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知乎、脉脉、PMCAFF社区等产品交互设计 深挖背后的“赞同”思维

心理学有一条定律叫转向攻击,说的是,人不幸福,对别人不可能友善的道理。

作为伟光正的产品汪,钱不是我们的驱动力,让用户幸福才是我们永恒不变的KPI和唯一的北极星指标,因此,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可以低保真,但洞察人性的思考必须得是高保真。

嗯,怎么说呢,就是用户心理的揣摩一定要做到颗粒度细腻。

又说黑话了?我没说“生态化”反已经算是失敬“下周回国”了好么?

产品的价值关键体现在与用户的交互上,不管是工具性应用还是内容服务,或者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应用,只有把交互设计洞察的越好,才越可能占领用户心智。

而“赞同”的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时,尤其在内容创作产品领域,可以说是触及用户心理的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径,对于生产者来说,被认同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创造持续性,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将收获的价值及时表达,实现消费、反馈的闭环,优秀的产品应用一定有符合定位的表达逻辑。

我把近期的一些思考梳理一下,主要从几个头部内容产品或游戏产品的交互设计上,进行浅层的操盘分析,以便能通过高贴合度的类目,聚焦产品的心动情景,定制化进行需求的偏好植入,从而更好地占领用户心智,用组合拳作为抓手,在存量维持的基础上,进行增量博弈,最终打好攻坚战,掀开产品的新篇章。

贯口表演结束,下面有请镜同学开始表( )演( )。

关于产品“赞同”的交互设计,我主要参考了七个头部产品,从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拆解和对比分析。

1、产品分类

这次主要参考了知乎、PMCAFF社区、微信订阅号、脉脉、今日头条、抖音、王者荣耀共七个产品的交互设计,从产品分类上来说,脉脉、知乎与PMCAFF社区都属于内容社区类,微信订阅号属于信息订阅服务,今日头条属于资讯新闻类,抖音属于短视频应用,王者荣耀属于即时手游。

广泛来说,除了王者荣耀外,其他六个都属于内容领域,只是细分各自有所垂直, 本身“赞同”逻辑也主要体现在内容产品上,通过这几个产品的分解,大概能够对“赞同”的交互逻辑有比较完整的了解。

拆解知乎、脉脉、PMCAFF社区等产品交互设计 深挖背后的“赞同”思维

2、功能定义:

首先这几个产品都是具备用户“赞同”的交互设计的,这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功能的主流价值。

那么,从功能设计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同时具备“赞同”和“不赞同 ”功能, 知乎和PMCAFF社区都是这样,知乎是用“点赞”表示认同,用下箭头表示不认同;而PMCAFF社区,是直接用文字“认可”表示认同,用文字“水”表示不认可。

拆解知乎、脉脉、PMCAFF社区等产品交互设计 深挖背后的“赞同”思维

图-PMCAFF社区-“赞同”与“不赞同”

拆解知乎、脉脉、PMCAFF社区等产品交互设计 深挖背后的“赞同”思维

图-知乎的-“赞同”与“不赞同”

另一种是只有“赞同”功能,没有“不赞同”功能 ,如,今日头条、抖音、脉脉、微信订阅号、王者荣耀这几个都是只有“赞同”功能,没有“不赞同”功能。

那么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 为什么知乎和PMCAFF社区具备“不赞同”而其他的产品都没有这个交互功能呢?

实际上,在日常使用时,我发现绝大多数内容产品都是只有“赞同”功能,而没有用户“不赞同”的功能设计,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内容产品,尤其是UGC内容,先不考虑垂直知识社区类,这些产品的核心服务实际是内容分发,至于分发逻辑各有不同,比如有的是编辑推荐,有的是社交推荐,有的是算法推荐,但不管如何,主要还是在分发,用户一般就是两类,一类是少数的创作者,一类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

创作内容的持续性,才是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基于此,产品的设计就要倾向于创作者的激励上。

“赞同”有助于激发作者的创作动力,而“不赞同”则会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很容易造成创作者的断层。

所以你看,产品要让用户感到幸福的前提是,首先要有用户的分类,在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做平衡,对于不太严谨的泛知识内容领域,创作者被认同的驱动力相较于消费者不认同的情绪宣泄,显然,前者的更符合产品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产品都只有“赞同”设计的原因。

了解以上之后,对于知乎和PMCAFF社区具备“不认同”的设计也就很好理解了,这两款产品都属于是知识社区内容服务,都属于严谨学识类。

知乎的slogan一度从“发现更大的世界”变为“有问题上知乎”,再到“有问题,就会有答案”,这变化的背后实际是对知识内容的更加聚焦,从社区向知识的倾斜,因此,知乎的护城河在于问答的广度和深度,且具备权威性(相较于同类产品),从问答属性来说,知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同泛知识类或娱乐内容比较而言,知乎主要在于消费者,只有消费用户在提问或搜索答案这个需求持续时,才会有更多的创作者有用武之地。当然,这是广泛的分析,比较优势的应用,不够精确,但能定性说明问题。

而PMCAFF社区,更好理解,他的产品属性更加明确和垂直,就是在产品经理领域的问答社区基础上,提供的内容服务,对知识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更加看重。

了解了知乎和PMCAFF社区的用户和属性后,我们再来看,这两者都具备“不赞同”的交互设计就很好理解了。

拿PMCAFF社区来说,知识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可能是产品的护城河,假如每个问答都是营销内容或者低质量的回复,那就不可持续,也不可能有用户品牌,PMCAFF社区的“不赞同”直接是文字“水”,当用户觉得不好时,便可以点击“水”。

其实,这个我觉得更像是个筛选器,是对优质内容的筛选,留下的一般会是优质的创作者,我最初也回答了一些内容,老实讲,这个“水”确实会打击创作者,我当时就是被这个“水”给筛选出去了,每次点击消息提醒,点开都是xx同学认为你的回答有点水,瞬间觉得自己成了二傻子(狗头)。

3、交互逻辑:

交互逻辑我主要从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一是赞同逻辑,二是更改逻辑,三是通知逻辑。

①赞同逻辑:

赞同逻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创作者可以赞同自己,比如,今日头条、脉脉、抖音、微信订阅号。二是,创作者不可以赞同自己,比如,知乎、PMCAFF社区。

PMCAFF社区和知乎都不允许用户自己点赞自己,也是上文所说的,较为严谨的知识内容社区氛围的属性所决定的。

这里多说一句,我在一些知识直播APP上,还有留意到他们好多的点赞一个人可以点击多次,比如,开课吧,在听课过程中,用户可以不停的点赞,底层仍是构建课堂氛围,激励创作者。

图-PMCAFF社区,不可认可自己

图-知乎,不可赞同自己

②更改逻辑:

更改逻辑也是两种,一类是允许用户对已经操作过的交互进行更改,比如,可以由“赞同”调整为“不赞同”,或者取消已经发出的“赞同”,知乎、脉脉、今日头条、微信订阅号、抖音都属于这类。另一类是不允许用户更改,如,PMCAFF社区、王者荣耀。

可以看到,PMCAFF社区不允许用户更改,仍然遵循“ 严谨知识 ”的产品属性,而王者荣耀由于是即时游戏,并且只有点赞逻辑,当然鼓励更好的游戏体验,让用户多巴胺分泌的更爽才是天美的追求,加上,时间就是体验,所以,点过的赞,当然没有必要再取消。

图-PMCAFF社区,不可更改“认可”

③通知逻辑:

通知逻辑主要有赞同通知与不赞同的通知两种,其中,赞同的通知,所有APP都具备,自不用说。而“不赞同”的通知,知乎对于创作者和用户都是是,既不展示、也不通知,而PMCAFF是展示,也通知创作者。

以上就是主要的学习和分析。

启发:

  1. “赞同”逻辑有助于占领用户心智,对于构建社区氛围,激励创作者都是有效的路径,建议追加设计。

  2. “不赞同”的设计需要谨慎,一定要结合产品定位,否则,对于创作者会是有很大的“劝退”效应,这里多说一点思考:对于PMCAFF社区这类严谨知识的内容社区产品,严谨的调性,筛选优质内容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将平衡和取舍做的更好,我倒是有个建议,比如,在“不赞同”的产品设计时,首先,对于创作者不要推送不赞同的消息提醒,其次,对于可以不展示“水”的次数,或者对于消费端可以展示,对于创作者看不到,再退一步,收纳至二级展示,比如,鼠标悬浮或者长按按键再提示也挺好的,既可以让用户理性浏览,不给用户的自主思考带来干扰。

  3. 短视频等泛知识领域,对于用户可以自己“赞同”自己的功能设计,可以激励创作者,尽可能带来“”引导效应,而对于严肃知识类的,可能更看重专业性的优质表达。

  4. 交互设计在区分目标用户后,结合用户画像,对用户心理作出分析,也可以做A/B选项测试,用数据的反馈,更好的指导产品。

  5. 优秀的消费者都懂得激励创作者,你不点个赞?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