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刘作虎在智能手机“最无聊”的时代做一家生活方式公司

36氪  •  扫码分享

“当下简直是智能手机发展最无聊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朋友在不久前告诉我的感受,我花了了好长一段时间来消化它。是的,智能手机在这两年里,随着配置的趋同、交互的趋同、卖点的趋同,甚至方案和 ODM 的趋同,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趣。Android 手机们软硬件都长着同一张脸,只是在宣传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引出的结果又往往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以致于智能手机成长最迅速的中国市场在 2014 年 大规模回归 iPhone

对此,联想的做法是依靠产业和渠道优势做单点突出的单品,比如乐檬 K3 和 Vibe Shot。而一加走的是另一个方向,即和其一代手机一样,做没有明显短板的产品。

我接触过的很大一部分(总量不多)一加员工都同时使用一加和 iPhone 两部手机,包括刘作虎本人。“我的主力机还是一加,iPhone 是最好的备用机。我们都需要学习 iPhone 做产品背后的逻辑,好产品之间有很多思考方式都是相同的,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刘作虎这么告诉我。

他应该是一个很排斥“一样”的人,所以很在乎自家的 Android 定制固件在交互形式上会不会像其它品牌那样和 iOS 趋同,也在解释选韩寒当代言人的时候特别提到消费者对韩寒的印象就是“有态度”。刘作虎说,一加曾经有一个手环项目,但因为最终效果不够理想而停止。在他看来,与其做一个和其它厂商差不多的产品,不如将系统开放出来,支持接入不同手环设备,最后交给用户选择。

我们之前 提到过 刘作虎最喜欢的品牌之一是 MUJI(另一个是 Apple)。一定程度上,MUJI 是把 "OEM" 概念做到极致的一家公司:他们自己本身并不具备生产和制造背景,只依靠自己的品牌构建和设计能力,把各种元素和上游原件拼凑成为一件好的产品。从我的角度看,一加也很类似,只是刘作虎当时用的是 NIKE 作为类比, 他们希望把最好的东西整合到一起,最终呈现给用户 。这些产品可能与科技相关,比如智能手机、移动电源,和未来的其它产品,也可能只单纯代表一种生活方式,比如玉米杯、收纳盒、纺织背包和笔记本等。“一加希望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生活方式,普通人也可以追求好的生活品质,而不需要将就”,刘作虎说。

“拼凑”听上去容易,事实上找到正确的元素并不简单。对有硬件经验的原一加团队而言,一台不差的手机带去的挑战量远不及做出一个优秀的本土化 Android 固件。对于当时方言要做“旗舰”杀手的一加,缺少自己的 Android 系统一直是刘作虎一块心病。一加发布氢 OS 距离发布第一代手机 OnePlus One 过去 400 天,OnePlus One 在 2014 年 6 月底上线公开出售,氢 OS 的团队从同年五月开始计划筹备,但一直到十月才进入开发的状态,加上随后的春节假期, 到最终产品发布事实上只有半年左右的周期

氢 OS 规划早期,刘作虎最头痛的是缺设计师。他自己有一些构想,但没法做出能被开发和产品理解的图,直到遇见大 C。“那天我和大 C 喝酒,我们各自说了自己对手机固件设计的看法,没想到一拍即合。我后来给他一周的时间画概念图,出来的结果就是我想要的”,刘作虎说。他们甚至为了这份新的设计图彻底推翻了当时团队已经颇具雏形的 Launcher 初稿,引来开发团队不小的抱怨。这里提到的“大 C”是一加氢 OS 的负责人,他之前先后参与过腾讯 TITA (以腾讯 CDC 设计师身份)和 IUNI(创业,后几度易手)两款 Android ROM 的设计。(后续我们会跟进一加氢 OS 设计负责人大 C 和产品经理曾熙的专访)

台湾团队,加上一个留学归来的年轻产品经理,再加上一个在国内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设计负责人,还要考虑产品和开发之间固有的“矛盾”, 刘作虎的团队磨合宝典是“喝酒” 。“开发、设计和产品之间肯定是会有冲撞的,所有的团队都会需要磨合。所以一到周末或者其它休息的时候我就叫他们出去喝酒,喝醉了再回来。工作上可以有争执,有挑战,但最后一定要还能喝在一起,这样才能一起做出好产品”。

刘作虎说,自己 不是发烧友,不是极客,而是一个“典型用户” 。这不仅定义了一加手机的用户群体,也定义了一加的产品线。我一直好奇,在开发紧张的手机和固件产品之外,他们怎么会有精力让设计师去做一些“不务正业”的玉米杯、收纳框,甚至背包、记事本,连发布会的孔明锁都是他们自己联系生产的。刘作虎给我的答案很出乎意料:这些都是有专门的负责人做,都是一加产品线的组成部分。他们当时找到一个在香港创业做服装的年轻人,也是学艺术出身,这些产品都是后来加入一加的他在规划。说到这里,刘作虎下意识地挠了一下头,说:“我都没有见过这样比我还要烦的人,一个包,打了好几次版还不满意,很多细节改了好多遍”。(这里提到的纺织背包是氢 OS 发布会赠品,应该会在一加商城上架)

国内是一加的主场,目前为止手机加上品牌周边的战略进展不错,在刘作虎看来,少数问题中最主要的还是知名度问题。他对一加目前为止的发展评价是“很顺”,品牌在海外,特别是欧美市场获得的认同让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口碑,甚至还帮助他们在国内的招聘工作。然而国内用户对一加品牌和形象认知并不理想,所以他们邀请韩寒拍摄了宣传片,还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实体店,今年还会在上海增加一间实体店,规模和装潢都会超越北京。实体店主要的作用是展示一加品牌和产品,这是接近用户最高效的手段之一。而在海外,这些周边产品因为量产规模和运输的问题,不会第一时间同步开售。除此之外,刘作虎认为, “海外”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应该分成北美、欧洲、南美、印度等细分区域 ,根据优先级对不同区域的用户定制符合当地用户习惯的产品,在精力和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能面向不同地区用户推出不同的 Android 定制固件和其它周边。

刘作虎描绘的前景,实现起来挑战很大。然而,就像一加做自己的第一台手机那样,在一片红海的手机市场上,与其用便于宣传的噱头来拢纳用户,他们更倾向于尽量做出没有短板的产品,最后交给时间说话。刘作虎在周边和软件产品的负责人上都选了艺术出身的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些背后用自己的产业链经验作为担保。刘作虎是一个 循着地形飞的梦想家 —— 想做一个科技界的无印良品,这对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很难在巨头都陷入乏味价格战的当下实现,但祝他们好运。

原创文章,作者:sinCera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