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已是红海,Path 2向深海潜进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社交网络已是红海,Path 2向深海潜进

\n

编者按:最近几天,打开电子邮件很难有一天收件箱里面没有来自好友的Path邀请。第一版Path我注册完之后再也没有上过,而涅槃后的Path 2
\n惊艳的UI,简洁的操作,让人刮目相看,显然是有备而来。Path 2意欲何为?请看来自36氪特约撰稿人
\n赵博的分析。

\n

社交网络已是红海,Path 2向深海潜进

##要玩就自己玩大的

在今年2月宣布拒绝了谷歌的1亿美元收购之后,Path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而言,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实在不明白何以做出这样的动作,拒绝了如此大的诱惑。

但是有三点我深信不疑:1、Path的CEO Dave Morin 作为facebook的前任雇员一定对社交网络有着比其他人更深刻的理解;2、Path想做很大的事情。3、社交网络大战,后面的戏会更好看。

伴随着Path2产品更新以后,它的产品逻辑和社交理念也慢慢浮现出来,笔者这里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能多更深入的讨论。

##Path 2穿着新衣,华丽丽地来了

“6个月前,我们停止了开发,我们开发调查用户究竟怎样使用Path。最后,我们决定重新设计Path。”在沉寂了半年之后,带着全新的Path2自信满满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Dave Morin如此说。

Path在今年6月份推出了with功能之后便再无动作,以至于我们都有点快要遗忘它了。不过,随着这次Path2的发布,Path再次赚足了眼球。全新的用户界面,相当出色的UI设计,以多媒体时间线为界面的主要框架,用户可向右滑动进入设置页面,向左滑动添加好友(可通过通讯录、Facebook添加,或通过邮件邀请),向下滑动浏览自己或好友的Path主页。不仅如此,点击左下角的红白色加号按钮,你有更多的功能可以选择:照片、和谁在一起、当前地点、在听的音乐、在想的事情、以及睡眠。同时,你不仅可以和Path好友分享,还能把分享发布到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使用体验真是赞极了!

按照目前的状况看,Path要做的事情显然已经从最初的照片分享走向“记录生活并分享这一切”。

##Path的逻辑

“posting on Path is not an act of broadcasting or self-promotion, but sharing a moment with someone who really knows you.”

(不是广播,不是自我推销,Path是将生活瞬间和真正认识你的人分享。)

这是对path最贴切的表述。

最初我喜欢把path与instagram拿来作比较,我觉得在以趣味性和艺术气息吸引广大用户的instagram面前,path是没有什么胜算的,但是path依然依靠的它独有的对分享机制的定义吸引了不少用户。现在看来,Path从一开始就没有把instagram当做竞争对手,它想做的是生活领域的Evernote,甚至颠覆Facebook。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在如今这个把“六度空间”作为准则社交网络泛滥的时代,拿国内来说,人人、开心、朋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每个用户有多少好友?一般人至少三四百,对于达人而言一两千好友是一件稀松平常的数字。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里到底有多少人与你真正有关系?恐怕多不过100人。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社交网络里的大部分好友只是网友,只有少部分甚至极少部分人进入我们真正的生活。但是,在社交网络里,一个用户的价值衡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的关系网大小(即关系网里人数的多少)。关系网大没有错,社交网络就是希望你与更多的人连接起来,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社交网络里的人对于你而言关系远近和价值程度是不同的,目前的社交网络还没有办法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掉。

这就是facebook的弊端,也是path的产品逻辑。

Path从一开始就让用户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为他们提供了解决方案:你的社交网络里最多只能有50个人(path2为150人),并且和他们分享自己真实的点点滴滴的生活。

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个用户记录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以及他与社交网络里的其他人的互动。

同时另外不可被忽略的一点是,被邀请的用户很难拒绝这个邀请,因为被邀请进入一个仅有50人的小圈子就意味着一份信任和肯定。

基于此而建立的社交网络活跃度、粘性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无疑会大大提高。

##Path 2更极致

Path2被很多人描述为“智能日记”,因为它可以记录用户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务。除了记录照片和视频,Path2还提供记录用户的想法,用户听过的音乐,去过的地方,遇到的人,以及作息时间等功能。

path2里一个比较大的更新是推出了时间轴功能,这跟Facebook新近推出的时间轴功能(通过Facebook 讲述“你的生活故事”)更新完全不同。如果把Facebook时间轴定义为记载你整个一生中的不同日子的话,那么Path则是记载你一整天的不同“瞬间”。在这一方面,path比facebook做到更加深入、更加细致。

与此同时,Path2还把“With”的概念集成到一个更广泛的功能集上,但仍然让你可以选择广播功能。通过集成Foursquare、Facebook和Twitter,你可以让其他人知道在某一时刻你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事。社交网络中的其他用户可以看到你的活动时,他们可以对你的活动进行评论,或者通过表情符号表达他们的感情(表情有“喜欢”、“悲伤”、“惊喜”、“幸福”和“爱”)。

这就是Path要做的事:帮助人们记录日常的生活,并和与你真正有关系的人分享它。

##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

如果联想到Dave Morin曾经在facebook工作过的背景,来谈这件事情就变会变得相当有趣。如果说facebook有一些弊端,我相信Dave Morin一定有我们更知道的更详细,理解得更透彻,并且更有能力改善它。于是,他动手了!所以,理论上,他完全有可能再造一个社交网络。

按照path官方给出的数据,path上的用户有20%天天使用的活跃用户,这一点来说,path以及取得初步的成功了。

它已经做到通过自己的机制把用户的社交网络变得更有效。同时,它强化了每个用户与他社交网络里其他用户的互动。

在大家都在社交网络的横向上(比如color的弹性社交)寻找机遇的时候,path开始了纵向深挖另辟蹊径,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我想,这对于国内的创业者来说也许是一个机遇。

当然,现在就判定path究竟能给社交网络带来多大的变革还为时过早,我们期待path产品能给我们带来越来多的惊喜,也希望国内在移动社交网络领域寻找机遇的创业家们能够创造新的模式。

作者:赵博,80后。爱自由。自己的CEO。这里是他的
\n百度空间,你还可以在这里关注
\n他的新浪微博。

推荐阅读作者的《
\n从Pinterest谈起:从文字到图说,值得期待的还有更多……》一文。赵博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国内类pinterest网站评析”。敬请期待。

图:
\n潜水

随意打赏

社交网络平台p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电影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