台尚未建立,且智能手机还未出世,使用平台均为PC端,则账号需用户自行拟定。

缺点 的话,相信经历过的伙伴记忆尤深,经常拿着个小本子记录着不同的账号密码。QQ一个,某游戏平台一个,某社交平台一个......若设置得不同,则 增加了用户的记忆负担

放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则较为适用,而对于现在如此多的平台, “账号+密码”的方式已经开始慢慢逐步被替代

2、邮箱账号

在互联网蛮荒时代的过去,为了 解决“降低用户记忆负担” 的问题,适逢各类邮箱盛行,QQ邮箱、网易邮箱、新浪邮箱等各大巨头争相抢占市场, 邮箱已成为当时用户的常用工具 ,记忆难度远比随意取得账号名更为简单,所以被用以“邮箱号+密码”的登录方式。

而邮箱作为注册方式, 优点 是像对于自定义账号的体系,邮箱更能够 降低用户记忆负担缺点 也很明显,邮箱的 认证环节较为冗长 ,需要打开邮箱接收邮件并确认,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流失用户。

且在以往,PC端占据主导,如今,移动端占领大半江山,大多数用户不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个邮箱应用,那么, 在移动端接收邮箱验证信息的时候,难度增加,流失率也会增多

所以对于目前 移动端主导市场 的情况来说, ”邮箱+密码“ 的账号体系,也已经开始 慢慢地淡出人们视野。

3、手机号账号体系

据数据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占据比已经达到98.6%,那么,可以说 基本人手一机

每个人可能没有社交账号(微信、QQ等),但 一定会有手机号

优点 的话,对于用户来说,记住账号可能困难,但 记住自身的手机号较为简单,且安全性高 ;对于平台来说,利利用手机号登录,可以搭建起自身的账号体系,便于 后续的精细化运营(活动通知,用户召回等等); 由于目前手机号都是运营商实名,可 减少垃圾营销号 的账号。

缺点 的话,其一,“手机号+验证码”登录需要支付一定的短信费用,好在价格不多,但需要 防范黑客的恶意攻击 ,这里也涉及到账号体系的风控机制,后续会谈到;其二,在信号差的地方, 接收不到验证码 ;其三,手机号存在 换号情况 ,需要考虑解绑逻辑及换号逻辑。

注意点:手机号账号体系的 便捷点 在于,可将注册与登录流程 合为一体 ,若未注册,则在获取验证码后登录的同时,系统自动帮用户注册,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提高便捷性。

但同时,由于其便捷性,也有其局限性,用户可能变更手机号,所以需要在用手机号注册之后, 引导用户设置密码 ,减少风险。

4、第三方账号体系

随着各大超级APP的诞生及趋于成熟,衍生出了“第三方登录”的这个概念。

第三方账号体系是指用户通过授权,将第三方资料绑定到自身账号体系上。 当查询到用户第三方的帐号已经绑定了平台的某个user_id时,直接登录对应的帐号,实现一键注册与一键登录。

优点 的话,对于用户来说, 授权方便 ,当拥有主流社交账号(如微信、QQ、微博等),即可一键注册及一键登录, 无需浪费太多时间 。且可获取第三方平台的一些基础资料, 填充了账号前期的空白 (例如头像、昵称等)

缺点 的话,主要针对于平台, 无法形成自身的账号体系 ,依托于第三方,有一定的 风险 (第三方倒闭之类的),但可通过后续进入到平台, 引导绑定手机号 等操作来弥补。

考虑采用第三方登录,还需要考虑到, 立即绑定延时绑定 这两种情况。通常在第三方授权后,系统仅能拿到头像昵称等部分信息,若考虑后续自身的账号信息,那么需要要求用户进行绑定相应信息,则便涉及到立即绑定与延时绑定。

立即绑定 会使得用户操作繁琐,容易造成流失,但能保证获取用户的信息。

延时绑定 可保证用户体验,但却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填写信息时,被拒绝。

至于采用哪种方式,就需要各位产品朋友在实际的产品设计当中进行取舍。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四、如何设计账号体系?

1、账号体系的字段

要设计一个账号体系,那么需要先了解,账号体系包括哪些基础字段。

  • 用户账号(User Account,包括自定义、邮箱、手机号)

用户账号(User Account)为系统平台内唯一的标识,不同的账号体系类型,用户账号的展现形式也不同。

包括 自定义账号,邮箱号,手机号 三种类型。

自定义账号的,则用户账号由数字+字母或者中文组成。

邮箱的话,则为邮箱号,数字+英文组成。

手机号,则由11位数字组成。

通常处于 隐私性 安全性 的层面考虑, 用户账号仅对个人可见,其余人不可见 ,是用户个人的通行证。

  • 用户密码(User Password)

用户密码(User Password)是基于“账号+密码”体系类的字段。

一般由字母跟数字组成,部分密码会设置成包含符号。

这边产品同学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字母+数字”跟“字母+数字+符号”的不同情况。

  • 用户名称(UserName)

用户名称(UserName)为用户对外展示的名字标识。 可以是用户自定义,也可以是系统先自行分配设置,后续提供修改的权限,若是采用第三方授权登录,则一般会以第三方的昵称作为用户名称,后续可修改。

具体为用户自定义还是系统分配,下文设计的时候会具体说明。

  • 用户唯一标识(UserID,简称UID)

用户唯一标识(UID)为系统配置,一般为数字组成,不对用户可见。 用户在注册为系统的账号后,则自动生成,不可更改,与每个用户一一对应。

  • 开放账户(OpenID)

借助第三方网站url验证用户身份,当用户第三方授权登录成功,系统通过获取用户的open ID生成user ID,同时也读取用户在第三方网站的身份昵称以及头像,该昵称可作为首次的账号名。

在技术层面上,OpenID也分为 静默授权与用户授权 ,这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上图账号体系的信息框架图。(源于网络)

2、账号体系的核心流程

账号体系包含四个核心流程,分别为 注册流程、登录流程、找回密码流程、风控流程;

其中,注册流程与登录流程可合并为一起。

注册+登录流程

要设计一个登录注册流程,那么我们需要先简单的进行该流程的具体 分析。

账号的注册登陆流程,遵循三个原则, ①安全性 ②普适性 ③便捷性。

简单来说, 登陆注册流程,安全第一是前提,其次保证普适性的同时,追求便捷性。

那么,根据 KANO模型 来看, 安全性为基本型需求,普适性为期望型需求,便捷性为兴奋性需求。

上文提到,注册登录的几个组合方式,账号+密码、邮箱+密码、手机号+验证码、手机号+密码+验证码、第三方登录、第三方登陆+手机号绑定、第三方登录+密码、第三方登录+密码+手机号绑定.......

组合方式多样,并不必刻意去记, 遵循主流绑定方式的同时,绑定的信息(手机号、微信等)越多,于平台来说风险越低,于用户来说,安全性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用户操作成本。 如何设计,取决于平台的现状及自身定位, 不同产品,不同设计方法 ,并不能 一概而论

针对于 安全性 来说,绑定的方式越多,越安全;针对于 便捷性 来说,前期门槛可设置简单的注册登录(例如市面上的“闪验”登录),后续再进行资料补充。

这边有一个注意点,注意 《用户协议》 的规划设计。

《用户协议》是 制约用户滥用违法的手段干扰系统运行的手段 ,是注册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却也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有几种方式可以设计,仅供参考。

  • 展示可供勾选的用户协议,根据产品的业务形态可以选择是否默认勾选的方式。

  • 注册时,强制弹出,用户需先同意后才进行后续操作。避免了后续因不同意浪费的时间。

  • 注册即表示同意用户协议。

找回密码流程

常见的几种找回密码的方式: 手机号、邮箱、银行卡、人工申诉

①手机号验证

若密码丢失,则可通过 “原手机+验证码” 的形式来进行重设密码,但会有运营商二次放号的情况,那么需要在系统设计中规划 多个“受信任手机”或“受信任设备” 的情况。

②邮箱找回

邮箱找回的方法是以往 PC端的经典方法 ,PC时代=邮箱时代。QQ、网易等主流邮箱占据了整个市场,自然通过邮箱找回最为方便。但随着 移动时代 的到来,邮箱找回的方式逐渐被遗弃,且在账号体系若无通过邮箱为主的账号方式,则一般也很少会在体系当中要求用户绑定邮箱。

在移动时代,邮箱找回 较为麻烦且用处不大 ,但可作为 手机号找回的辅助方式。

③验证银行卡

若在体系当中涉及到 银行卡绑定 的,则 银行卡可作为个人的唯一标识 ,通过 “银行卡+预留手机号+验证码” 的验证方式来验证个人信息,从而明确是否本人的方式,来找回密码。

④人工服务

在各类验证方式都走不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服务来进行找回密码。需要先让用户上传身份证等个人确切信息之后,客服在一定的工作日内进行处理,会 耗费 相应的 客服资源 ,且 反馈时间较长

风控流程

风控流程的本质在于 确保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及正确性 。防止部分不法分子恶意攻击及注册,影响原本体系的安全。

账号作为用户登录系统的 “通行证”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保护好账号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在于注册、登录流程上,被黑客恶意注册,导致 平台资源浪费 ;账号信息泄露,导致 用户信息受损 ;不论是对于平台还是对于用户,都是极大的 损失

对于风控措施,可从恶意 注册账号、IP、盗取 等方向来思考。

阿境列举了以下几项针对于账号体系的风控措施,可供参考。

针对于恶意注册账号,浪费平台资源

  • 禁止非正常的、大量的“验证账号是否存在”的操作请求,防止不法份子通过不停的输入大量账号,去获取该账号是否存在的数据。

  • 邮箱注册时增加邮件验证码功能或者通过邮件进行激活确认。

  • 通过短信验证时,进行短信次数限制,保护短信通道不被恶意者大量刷短信,造成堵塞。

  • 验证方式升级,通过图像验证码、文字验证码甚至题目验证码等,加大验证难度。

  • 唯一手机号,保证一机一号。

  • 通过IP对请求上限做出限制,防止恶意用户大量发起注册请求,攻击服务器。若多次请求,数据错误,则对账号进行梯度时间冻结。

针对于盗取账号,影响账号安全性

  • 确保用户访问的真实性,进行手机号验证或手机扫码登录。

  • 异常操作,非本人IP/手机进行通知提醒。

  • 高风险的账号操作,系统后台运行后,重新进入,需要重新输入验证信息(指纹、手势等),常用在支付类系统。

3、账号体系的页面展示

页面仅为部分逻辑展示,目前发展到了现在,登录注册的页面展现形式各异,依据系统的定位来规划及设计即可。

五、账号体系的合并与打通

在各大系统中,存在多个系统,多个账号, 互相交杂 的情况,那么,延伸出了账号的合并问题与打通问题。

同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合并问题

  • 同类型的账号合并

  • 不同类型的账号合并

不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是打通问题

  • 单向数据打通

  • 双向数据打通

1、账号体系的合并

账号的合并指的是, 在一个系统内,一个用户的多个账号合并成为同一个账号。

账号分为 同类型不同类型 两种。同类型指的是注册类型相同,例如同一个人用两个手机号注册两个账号;不同类型指的是注册类型不同,例如有手机号注册,有微信注册,有邮箱注册,但其拥有者均为同一个人。

那么此时,用户发起合并,将其所拥有的账号 合并为同一个

处理方式为:保留其中一个主账号,将 数据累加到主账号 当中,其余账号数据清空。

2、账号体系的打通

账号的打通指的是, 在不同的系统,账号数据的互通。在这当中,“互通”又分为单向打通与双向打通。

单向打通 指的是一个系统有权 使用另外一个系统的部分数据 。这里的“有权使用”我们可以理解为“授权”。

第三方授权便是这个原理,某APP授权微信,则由于微信的开放平台数据,某APP可获取其名称头像等数据,进而采用这些数据在系统中流转。

双向打通 指的是 两个不同的系统,数据相通 ,多用于合作模式的系统,情况不多。

例如A与B两个系统,部分数据是公用的,那么,在A系统中修改了个人信息,在B系统中的个人信息也随之修改,共用的是同一套数据。

这当中的核心为数据流通,一个用户在多个系统内,局部数据流通(单向或双向),数据总量不变。


六、账号体系设计的几个要点

(划重点,这个要考)

1、搭建适合自身产品的账号体系

选择账号体系基于四个维度来判定,分别是

①终端类型  ②产品类型  ③用户类型  ④产品发展 四个方面。

(1)终端类型

目前对于终端,分别是 PC端移动端。 对于以往PC端时代来说,邮箱是最盛行的,随手打开邮箱即可接收验证信息,拿到现在移动时代,如此操作便略显繁琐了。

(2)产品类型

不同的产品类型,由于其 本身性质的不同 ,应设计不同的账号体系。

设计的 核心 在于 尽量靠近产品主流业务所使用的信息,来设计账号体系

例如,打车平台、外卖平台是必须要知道用户手机号的,那么可直接采用手机号登录的方式来设计账户体系。

(3)用户类型

用户类型的不同,也需要考虑不同的账号体系。

拿三类用户来举个例子, 学生、年轻人、老年人

对于 学生 来说,考虑到部分学生是 没有手机号 的,则若仅限制用手机号注册,便会流失这部分的用户,而QQ几乎是人手一个,那么采用 第三方登录 是最合适的方法。

对于 年轻人 来说,手机号、各类主流第三方账户,邮箱均有,那么设计最 适合 的登录方式即可。

对于 老年人 来说,账号密码的登录体系由于其复杂性,必然不适合。那么采用手机号登陆较为合适,考虑到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需要设计较为 简单的操作流程 ,可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 “本机号码一键登录” 的方式,将注册登录融为一体。

(4)产品发展

产品在 前期 发展的时候,需要 快速占领市场 ,时间紧任务重,那么可直接采用接入 第三方登录 的方式。在发展到 一定体量 的时候,那么便 有必要构建 一套自己的账户体系了。

2、根据产品类型设定账号是否强制登录

(1)先浏览再登录

若是 内容类、资讯类 的产品,为了用户体验,一般不强制登录,采用 先浏览再登录 的方式。将登录后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留住用户 。根据 漏斗模型 可知, 用户操作步骤越多,流失越多 。且 降低浏览的门槛 ,能够吸引用户查看内容,当需要使用到账号信息时(例如购买),再引导用户去进行注册登录的操作。

那么,这么设计的缺点在于 ①注册入口多,系统维护成本高  ②用户信息需要分多环节设计

(2)先登录再浏览

若是 社交类 的产品,则一般采用 先登录再浏览 的方式。其原因在于,针对于社交,账号是 唯一主体 ,且 需要通过账号来进行后续的操作 ,无法跳过注册登录的流程。

但是,部分内容类的产品这么设计,容易造成 用户流失

(3)无需注册登录

若是 工具类 的产品,则账号体系作为弱需求的存在, 可有可无 ,在 资源有限的情况 下,可不做账号体系,直接使用产品,便也无需注册登录。当然,上文有提到,针对于工具类的产品,账号体系的意义在于 后续的扩展价值及商业价值

3、考虑账号体系的安全机制(二次放号的情况)

上文提到,目前我们主流的账号体系注册方式,主要为 ①手机号账号体系 ②第三方账号体系

那么,而以手机号作为核心的账号体系,却会延伸出不同的问题。

手机号更换且停用的情况,导致旧手机号丢失,运营商会有将废弃的手机号二次回收再发放的情况。

举个例子: 号称厦门吴彦祖的阿境 先前用旧的号码注册了某健身平台。有一天,他换了新的手机号,那么旧的号码便注销掉,运营商过了一段时间(大约四个月)重新将其投放入市场。

那么这个时候,便会遇到,有人拿这个旧的手机号进入这个健身平台,篡改了阿境的账号信息。

那么,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

本质在于, 通过身份验证来确保是用户本人操作

(1)好友辅助验证

社交类产品多采用该方式,如QQ和微信,通过线下联系好友,好友在号上进行确认操作,多位好友进行验证之后,便通过。

安全性较高,但换来的也是操作复杂麻烦的代价,多用于社交类产品。

(2)历史信息验证

通过用户自身回忆历史的操作信息及个人信息,并回答相应问题,正确后即可通过验证。

例如:“近期的购物产品是什么”“曾经用过什么密码”“回忆一下最近的好友”“回忆一下近期使用过的头像”等等

但当平台逐渐增多,数据不断交替更新的现在,历史信息验证这个方法的准确度逐渐下降,要让用户记住曾经设置的某些信息,越来越难,体验远没有想象中的好。

(3)用户身份验证

倘若用户在系统中留下了自身的信息,唯一且安全,那么,该信息便可用于自身的信息验证。

例如人脸识别,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等信息。

(4)通过已添加的其他“受信任的手机号/设备”通过验证

部分平台在系统内,会增设多个“受信任手机号”的功能,添加多个手机号,当主手机号丢失的时候,可通过其余手机号发送短信的信息验证,来验证用户自身的身份。

也可添加多个“受信任的设备”来认证登录,此后,受信任的设备可将陌生设备踢下线。

(5)密保问题认证/邮箱认证

通过密保问题验证及邮箱验证,是互联网早期PC时代时惯用的方式,通过“账号密码”的账号体系,附带设置密保问题的安全措施,保证用户的账号安全。

这个方式最大的问题便是密保问题的记忆,往往很多人还是会忘记。举个例子,如今苹果账号依然是使用密保问题,如若无刻意去记忆,那么我想大部分人还是容易遗忘。

(6)客服申述等

在所有自身提交信息并认证的措施都尝试之后,若还不行,那么只能通过客服申诉来找回账号。

通过让用户填写证明账号信息的表单,提交客服,从而来人工判定账号的归属人。

但此法容易占用客服资源,且费时费力,是下下之策。

4、一些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

(1)手机号注册,带空格

在注册登录或绑定手机号等两个流程,需输入手机号的时候,自动为用户空出空位出来,以 3-4-4 的方式,用户在输入的过程中随时可更加 方便校准 所输入的内容及位数是否正确。

在用户需要输入银行卡的信息时,同理,以4-4-4-4-3的方式来设计。

(2)精准的错误提示

在账号的表单输入框中,若信息输入错误,则需以精确的错误提示反馈给用户。

举个例子,在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后,若信息不正确,则有两种处理方式:①信息错误  ②账号不存在/密码错误。

很显然,第二种处理方式会比第一种好得多,用户可以清晰的知道自身的错误并修正, 减少了多次尝试的时间。

同时,根据 泰斯勒定律越简单的前端使用,那么背后一定有复杂的逻辑支撑”, 用户获得的错误提示越精准,则开发资源及时间需要付出的越多。

若产品前期急着开发上线,可牺牲部分交互及用户体验,优先级排后,待稳定后再做修改。

(3)输入数字的时候,自动调起数字键盘

在输入密码的时候,若密码要求纯数字,则自动调起数字键盘,且强制不可转换,以避免用户误操作输入错误信息,增加不必要的用户操作。

(4)有前置条件的按钮可置灰,输入信息后恢复可点击状态

若信息未达到系统要求信息,则按钮置灰,减少不必要的点击。

举个例子,登录时,需要输入账号与密码,若用户仅输入账号或密码时,按钮保持置灰状态。当账号及密码均输入且达到要求(例如6到16位),按钮回复可点击状态。

(5)密码提供显示/隐藏按钮

输入安全性较高的信息时,给予用户显示/隐藏按钮。

例如在输入密码时,用户旁边若有人,则输入密码的步骤的隐私性降低,提供显示/隐藏按钮,可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显示正在输入的信息。

(6)必填与非必填项的提示

用户首次注册账号登录时,部分系统出于做前期用户推荐的目的,要求用户输入部分信息,则信息作为表单,进行必填与非必填的提示,例如可使用*号作为区分。 将操作的可控性前置到用户输入信息的时候。

写在最后

账号体系可大可小,一个看似小的功能点可以 延伸 出很多细微的知识。

重点在于 产品的体量大小 ,是否值得如此 深度 的来设计。

刚开始的产品,账号体系的作用可能仅限于可注册登陆,且用户量也少,那么并不怎么需要考虑风控及安全机制。而将自身主体业务做精做全之后,再来完善账号体系也不迟,毕竟账号体系说来也是一个 庞大的工程量

想必PM若没有足够的 洞察力 及充分 模拟业务场景 ,也不一定能完全做好账号体系(不仅仅在于搭建,还在于各类风控措施及安全机制)。

阿境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从第一个字到现在,远远超过了预估的时间。

构思的时候,内心:“账号体系这么多, 归纳一下吧,也不难 。”

刚开始写的时候,内心:”还行, 有点感觉 。“

写到一半,内心:“怎么 像有点难 。”

写到快结尾,内心:“ 天呐好难 ,写完我要放弃产品这条路了!”

(开个玩笑)

原计划 三千字 讲清楚,现在磨磨蹭蹭到了 小一万 。(也可能大部分都 是因为我啰嗦 哈哈哈)

“切莫小看每一个看似细小的功能点”

永存 敬畏之心 是每一名PM都应该拥有的。


你好,我是阿境,见字如面。

野蛮生长,产品汪一枚,做过电商、医疗、教育行业项目。有百万级流水产品经验。

坚信"产品源于生活",欢迎交流。


公众号:梦想家阿境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产品壹佰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