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会成为下一只倒下的独角兽么?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Evernote会倒掉?怎么可能?这家公司2012年时就已经进入独角兽聚乐部,口碑很好,付费率不错,海外市场风生水起……

但即使如此,聪明的投资人还是在2012年下半年, 抛售了Evernote的股份 ,用真金白银投了票。最近,36氪还从硅谷的投资人那得到消息,Evernote正在抛售老股,估值在15到20亿美元左右,但无人问津。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Evernote已经很久没有怎么发声了,周围也有不少人正在弃用Evernote的服务,只是记笔记的话,在手机端的使用体验实在太重了。

还没有解开工具类应用商业化谜题的Evernote,也许就真成了那只倒下的独角兽。

Image title


硬件厂商分走了Evernote的那杯羹

Evernote成立的2007年,还是黑莓和Windows PC的天下,那是iPhone 刚刚问世,安卓还没有手机,市面上根本谈不上有好用的笔记应用。小清新的Evernote以其优秀的表现脱颖而出。

Evernote的高增长时期,其实正好是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那几年,iPhone、Android手机普及,催热了跨平台笔记需求。Evernote迎来了新的增量市场。2010年Evernote披露的用户数据,就能佐证这个观点,当时 75%的用户使用2个以上的平台登录 。

不过,很快智能手机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Evernote的用户增长速度。2011年时,全球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已经达到 4.914亿部 ,iPhone的出货量达到了9310 万台 ,安卓手机的出货量达到2.378亿部。这也意味着,大部分非职业用户已经拥有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本身自带的笔记应用会成为这些用户的首选。此后,智能手机告诉普及。

苹果很早就开始提升跨平台体验,iPhone、Mac双用户,首选的笔记基本是系统自带。2011年4月,Google正式推出了 Android版本的Google Doc s,实现了跨平台操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趋势还会更明显。Catch.com是与Evernote基本同时起家的跨平台应用,在2012年拿到一笔融资后,现在也基本销声匿迹。Evernote只是因为体量大,可以活得更久。

Image title

错过了企业协作的黄金窗口

Evernote的早期用户增长很快:第一个 100 万用户花了446天,第二个仅花了222 天,第三个133 天,第四个108 天, 第五个83天 ……7个月之后,注册用户达到 1000万 ;半年后,用户达到 2000万 。

但真正需要存储大量资料的用户还是偏少数。Evernote前400万用户中, 57%来自大本营美国,18%来自日本 。到了400-500万时,美国、日本的用户增长率都只有 30%左右 ,但在新地区扩展迅速。这也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有潜在用户,但并没有那么多。

现在,Evernote的用户遍布 193个国家 ,第二大市场中国有 1150万用户 ,只占整个中国人口的1/120左右。如果要算活跃用户的话,比例肯定会更低。

企业市场的付费潜力相对更强。其实,Evernote也发现了这个市场,早在2012年底就推出了 企业版 。但笔记的定义,其实局限了Evernote的发展。

与Evernote同时起步的还有Box、Dropbox。当Box、Dropbox在企业服务领域攻城略地的时候,Evernote只能围绕笔记的概念小修小改,去年年底还推推出了实时聊天、内容推送的新功能,向协作的概念靠拢。现在,Box已经上市,Dropbox在上市边缘徘徊。

但此时已经于事无补,Box已经上市,Dropbox在上市边缘徘徊。主要的企业协作应用基本已经抢占了市场,Evernote做企业应用的进展并不太顺利。不少Evernote的用户,最终不得以弃用Evernote。不久前,我司就有Evernote的付费用户,转投Quip Note的怀抱。

这一点, Phil Libin也没有否认 ,“我们早期在分享和协作方面都犯了这个错误。现在我们在分享和协作方面的很多功能都做的很不错了,但我们错过了2、3年的时间。”

而这两年,恰恰是企业协作初创公司的黄金窗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其实,即使把握住了这一点,Evernote也未必能做成。Box、Dropbox是平台,切入笔记,是降维打击,很容易。但Evernote要去切协作,恐怕也会不容易。

工具类产品的魔咒

事实上,大多数工具类应用的处境都不会比Evernote好多少:电子邮件应用Acompli以2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 日历应用Sunrise卖身微软 , 神奇清单可能会卖给微软 ,Dropbox一直上市未果,Box勉强带血上市……国内移动互联网早期兴起的工具应用,比如墨迹天气、中华万年历的日子也在探索商业化。

一方面,工具类应用的竞争壁垒往往比较低,就像Evernote,虽然内容沉淀导致转换成本比较高,但当平台型的公司去切入到这个领域时,往往很难招架。

另一方面,好的工具类应用往往不愁没人用,但他们都愁怎么赚钱。因为应用内的数据往往都是孤立的,很难产生更高的价值,赚钱就只能增值服务这样的小钱和电商。

另一方面,工具类应用的竞争壁垒往往比较低,就像Evernote,虽然内容沉淀导致转换成本比较高,但当平台型的公司去切入到这个领域时,往往很难招架。

工具类应用的这些属性,就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困境。明星公司Evernote也不例外。大象不会忘记,但它可能会被抛弃。

也许这个商业化谜题的关键就在于付费方。Evernote的基本款很好用,但C端用户中愿意付费的还只是很小一部分。要赚钱,就必须要有大量持续增长的用户。但B端用户就不一样了,只要数据可以流转,付费方就成了企业,客单更高,生命周期更长。只要产品好,用户获取完,每年能收大客单的钱,帐算起来会好看很多,日子也会过得好很多。

曾经创办了两家公司的 Phil Libin 没能解开这个谜题,现在就要看新帅Chris O’Neill的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石头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