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方向,仅有2个粉丝,投资人却依然投他200万元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42章经

创始人: 曲凯

背景: 百度、云启创投

门派: 内容创业

融资规模: 天使轮200万元

投资机构: 高樟资本

没有方向,仅有2个粉丝,投资人却依然投他200万元

曲凯接招

1 、为什么公司化运营更新频次不高?

2、 如何维持自己的内容风格?

3、如果从创业角度定义「42章经」?

「42章经」创始人曲凯2016年8月见到高樟资本合伙人范卫锋的,那时他还没有想好「42章经」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

曲凯创业前做过VC,他感觉范卫锋的投资风格确实有些不同,不用投资人善用的博弈状态对待创业者。「哪怕创始人在兼职状态下做的项目,只要他看好这个人或者领域,也愿意投资。」

他回忆和范卫锋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时说:「我很明确地和范老师讲,比较远的东西现在也没想好。范老师也很明确跟我讲没关系。」当这一次会见结束后,双方就确定了投资意向,最终获得高樟资本2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没有方向,仅有2个粉丝,投资人却依然投他200万元

「42章经」创立于2016年4月。曲凯在4月7日凌晨推送了第一篇文章,那时的公众号仅有两个粉丝。

第一篇文章的故事略带忧伤,开头讲述了一家垂直旅游领域的媒体公司CEO,为了在市场上融资,不得不把自己包装成一家大数据公司,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自己已经厌倦的谎言,以此为例来分析资本市场目前出现的问题。

曲凯并没有在意自己发出的第一篇文章,更贴切地说是完全没有管,但结果却很出乎意料。待到他第二天醒来时,公众号的阅读数达到了1万5千多。

曲凯完全没有觉得自己的内容可能「火」起来,他最初的设想仅是在空余时间为创业者分享有价值的内容。对于从本科就开始写作的他来说,写东西更多是一种爱好。

「我一开始没想到有很多人会去看这个东西,后来慢慢发现看这个东西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一个自己喜欢且同时具有价值的事情确实具有足够吸引力,「我觉得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怎么样创造更多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靠自我输出。」

从创业媒体、大型互联网公司,到VC和创业公司,再到创业,除了没做过FA,1988年出生的曲凯已经在创业的整体产业链条中走了一遍。他发现,自己做投资人知道的很多创业相关的知识,其实创业者并没有那么清楚,而这个也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我当时觉得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讲,如果创业者知道这个东西,肯定是能够更高效地去发展他的业务;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讲,如果他知道这个东西,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栽很多坑。」

2016年11月1日,拿到高樟资本天使轮融资的曲凯在三里屯选定了公司地址,开始公司化运营。

公司化运营并未像预想中的一样给曲凯带来更多的创作时间,「42章经」的更新频次还是如之前一样,仍然是每周更新一次或者偶尔更新两次。「自己之前兼职写的时候反而是一个更轻松的状态,我可以有很多的时间想该怎么写,而现在你是一个全职的老板加一个兼职写作的状态。」

但曲凯对此并不着急,「我觉得要明确你的写作目的到底是什么,目的是把公号服务的更好,吸引更多的人,而不是发更多的文章。」在曲凯看来,发文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很多平台觉得发更多的文章就更好,是有些本末倒置了,虽然粉丝总量可能是增长的,但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可能反而会下降。

在搬到新办公室的第一天,曲凯就在白板的左上角写下了自己做内容的三个准则:1.强调文章的影响力:要么对多数的人产生少量影响,要么对少数的人产生深刻影响;2.强调正向能量,让人产生分享或关注的冲动;3.追求专业性,要思考这篇文章王兴会不会看?对王兴有没有价值?

对于11月份才注册公司的「42章经」来说,2016年的下半场,确实可能不是内容创业最好的切入时机了,曲凯虽然不认为自己入场太晚,但同时也承认微信的红利期确实过去了。

「我不得不承认现在微信的打开率越来越低,那也没办法,一个市场不那么好的时候,既然决定做这个事情,还是在当下环境里找办法来做。」

「我觉得既然已经做得很垂直了,那垂直的人群一定是有他本来的商业行为,那就是在这个行为里看看哪一个点可以进去帮助他们完成这个商业行为,有可能是连接人,也有可能是提供各种附加的服务。」曲凯告诉《接招》。

目前,「42章经」拥有超过5万公众号关注,在2016年度发布48篇文章,总阅读将近107万,并将在今年展开栏目扩充和相关线下活动的尝试。

没有方向,仅有2个粉丝,投资人却依然投他200万元

Q: 如何看待「爆款」文章,42章经会选择做「爆款」么?

曲: 我现在是不追热点的,当然追热点肯定有它的好处。大家确实都喜欢看「爆款」,喜欢看和热点相关的文章,整个市场和受众都是这样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流量肯定更高一点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基于你的本质,到底是想要做流量,还是想要做深度人群。比如我现在已经有了那么多粉丝,我每次去追热点文章,可能是不断地吸引粉丝的过程,但是还有个可能性,之前的人可能越来越不想看这个内容了。所以还是深度扎根一个垂直市场更靠谱,娱乐圈、影视圈的热点永远是最好追的,看的人最多,但是对于一个垂直公众号来讲就没有意义了。

Q: 如果对从创业角度对「42章经」进行定义?

曲: 以前大家都是在做APP,现在基本上很少会用APP,或者说去用新的服务。我认为现在也是一样的,比较来讲,微信就是之前的APP Store,微信公众号就是APP。你以前问一个人时,从来不会说你是不是做APP创业,你会问他APP做的是什么东西。那么微信公众号也是一样的道理,本质来讲都是内容呈现的载体。我认为产品是内容,而内容也是产品,本质来讲都是呈现内容或者是呈现产品。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APP,我觉得这些都是流量的入口,关键是如何将流量留存下来,并进行转化与变现,这才是本质。因此我不认为自己一定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创业,我不会这样局限地定义。

Q: 42章经如何维持自己的内容风格,让粉丝不因为风格的转变而流失?

曲: 首先,我认为流失是一个选择,很多时候是主观的选择。当创始人认为原来的粉丝虽然很喜欢现有的风格,但是不足以做的很大,因此他只能主观放弃一些粉丝而去转变风格。我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也是一家公司正常经营的选择。第二点,我认为风格是可以保证的。如何把招到的人训练得更好,训练得更符合自己的风格,我认为还是有套路可循。例如「新世相」,我相信团队中有很多人在整理内容和提供素材,但是其风格仍然是相对稳定的。

Q: 如何看待「42章经」生产的内容所产生的价值?

曲: 我认为价值肯定是有的。例如,我写一篇文章,正常来说一万多的阅读已经很高了,但是要和全国人口比起来,可以说是没有影响的。很多人都会追求十万级的流量,但是想一下全国人口总数,就会有同样的感觉。那么文章对社会到底有没有影响?我认为我首先你永远只能影响一部分人,对一个圈子产生深度影响。

第二点,我认为文章中的内容是有再被深挖一次的价值。首先很多人可能没看过这篇文章,其次可能看过以后不一定真正理解这篇文章,或者是如何应用这篇文章。这也是我们想做的事情,把这些文章找出来进行价值的二次挖掘。

Q: 如何看待2016年的内容创业风口?

曲: 内容风口和爆炸本质上来讲是微信公众号的风口和爆炸,因为平台缺少内容,所以这时候需要有内容产出。只要有内容出现,就会增长很快。在这时市场还是空白的,依靠的不是写作者自身的能力,并不是谁写的好,大家才关注谁,而是在一片纯蓝海里,很多人进来写。

现在的状态是大家把一个蓝海写成红海了,以前是只要稍微能够写一点就会有很多人关注,就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变成红海后,就要看你是不是比别人写的更好,或者是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我认为接下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有观点的内容,这是很多人缺少的,信息已经变成红海了,但是怎样输出有价值的观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Q: 最想采访的一位创业者是谁?最想问什么问题?

曲: 如果可能,我还是比较希望采访王兴。王兴每次创业在我看来都是挺成功的,他是一个连续创业者,看了很多书,自己能完善一套理论。我比较想挖掘他内心的问题,例如,他现在做的事情和其人生追求之间的关系,他的人生目标、内在驱力和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随意打赏

2016投资方向投资发展方向未来投资方向200万英镑投资方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