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第10号员工、美团外卖全国负责人沈鹏宣布离职!

[ 亿欧导读 ]  3月19日凌晨,从美团内部人士收到的邮件获知,美团外卖全国负责人沈鹏宣布离职。沈鹏1987年生人,曾以第10号员工、第2个销售员的身份加入美团网,当时他22岁,曾带领过美团外卖1500人的地推团队……

亿欧网2016年3月19日凌晨消息,从美团内部人士收到的邮件获知,美团外卖全国负责人沈鹏发内部邮件称,正式离职。

沈鹏1987年生人,曾以第10号员工、第2个销售员的身份加入美团网,拿着1500块钱底薪(没有五险一金)。在2015年初,他对外演讲时对外介绍,已是美团外卖业务负责人,带领过美团外卖3000人的地推团队……

沈鹏离职内部邮件

美团先后也离职过几位高管,在此不一一赘述,半夜写稿,只说三件事:

一:美团对外称成立时间为2010年3月4日,沈鹏是2010年1月加入美团时22岁,在其地推战场立下过汗马功劳。

沈鹏说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在2010年1月初,其当时未毕业加入美团网,成为第十号员工,也是第二位销售,当夜,他辗转难眠,为即将进入的电子商务浪潮激动不已。但家境不错的沈鹏拒绝出国的同时,也无法跟爷爷奶奶解释电子商务为何物,只能给他们看王兴的专访杂志。

当美团当时的现状与今天相比,差的太远。沈鹏曾描述称,“我有一个同学来找我,那时候美团还在居民楼里,刚上线,成交量才二三百笔。我带我同学去参观,她直接说我没有出息,为什么不去银行。我当时拿的固定工资很低,一千五百块钱底薪,没有五险一金,根据业绩拿提成,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会有多少钱。”

后来美团内部筹备扩张,可能由于资历问题,美团异地扩张第一站广州站的机会没有给到沈鹏,当时他一度感到很郁闷,甚至想出去自己干(团购),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沈鹏孤身一人带着王兴拨给的5万元现金去开拓天津站。

他曾言,生活忙碌得只剩下工作。沈鹏几乎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公司,很多时候甚至就在办公室给熬夜员工准备的床上睡觉,天一亮又起来工作。在北京这边,经常是我在11层睡,王兴在12层睡。

2015年初,沈鹏在演讲时也言,“这半年来,团购这东西突然间越来越牛,大家在想公司要上市,然后期权很快就能兑现了。越拼到后来,大家越怕这个期待落空,心态很浮躁。我常常觉得再这么浮躁下去,业绩再怎么增长也完了。所以几乎每天下班都要跟团队里的人聊天,了解大家的想法,稳定人员情绪。”至于自己,他表示,“我主要还是想干一番事业,那个我平时没多想,我觉得它自然而然地会到来。如果我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业机会,也一定不会为了等待它而错过时机。如果它变成一种牵绊,对我来说,才是真正的坏事。”

二:2016年3月13日,美团单日交易额过亿元,朋友圈人赞沈鹏牛掰。

从2010年到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前,其经历过飞速发展的五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超过1100个城市开展,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所有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与近160万商家合作,为超过3亿消费者提供“吃喝玩乐”服务,T型战略下,到店、外卖及配送、酒店及旅游、电影等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其内部人回忆,美团那五年是从“萌芽”到“繁盛”的五年。

三:美团和点评合并,王慧文负责整个美团外卖,沈鹏负责美团全国市场团队

2015年10月,美团和点评合并,如今其各项业务已在融合团队的同时迅速整合。

新美大的组织架构及高管管理团队的对外名单上没有沈鹏的名字。

平台事业群由郑志昊负责,到店餐饮事业群由干嘉伟负责,到店综合事业群由吕广渝负责,外卖配送事业群由王慧文负责,酒店旅游事业群由陈亮负责,猫眼电影全资子公司由沈丽负责,广告平台部由陈烨负责,客服平台部由陈亮兼管,技术工程及基础数据平台由罗道锋负责,战略及企业发展平台由陈少晖负责,财务平台由叶树蕻担任代理 CFO,人力资源及服务保障平台由姜跃平、穆荣均协同分工负责。

且在一篇《美团2014关键词:降薪、内斗、市场份额下滑》中,曾提及美团内部权力争斗早就不是新闻,比如王兴为代表的极客文化和干嘉伟为代表的销售文化之间的矛盾、美团3号人物销售副总裁、创业元老杨俊离职。

每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矛盾和意见,但真正影响到“去”和“留”的问题时,还真得看网络离职三大原因:做的开不开心、是不是给少了钱、是不是受了委屈;还有一条可能就是个人规划,沈鹏也表示,“自己离开美团是看到创业机会,想验证自己”。

虽然沈鹏在2010年美团创办之初就入团队,但他当时只有22岁,如今也不过29岁,正是近而立之年。祝沈鹏好运。

我们暂时还不知沈鹏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而餐饮业的你需要考虑的是:2016年,如何餐饮?报名链接:http://www.iyiou.com/a/O2Oforum_Beijing_2016

本文作者小瓶盖,亿欧网专栏作者;微信:canying100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搜索并关注“亿欧网”微信公众号,更方便的获取“互联网+”产业资讯。(微信号:亿欧网;ID:i-yiou)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