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183】连载五(上):文化即生产力(peter thiel 斯坦福创业公开课)

36氪  •  扫码分享

编者注:peter thiel年轻时曾在斯坦福读哲学,毕业后又在那儿读了法学,如今功成名就后在硅谷做投资。他在斯坦福开了一门介绍创业的课程,代号为cs183,最多只接受250名学生。所幸一位学生在博客中放出了全套课程笔记,现在连载第五课(上)。

i.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人尽皆知,不过,深谙架构企业文化之道,并非易事。可以肯定的是,有某种成功的企业文化存在。就像早期的微软团队一样,尽管彼时其成功迹象并不明显,对某些事物的坚持却终将其引向成功之途。

http://media.tumblr.com/tumblr_m2sa26imph1qbb0b4.jpg

相对的,某些企业文化则终将末路。首当其冲的便是教徒式企业文化——以过分狂热和理想主义著称,对于某些大而空的事情抱有幻想。

其次则是反文化企业——他们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化,比如咨询公司。不幸的是,如今多数公司均是如此。他们感觉文化一事无关紧要,唯利是图、虚无主义才是人类本性。

如果把虚无主义与教条主义设为横轴的两端,你可能会希望自己处于中间位置。当然,但你也很有可能被某种极端的气质吸引。不过即便如此,狂热信徒仍好过反文化者。

在我眼中,员工秉性完全同质或完全异质都不是好的企业文化。从同质化角度说,员工们个性相似不足以构成好的企业文化。健康的企业文化应当是——每个员工都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你们可以喜欢同种口味的冰淇淋,但你们的世界观不能毫无区别。同样的,这一点点或那一点点的不同也没有关系。文化坚固的企业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之道。你需要的是既有独立气质,又能和谐融入团队的员工。让员工用不同方式完成任务,企业文化就能更多元而坚固。

ii.独赢vs共赢

a.出手还是忍耐?

通常来说,人们更愿意把“资本”和“竞争”看成一对反义词而非同义词。我认为你不该参与竞争,但你也不能因此松懈。成功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只是付出方向必须正确——换句话说,尽量做到共赢。

竞争有时不可避免。理论上而言,垄断独大应为你追求的终极目标。但你未必能一直处于没有天敌的世界里。很可能你会被逼到竞争激烈、非生即死的处境。因而你必须拥有竞争的能力。

甘地是一位美德萦身的知名人物,但他却不是一位好的创业导师。看看他的名言:

“如果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要强占你的家,腾出空间给他们。如果他们堵住去路,那你们:男人、女人和小孩,只能被杀,不能为他们效忠。”

甘地言下之意是,如果你身临其境,你得传达出“士可杀不可辱”的决心。作为创业者,我建议你别听他的。你要学会趋利避害。但是一旦开战,你必须保证自己可以是最后的赢家。

http://craigtowens.files.wordpress.com/2011/05/winner-or-whiner.jpg

b. 共生还是独赢?

谈及如何建立好的企业文化,区分两种极端的人格颇有助益:书呆子(nerd)和运动员(anthlete)。以工程师和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人才为代表的nerd群体通常智商超群、善于解决问题,且生性包容。而运动员则十分要强,他们必须在运动这项强对抗性、独赢性的游戏中,看到所有竞争对手失败才能感受到成功。

即便我们假设每个人都能理性对待竞争,但你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全“运动员”型员工的公司仍会倾向于竞争,因为竞争是他们的基因。他们随时能敏锐感触到竞争的气息,并奋不顾身跳入火坑。

所以你得在“书呆子”和“运动员”两种类型的员工中寻找平衡。走极端并非好事。想象一个2*2的矩阵,y轴上分布着共生型员工和竞争型员工,x轴上是激烈的竞争环境(比如印度食品突然进军castro街或是palo alto艺术馆)和安静的垄断世界。你就会发现平衡才能更好的生存。

我见过的很多创始人都是共赢型的,他们相信世界的多元本质,一切并非零和游戏。这是好事。但是这些人偶尔也会不可避免地迈入强竞争性的领域,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更好。直至最终被踢出局外,他们心里还在犹豫参与竞争好呢,还是退出竞争比较妥当。

所以最优策略是为企业纳入独赢和共赢型的员工。即便不想参与竞争,也要培养几个有力的斗士,以保护你不善竞争的员工,维持你的生态系统的稳固。

c. 投资故事的启发

founders fund是一家挑剔的投资公司,许多类型的企业都不入他们的眼。他们有不少于20条的投资“规范”,每一句都是以下句式“不要投资x。”x或许是移动互联网,或许是清洁技术等等……他们的“真理”多到仿佛已经没有可以投资的公司了。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决定尝试一下新的投资策略:不再挖掘冷门的黑马,而是投资某个领域中已经做到最好的创业公司。定下这则规定后,他们很快发现了一家清洁技术公司(如果按照以前的法则这家公司是根本不可能被他们看上的)。

他们是怎么看上这家公司的呢?虽然当时清洁技术公司已经多如牛毛,并且这个领域看似无利可图,但这间公司却是由一群科学家经营的,他们有特别棒的工程师和十分强大的技术。并且每个人都热情十足地投入在工作中。

但不久,惨痛的事实便浮出了水面——这间公司80%的股份是在投资人手中,而他们的创始人和员工只占20%。当时他们还是一间估值只有3500万美元、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公司,却因为股权分配问题而使内部矛盾恶化。公司内“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抱怨此起彼伏,然后创始人面对这一现状,冷冷地解释:“是我们太过重视技术了,没有注意到公司股权平衡的问题。”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高尚。但其实是很错误的想法——如果一个创始人把自己的公司摆在如此消极的一个状态下,他的公司如何有足够的弹性来应对竞争?如何去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来向别人推荐自己的产品?如果他们和自己的投资人斡旋都尚且做不到,又怎么去和其余的种种困难搏斗?

未完待续,请期待连载五(下)。点击此处,可以看到前四课的连载。

via: blakemasters.com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